朝鲜族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长期以来居住在朝鲜半岛。但朝鲜半岛并不是朝鲜族唯一的聚居地,有约700万海外朝鲜族同胞分散在世界各地,大约是160多个国家,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以及中亚。朝鲜族迁入各国的原因迥乎不同,有因为经济原因主动迁移的,有因为政治原因被迫迁移,而中亚地区的35万朝鲜移民则属于后者。他们并不是自发自愿移民到中亚的,与朝鲜王朝时期的腐败统治、日本帝国的侵略压迫,以及苏联的强制移民政策脱离不了关系。究竟朝鲜族与苏联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他们又为何被驱逐至中亚呢?
朝鲜半岛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统一王朝,第一次是新罗统一三韩;第二次是高丽王朝结束“后三国鼎立”局面;最后一次是李成桂推翻高丽政权建立李氏王朝(1392-1897年)。李氏王朝统治朝鲜半岛500多年,统治时间虽长但政权在后期却并不稳固,因为王朝内部分化严重,经常发生党争问题,还爆发过很多次政变,而近代最为著名的就是甲申政变。甲申政变是李氏王朝开化党发动的,目的是为推翻大清(宗主国)统治并夺取闵妃政权,其背后势力是日本1884年,开化党在日本支持下发动甲申政变,清朝虽派兵镇压成功,但给了日本在朝鲜平起平坐的机会,因为日本借机与清朝签订了朝鲜撤兵条约,条约规定任何一方派兵朝鲜都要通知对方,相当于削弱了清对朝鲜的宗主权,为甲午中日战争埋下了伏笔。东学党起义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李氏王朝统治时期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统治者为了解决国库亏空带来的财政危机,编制出田政、军政、还谷等苛捐杂税制度剥削农民,导致农民生活苦不堪言,所以农民为了反帝反封建,组织到一起爆发东学党起义。由于起义规模庞大,朝鲜王朝无力抵抗,向宗主国清政府求助,结果清出兵平定叛乱之后,日本便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甲午战争。战争最后以日本取胜告终,日本在这之后加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加快其殖民侵略的步伐。朝鲜人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移民沙俄远东的,除了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影响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出自北部的大饥荒。朝鲜半岛属多山地形,70%以上土地都是山地高原,可耕种平原面积只有零星几点,且分布夹杂在山脉之间,不适合大规模农耕。而且李氏王朝建立以后,朝鲜人口一直在增长,从16世纪的400万发展到19世纪后期的1700万,形成了地瘠民稠的状况。再加上北部频发自然灾害引发大饥荒,朝鲜人民为了逃离恶劣的生存环境,开始陆陆续续向周边国家迁移。他们的移民首选是中国,但清政府当时对东北地区实行非常严格的封禁,并不接纳屡屡越界的朝鲜难民,所以那些迁移受阻的朝鲜族,就把移民目标放在更容易接纳自己的沙俄身上。原本朝俄领土是不相连的,沙俄东扩之后情况才发生改变。驱使沙俄向东探索的动力来自毛皮,因为欧洲对毛皮的需求量很大,而东边的西伯利亚盛产毛皮。沙俄为了占领西伯利亚,获取毛皮贸易的巨大利润,从16世纪起就开始了东扩之路。后来西欧毛皮市场萎缩,沙俄才把重心放在开辟远东贸易身上。当时为了寻找远东不冻港,沙俄对中国东北发起侵略,逼迫大清签订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占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含库页岛)约100万平方公里领土,拥有了太平洋出海口海参崴,使得中国、沙俄、朝鲜三国领土相邻,朝鲜族有了迁居沙俄远东的地理条件。沙俄为了巩固外东北统治,急需劳动力开发远东,其颁布移民条例,用土地拨给吸引沙俄本土居民迁移东部。刚开始还是有很多人奔着土地去的,但迁移路途遥远,加上沙俄农民不了解当地种植条件,粮食产量低影响了边境供给,慢慢就没有人愿意移居东部了,所以那群逃难的朝鲜边民对沙俄来说是“及时雨”。因为朝鲜人不仅能填补远东地区劳动力,还能解决粮食种植产量问题,所以沙俄开始用“受俄国法律保护,提供房子居住”等实质利益吸引他们过来。起初流入沙俄远东地区的朝鲜人并不多,只有1万余人,直至日本吞并大韩帝国之后,沙俄远东地区的朝鲜移民才开始爆发式的增长。日本当时的国策是“大陆政策”,占领朝鲜半岛的目的是为了入侵中国,最后称霸整个东北亚,刚好与沙俄远东政策本质相同。甲午战争之后,日本逼迫大清签下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条约不仅终结朝鲜与大清的宗藩关系,还强制中国割让辽东等地,沙俄担心日本吞并辽东半岛会影响自己在远东的利益,与德法一起干涉了还辽。而朝鲜在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发现沙俄综合国力比日本更强,为了寻找新的保护伞,便主动向沙俄靠近,朝鲜半岛开始成为俄日博弈的主场。朝鲜王朝在亲俄亲日势力的对抗下,先后爆发了乙未事变、春生门以及俄馆播迁事件,最后在日本影响力被削弱的情况下将政权夺回,从沙俄使馆返回朝鲜王宫,并改国号自称皇帝,建立起“大韩帝国”(1897-1910年)。图为俄馆播迁,乙未事变是闵妃被日本浪人杀害,春生门事件是亲俄派为闵妃复仇,而俄馆播迁事件是朝鲜君主从日控王宫逃到俄国公使馆日本为了独控朝鲜半岛,实现大陆政策,与沙俄爆发了俄日战争(1904年)。战争期间俄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因为其国内不仅发生革命运动,还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财政危机,再加上军备比较落后,军事力量也基本集中在欧洲,所以在与日本对抗之时沙俄有些力不从愿。而日本当时有英日同盟的支持,因为沙俄的远东扩张早就引起英国的不满,所以英国与日本联合到一起缔结《英日同盟》,不仅在战争期间向沙俄施压,还为日本提供军火和资金,让日本有实力与沙俄打持久战,所以日俄战争的结果是日本最后的胜利。沙俄势力退出朝鲜半岛后,日本强迫大韩帝国签订《韩日合并条约》(1910年),开启了对朝鲜半岛的一系列经济掠夺和殖民压迫。朝鲜人民开始政治性逃亡,沙俄远东再次成为其避难所之一。光是这一时期涌入远东地区的朝鲜人就有10万左右,他们聚集在海参崴一带,把海参崴发展成朝鲜抗日基地。朝鲜独立运动:俄国远东朝鲜移民在海参崴建立临时政府,发起独立宣言沙俄为了打击日本的远东势力,默认了朝鲜移民的反日行为,所以越来越多的朝鲜人为了从事独立运动移居沙俄东部。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之后,还有许多朝鲜人加入进革命军的队伍当中,成为社会主义者,参与抗日复国斗争。直至苏联政权成立,朝鲜人也依旧没有停下迁移的步伐,还逐渐发展成海参崴最大的少数民族群体,顶峰时期人口达20万左右。中亚地区当时是没有朝鲜移民的,朝鲜人并不愿意过去生活,远东才是他们内心的归宿,是苏联时期的强制移民政策,才使当时这群远东朝鲜移民被驱逐至中亚。沙俄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征服了中亚大部分领土,苏联成立以后,中亚地区的国家也成为其加盟共和国之一
二战以前,苏联是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随时都有与其他列强爆发战争的可能,尤其是与日本。因为德日意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打着反共反苏的旗号缔结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将战争矛头指向苏联。苏联忌惮日本的原因,也是因为日俄战争以后,日本逐渐确立了远东霸主的地位,中国东北、朝鲜半岛都被日本侵略占领,而这些被侵略的地方,又与苏联东部边界接壤,所以苏联当时担心自己的领土被日本侵犯。对苏联来说,生活在东部边境地区的朝鲜人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因为他们人口数量庞大不利于管控,而且还有自己的聚居区,存在自治的可能;再加上日本的远东间谍活动很活跃,朝鲜人长相又与其相似,苏联难以辨清,觉得他们容易被日本人收买,做出通敌危害苏联国家利益的事。为防患于未然,苏联在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时,以国家安全为由将朝鲜人迁出边境,并安置在后方的中亚地区。1937年被强制迁往中亚的朝鲜人有17万左右,约9.5万迁至哈萨克斯坦,7.5万迁至乌兹别克斯坦。迁移过程只是密集式的把朝鲜人装在运送货物的火车里。为了避免聚居情况发生,到中亚以后分段放逐,不会扎堆安放。迁移之前没有考虑到路途遥远,准备的食物和衣物很少,导致很多老人、小孩承受不住寒冷和饥饿在火车上丧生。中亚地区领土辽阔,很多无人居住的土地未被利用起来,苏联想把中亚发展成农田,开发农业用地扩大水稻粮食的种植面积,所以就把善于农耕的高丽人安置在那里。再加上1930-1933年之间,哈萨克斯坦爆发饥荒,因此哈萨克斯坦人口非常少,朝鲜人的到来刚好能补上这一空缺。朝鲜族并不是唯一被苏联强制驱逐的民族,卫国战争爆发后,车臣、印古什等民族也被集体流放到中亚。不同的是,前者是为了解决边境的后顾之忧才驱逐至中亚,而后者在苏德开战期间与法西斯合作,被苏联打上“背叛民族”的名号,最后被举族流放到中亚。因此,朝鲜人移民身份比较特殊,他们虽不用像“背叛民族”那样受管制,但言行还是在被集中营当局监控。因为他们属于行政驱逐,公民权受到一定的限制,被禁止向苏联其他边境地区移动,并且不能使用朝鲜语交流,所以他们的后代几乎丧失了说朝鲜语言的能力,只会说俄语。卫国战争就是苏德战争,是二战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朝鲜人迁移中亚初期,基本都居住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当时这两个地方的情况来看,容储不了这么多移民。因为住房条件和卫生医疗都严重缺乏,有的朝鲜移民只能在营房或是动物棚中居住,生存环境极差,直到当地重建集体农庄后才开始好转。当时将近一半的朝鲜人被安置在集体、国营农场工作,种植水稻、棉花、蔬菜等作物,而剩余人员就都安排在城镇工厂。中亚地区的朝鲜人从事农业生产之后大量垦荒,不仅增加了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还提高了棉花等新型工业作物的生产率,逐步把集体农场发展成大型农业生产中心,对中亚的经济贡献越来越大。乌兹别克斯坦就约有100名朝鲜农民,获得了社会主义劳工的英雄称号。除此之外,二战期间还有不少中亚朝鲜人参军,名声最响亮的是亚历山大·闵,他在与纳粹作战过程中英勇牺牲,成为唯一一个被苏联追封英雄称号的朝鲜军人。朝鲜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洗清通敌嫌疑,在中亚有了立足之地。加上苏联新任领导上位之后,为当时所有被强迁的民族平反,解除了“朝鲜人必须在定居地居住满5年,不能迁途外地”的禁令,逐渐恢复其公民权。朝鲜族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往中亚其他共和国迁居的。据1989年人口普查统计,吉尔吉斯斯坦有1.8万朝鲜移民迁入,而塔吉克斯坦有1.4万朝鲜移民。1991年苏联解体,中亚出现了5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朝鲜人非常歧视。生活在中亚地区的朝鲜族在失去苏联国籍之后,陷入了民族身份认同的困惑当中。他们分不清自己的历史祖国究竟是朝鲜、韩国还是俄罗斯,加上自己的朝鲜语退化严重,朝韩两国人民对他们也持冷落态度,所以中亚国家独立以后,高丽人并没有像其他强制外迁民族那样回到故土,只有一小部分回迁俄罗斯,而剩余大部分都选择留在中亚复兴自己的民族,并在中亚建立起多个民族文化组织。“中亚高丽人”就是这一时期被正式命名的,之所以叫高丽人是为了区别朝鲜与韩国的民族名称,并在朝韩关系中维持中立立场。其实从情感上来看,中亚高丽人内心更偏向朝鲜,因为他们的祖先大多都来自朝鲜半岛北部,而朝鲜与苏联有建交,苏联又曾是高丽人的历史“祖国”,所以高丽人对朝鲜的感情比较复杂。但从经济上看,中亚高丽人的民族文化组织得到了很多韩国企业的资助,韩国之所以资助他们,是为了借助中亚高丽人这层关系拓展中亚市场,加上中亚各国基本通用俄语,中亚高丽人又是唯一会说俄语的海外朝鲜人,所以韩国便通过资助的方式拉近双方关系,并且为了帮助部分想要“回国”的中亚高丽人获得韩国国籍,修订了在外同胞法,将第四代中亚高丽人也纳入认证范围。从1937年起到现在,高丽人在中亚已经繁衍生存了四代,除去“回韩、回俄人口”,在中亚地区生活的高丽人还有33万左右。在政治方面,他们虽然地位没有主体民族高,也很少担任高级官员,但至少有基本的公民权利,可以从事政治活动。而在经济方面,他们也一直处于中上游位置,因为这些高丽人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还涉猎不少商业活动领域,建立了很多大型企业,影响了中亚的整体经济,所以他们其实一直都对中亚国家心存感激。经公众号“环球情报员”(微信ID:huanqiuqby)授权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
法国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亨廷顿的十大预言,正在逐一兑现
陈佩斯:我的骨头硬,学不会向这个时代弯腰
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施一公:科研水平低下,所有精英都想干金融,是我们潜伏的最大危机
生命太过短暂,不能空手走过丨世界名校史上最经典的5场毕业演讲(视频)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