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鸣:碑学是否可以打开二王的大门?
书友问1:到底什么才是评判一个人书法水平的标准?
书友问2: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书友问3:书法入门的最佳打开方式是什么?
书友问4:怎样看待晋唐的笔法圆润与宋明的笔法散乱。
书友问5:怎样辩证篆籀气和书卷气。
书友问6:碑学是否可以打开二王的大门?
书友问7:怎样写出线条的质感。
书友问8:当代如何还原晋唐执笔方法。
书友问9:书写时毛笔与纸的角度是怎样的?
以上九个问题是书友近期发出的,今天来回答第五个问题。
书友的问题是碑学是否可以打开二王的大门?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研究下碑学的问题。
先说碑刻,碑刻常见两种办法:
碑石书丹雕刻。
双钩廓填复制原作,然后双钩轮廓上石雕刻。
西安碑林复刻《勤礼碑》即采用第二种方法,用传统的双钩上石窃入法复制底板初稿,然后参考原拓片复制品,最大限度的还原《勤礼碑》的风采。(在此向富平碑石雕刻世家的专家致敬)
如果是原刻,那拓片复制品就是原作的双钩廓填复制品了。
再说说拓碑。
拓碑较之刻碑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刻碑是把作品最大限度的保留在石头上,拓碑是把石碑上的作品最大限度的还原到纸上。
不过多解释,有图有真相。
上述碑刻与拓碑共同构成了碑学。我们现在临摹的字帖大多是石碑的拓片影印而成的。那这种学习拓片的方式能学习到原书者的用笔细节么?
插一句题外话,我们再举例照片复旧技术。真人照相-历经岁月泛黄模糊-照片修复技术-还原照片。那么问题来了,通过技术修复还原的照片和起初真人照片会有差别吗?
以上案例总结,谷鸣认为:通过碑学去研究原作者的笔法是不可行的,细节的损失是硬伤。通过碑学拓片去揣摩原作者的用笔细节,这本身就是仁者见仁的问题。就像今天出现各种用笔方法:跪笔弹锋,顿笔驻锋,偏锋横扫,中锋用笔等。
明明是一只青茄子,你揣摩到的是西葫芦,他揣摩到的是苦瓜,类似的造型,但本质大相径庭。
更甚者,有人可以揣摩出是丝瓜模样,还有苦瓜、冬瓜、黄瓜...........
如果从临帖入手学书法的思维习惯不改变,这种问题会一直存在,不止如今,而后会衍生出更多的用笔方法来。按上面的案例,还有人可以揣摩出是西瓜、哈密瓜......
好了举例完毕,下面分析问题。
碑学是否能打开二王的大门?
我们先举例兰亭序,首先我们假设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是见过《兰亭序》真迹的,否则研究他们的临摹作品也就没有意义。
举例单字。
以上几张图中三字顺序分别为褚遂良、冯承素、虞世南临摹的,可见细节及字形均不相同。那怎么能确定这三位大神的墨迹和王羲之的原迹一致呢?
况且这还是临摹的墨迹,而不是临摹的拓片。几位大神看着墨迹临摹都各有不同,那如果是看着拓片呢?相信结果更是如此。
我们再看一些拓片影印帖。
这些影印拓片都是传世经典,历经考验,那么从这些拓片中是否能学习到原作者的用笔细节呢?谷鸣认为,做不到。临摹这些字帖最能受益的是结字的方法和规律,而不是用笔细节。
接下来再看下褚遂良的墨迹和碑帖。
首先能够确定的是墨迹《大字阴符经》和拓片影印《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596-659)57岁和58岁时所作,在相同年龄段的书写风格应该是一致的。那我们就分析下细节。
我们先不管字形是否一致(毕竟是不同的字体),只看细节。前者墨迹丝毫毕现,绞转牵丝一目了然,而后者拓片的细节基本全部损失了。
以上案例虽然不能完全推理出碑学无法打开二王大门,但至少可见一斑。
最后发几张墨迹图片供书友欣赏。
看完三件事:
1,点赞,让更多热爱书法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收藏不点赞,耍流氓!)。
2,关注笔者及我的专栏【晋唐笔法】
3,关注我的公众号“谷鸣书社”,窥探晋唐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