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上的知识一定是对的吗?和玉大叔探讨和田玉的“广义”和“狭义”究竟有啥问题!
相信在网上自学过和田玉知识的玉友们,一定听说过“广义和田玉”和“狭义和田玉”这种说法,大叔在最初了解和田玉知识的过程中,也从不少书本中看到了这种所谓的“业界共识”,随着从业时间的增加,越来越觉得这种说法是存在问题的,今天咱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和田玉的“广义”必然对应着“狭义”,所谓的“狭义和田玉”主要是指出产在新疆和田地区的玉料,我们都知道,和田当地出产的玉石实际上主要也就是籽料,因为上游的山流水和少量的山料,已经属于黑山的境内(属于喀什地区)。
那么这个“狭义”究竟是算河道里的玉石,还是算从山顶到山脚下所有的玉石呢?看到这里问题就已经出现了,其次再看看”广义和田玉”的概念,按全球所有透闪石含量达标的矿物,同时质地油润细腻,我们都称之为和田玉,即尊重国标中不以产地命名的原则。而最近几年随着和田玉价格的不断上涨,有越来越多新的玉石产地被发现——比如广西大化,贵州罗甸等等。但这些产地实际上一直陷入行业鄙视链,即当地从业者非常希望将这种玉料融入主流,而主要市场却认为这些新产地属于较低端的玉石工艺品,甚至在出售的过程中,经常冒充主流产地的货品(比如罗甸白玉冒充米达料、广西黑青冒充塔青)。
现有的国标并不完善,有个概念一直模糊不清,国标中只规定以透闪石为主,阳起石为辅的复合矿物就可以叫做和田玉,并没有具体规定透闪石的含量究竟是多少。根据已经研究发现的科学资料,目前新疆,俄罗斯,青海三大产区出产的和田玉,透闪石含量均在95%以上,自然也不排除个别玉料因围岩含量较高(带石皮俏雕)或者石英石含量较高而而出现透闪石含量占比较低的现象。
另外一种现象也对“广义和田玉”概念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在广西大化的黑青玉问世以后,这种玉料是目前业内辨别最麻烦的玉料之一。有大量的鉴定机构将其划定为墨玉,但实际上它的致色因素是阳起石聚集(墨玉是石墨鳞片聚集,完全不是一个成因),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所谓的大化墨玉根本就是阳起石矿物,可惜科学鉴定中,阳起石和透闪石的理化属性非常接近,小型鉴定机构稍微马虎些,就很容易把原本是阳起石成分的黑色矿物鉴定为“墨玉”,和玉大叔还碰到过同行因为客户自行送检,已经卖出很久的“墨玉”一下变成了阳起石,造成售后纠纷,也鲜活的反映了困扰市场的现实情况。
和玉大叔认为,既然和田玉已经进行了规范定名,将透闪石为主的矿物属性固定了下来,那么下一步对国标进一步修订的过程中,要么对透闪石的含量进行明确的规定(例如达到80~85%的含量以上才能定名为和田玉),亦或者是根据成分进行产区划分(理论上来讲,可以通过破坏性实验确定大部分和田玉产地),考虑到现有科技和成本的限制,后者的实现难度显然是远远大于前者的,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该如何化解,玉友们有什么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