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之少阳病主脉

刘杰(刘丹)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执业医师,经方杰出传承人,现任遵义经方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经方分会常务理事,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术传承人,禅门医学龟山派传承人。刘丹中医经方门诊负责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正宗传人,遵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遵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义经方学派副主任委员。


【仲景原文】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265】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腹满寒疝宿食病】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140】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142】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藏。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231】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324】


少阳病的主脉是弦细脉,因少阳病的主要病机是邪热侵犯少阳经、胆腑,故脉弦;正气略有不足,故脉细。少阳病的治疗大法是和解法。
忌用汗、吐、下、温针等治法。
【背诵要诀】
脉见弦细属少阳,邪热不盛正略亏,汗吐下温莫妄用,和解少阳大法归。
【兼脉】
弦②脉象,即脉搏端直而长,如按琴弦。如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②拘急,拘挛。如第六8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
【弦数者】脉弦与数并见。见疟病主脉,如第四1条:“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其证机是邪热夹风而涌动于经气经脉。
【弦迟者】)脉弦与迟并见。见疟病主脉,如第四1条:“弦迟者,多寒。”其证机是寒邪充斥而经脉拘急。
【弦小紧者】脉弦而小且紧。见疟病主脉,如第四1条:“弦小紧者,下之差。”其证机是邪气内盛而经气不利。
【弦迟者可温之】脉弦迟者可用温热的方法治疗。见疟病主脉,如第四1条:“弦迟者可温之。”其证机是寒气阻滞经脉而抑郁气血,治当用温热的方法。
【弦紧者可发汗】脉弦而紧者可以用发汗的方法。见疟病主脉,如第四1条:“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其证机是邪气郁滞经脉营卫而不畅,用发汗的方法可使病邪从汗而泄。





2021年即将到来了
大家都开始准备买年货了吧
在每年新春佳节到来的时候
每家每户都会去置办年货
赶快囤货买买买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