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偏心?我可是端水大师

古语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公平,永远是保持一个集体和谐稳定的关键。而对于几世同堂,甚至合族而居的中式传统大家庭来说,如何在多个子女、媳妇之间做到一碗水端平,更是一门使家宅平安喜乐的深奥学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就涉及到了这个问题。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中,贾母组织了一场中秋夜宴。为了活跃宴会气氛,席间玩了一个小游戏——击鼓传花,鼓停下来时花在谁手里,那人就要罚一杯酒,并且讲一个笑话。当这花传到贾赦手中的时候,他说了一个“偏心的母亲”的笑话,似乎意有所指。

原文如下:“一家子一个儿子,最孝顺,偏生母亲病了,便请了一个会针灸的婆子来……婆子道:'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是了’……你不知道,天下父母心偏的多着呢!”贾母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我也得这个婆子灸一灸就好了。”这句话,让整个宴会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众人都没有心思再玩笑,纷纷劝解完贾母,就散了。

贾母是一个情商很高的老人,如果是一般的笑话,她即便听出贾赦有些小心思,也完全可以佯装不知,甚至顺着他的话打趣:“好小子,连我也敢编排,变着法儿的说我老婆子偏心呢。”就像她平时和王熙凤说的话一样。

可是她没有,她用一种很落寞的方式,回应了大儿子没有说出口的指责。因为她知道,这不是贾赦一个人的想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想法,荣国府几乎所有人,内心都觉得她偏爱小儿子,忽视大房。

贾母的偏心,其实我们读者也能很明显地感觉出来,因为她没有按照传统,和大儿子住在一起养老,而是和小儿子贾政住在一起。比如因为她的许可,荣国府后宅的实际当家人其实是二儿媳妇王夫人而不是邢夫人。比如她对宝玉明显的偏爱,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先想着他。比如同样是儿子敬献的“例菜”,贾政的她会留下来吃,而邢夫人送的她却尝都没尝,还让别再送来了。

甚至就连她和贾政的交流都明显比和贾赦要更多一些,更温馨一些。很明显,贾母和小儿子儿媳的关系,要比和贾赦夫妇更密切。也无怪乎贾赦会说她偏心,就连邢夫人这个儿媳妇都对她颇有微词。

然而,如果直观地说贾母就是一个偏心眼儿的老太太,那未免太过于武断了。实际上,如果仔细分析讨论的话,你会发现贾母并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偏心,反而是在勉力维持着大房和二房之间微妙的平衡。

在书里,我们看到的是她偏心小儿子,但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她却是偏心大儿子的。读者通常都认为,贾赦能继承荣国公的爵位,只是普通的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谈不上取舍。但我们忽略了一点,清代爵位的继承,最初并不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是立贤不立长。

而在本书中,贾赦也对贾环说过:“这世袭的前程将来跑不了你袭呢。”要知道,贾环是小妾生的,而且是小妾养大的,没有养在王夫人膝下。如果按照宗法制,贾环是没有可能继承爵位的,除非贾琏、贾宝玉、贾兰都死了,谁也不能无端端的做这样的预设吧?但如果贾环完全没有继承爵位的可能,那贾赦总没必要说这句话来讽刺他吧?而且,现场那么多人,并没有人明确否定他的说法,连贾环的父亲贾政也只是打岔说:“哪里就想到以后的事了。”

这说明按照当时的制度,虽然嫡长子可能更有优势,但实际继承人是以指定继承人为准的,并不以嫡庶长幼为分界。也就是说,嫡次子是完全有机会继承爵位的。但是贾母和他的丈夫贾代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矛盾,最终把爵位给了学识和能力都不如贾政的贾赦。

《红楼梦》开头有提到贾政自幼酷爱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举出身,不料临终遗本一上,皇帝体恤功臣,就赐他在工部任职了。最疼他却没有把爵位给他,想来家中的长辈们当初想的应该是:贾政那么爱读书,就算没有爵位还可以走科举的道路求取功名,而贾赦没有爵位真的就泯然众人了。却没想到,这意外的恩典也限制了他的可能,让他直至两鬓斑白都还只是个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

有一品将军的头衔加身,贾赦在外面的政治影响力肯定要比贾政高。于是贾母便有意提升二房在荣国府后宅的话语权。在内宅事务的权重上,她越过了大房有诰命在身的宗妇邢夫人,而把权力下放给了二房的王夫人,这其实是不合常理的。

所幸贾赦的原配去世得早,邢夫人只是一个出身普通人家的填房。而王夫人却是出身正经金陵王氏家族的嫡妻,能力修养都在邢夫人之上,有这样一个缘故在,倒也说得过去。

而贾琏的妻子王熙凤进门后,王夫人又将实际管理权下放给王熙凤,而贾母也对王熙凤这个孙媳妇极尽宠爱和倚重。为什么选王熙凤掌家而不是李纨,或者未来宝玉的媳妇呢?这固然和李纨青春丧偶不便抛头露面以及王熙凤的个人能力更出众有关,也与王熙凤特殊的身份有关。

虽然说寡妇门里是非多,但寡妇持家在古代也并不是绝对的忌讳,薛姨妈不就是丧偶后持家多年吗?但王夫人却越过儿媳妇选择把管家权给了王熙凤,因为一方面,她是王夫人的亲侄女,贾宝玉的表姐。另一方面,她又是贾琏的妻子,贾赦夫妇的儿媳妇。她既属于大房,又和二房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熙凤就像是平衡大房和二房关系的一个支点,这也是贾府长辈们都默契地选择重用她的最主要的原因。

而对于两个孙子,贾母的态度都是很宠爱的。或许人们都觉得贾母宠爱贾宝玉更明显一点,处处维护,口里心里一时不忘。可贾宝玉毕竟是主角,书中对他的描写本来就是最多的,贾母对他的宠爱自然也展现得更到位一些。而贾琏这个没有聚光灯照耀的配角,自然没有那么多机会展现自己了。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得宠”。

书第四十四回,贾琏偷腥被喝了酒的王熙凤逮了个正着,两口子打起来,恼羞成怒的贾琏借着酒劲儿,拔剑威胁王熙凤,王熙凤呼喊着“老祖宗救我”,跑到贾母这里。书中有段这样的独白:“贾琏明仗着贾母素昔疼他们,连母亲婶母也无碍,故逞强闹了来。”邢夫人呵斥他:“越发反了,快出去,老祖宗在这里呢!”他一点都不怕,“那贾琏撒娇撒痴,涎言涎语的还只乱说。”明显就是仗着贾母疼爱,恃宠而骄。

而被冲撞了的贾母也没有真生气,骂完孙子糊涂,第二天还是给小两口做起了“和事佬”,并且笑骂王熙凤:“凤丫头不许闹了,再恼我就要恼了。”上一对因为吵架让她操这份心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可见贾母对贾琏这个大孙子的疼爱,不在宝黛之下。

然而,要说贾母从来不曾偏心,也不全对。人没有不偏心的,尽管她尽量努力地让大房得名位,二房得实惠。但她的内心,还是在不知不觉中偏向了二房。也许是更偏爱贾宝玉的聪明俊秀,也许是比起昏聩好色的大儿子更喜欢端重正派的小儿子,也许是比起王夫人的稳重识大体,邢夫人的愚犟吝啬就落了下乘。

有时越想把一碗水端平,就越是端不平。但不可否认,贾母为了维持荣国府大房和二房之间微妙的平衡,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作者:梧桐文化谈,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