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旧事(续三) 十九】/ 朱彦晖
城西旧事(续三)
朱彦晖
民国时期,永兴县城西是居民居住最多的区域,也是街市最繁华的地段,自然故事就多。这里追述流传较广的几段陈年旧事,以飨读者。
十九 以恩报恩
人们经常在大街小巷里看见这样一个身影,他面目清瘦,高挑个头,穿一身深蓝色的长袍,有时外边套一件黑色的马褂,是一位典型的文人气质。说话轻声慢语,出口成章,特别和善。但是和他的身份不相称的是:他背着一个大的背篓,低头走在路的两边,发现地上有丢弃的字纸报纸便捡起来,装进背篓里。他发现许多人用奇怪的眼神看他,便停止了脚步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解释说:“这字是圣人造出来的,写成书,让我们识字读书,人就变得聪明文明了,圣人的功绩我们要尊重保护,把丢弃的字纸报纸收集起来烧掉,让它上天,交还给圣人,这是对圣人的回报和尊重。大家有废纸报纸留下来我来收。”
有人听了直摇头,觉得这个人太过迂腐,是个书呆子,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个。但是也有人说:“爱护文字,爱护书籍,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不过执着到这种程度还是少见。”
但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照常每隔两三天就去大街小巷收捡丢弃的字纸报纸。人们知道了,就把不用的字纸报纸积攒起来交给他。时间长了,人们都叫他“字纸圣人”。
他的名字叫晁铭德,是位“私塾先生”。他的父亲就是清朝时期县上有名望的“私塾先生”。到了他这辈子继承了父亲的遗愿,也当“私塾先生”,背上背篓收字纸报纸就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后来民国政府成立了学校,又被聘任到公办学校担任国语教员。
晁铭德经常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教育学生,对个人来说只有用功读书,成就功名,才能出人头地,升官发财,摆脱贫困。对国家来说,只有教育才能开启民智,兴旺国家。
晁铭德的妻子给他生了三个儿子,生第四个孩子时,因为难产,母亲命没有保住,孩子也夭折了。他悲痛欲绝地埋葬了妻子,承担起养育三个儿子的重担。既当父亲,又当母亲,还要当“教员”。
一个穷教书的,能挣几个薪水来养活三个儿子?为了生计,他白天教书,晚上人推石磨给富人供给面粉。他和儿子只能吃留下来的一点黑面馍。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他知道只有家庭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让儿子去公立学校全面学习文化知识。但是家境清贫,根本无法承担起三个儿子的学杂费。
正当他发愁的时候,遇到了贵人的资助。晁铭德教过的学生很多,在晁老师的“戒尺”教育下,好多学生都是学有成效,走上社会后,成了栋梁之才,有些成了社会名流。他们为了感恩晁铭德的教育培养,自发地互相联合出资资助三个儿子上学念书。晁铭德感激不尽。
经过十几年的学校学习,大儿子晁望君师范大学毕业后,被聘任为县中学的国语教员,二儿子晁望利相继大学毕业后,在专员公署任职,三儿子晁望臣大学毕业后被聘任为永平镇镇长。
三个儿子工作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曾经资助过他们的贵人逐一写感谢信。信的内容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就是:承蒙各位厚爱,我们已经相继完成了学业,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俯首感谢你们的大恩大德,永世不忘你们的高贵品质。向你们学习,致敬。
大儿子晁望君任了几年国语教员后,又晋升为县立中学校长。任职后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尽快成立“贫困学生资助基金会”及“优秀学生奖学金基金会”,并自己担任第一任会长。
在筹备期间,为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他跑遍了张刘马赵四大富豪家族及有名的各大商行,还有政府官员。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响应,都称赞说这是县中学成立以来的首创,是积德行善的壮举。因此,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倾力相助。
在成立基金大会上晁望君激动地说:“我是以恩报恩,在我们兄弟几个读书期间,没有贵人的资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要让更多贫困孩子上得起学,为国家多培养人才,以此来报答各界英明人士,报答国家。”
基金会成立后,许多交不起学费的贫困学生都入学念书了。学校的学生数增加了一倍多。在奖学金的激励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都争当优秀学生。
晁望君的父亲晁铭德长期的积劳成疾,病情非常严重,手脚冰凉,呼吸困难,晁望君跪着最后一次为父亲洗完脚,剪了脚趾甲。父亲在弥留之际,用颤颤巍巍的手艰难地为三个儿子留下了“品德修身,忧民敬业,感恩施善”的遗训后,合上了含泪的双眼,驾鹤西天去了。
End
作者简介:朱彦晖,陕西彬州市人,退休老教师,擅长书画,热爱写作,曾有作品在《豳风》杂志上发表。
●
主一位编 :张 彦
执行主编 :槐自强 巨石
执行主编 :郭一旭 韩晓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艾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