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最好的韩片么?

最近,不少国家和地区都陆陆续续公布了自己的“申奥片”。

像是勇夺金棕榈、引起不小争议的《钛》,就将代表法国角逐第94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而我们中国大陆,到底选择哪一部参赛,暂时还是个悬念。

可是呢,隔壁韩国选送的影片,想必很多朋友都看过了。那就是最近大热的韩片《摩加迪沙》。
作为一部动作类型片,它不仅将代表韩国参加奥斯卡,更狂斩了釜山电影节六项大奖,也是韩国的年度票房冠军,目前在豆瓣是稳稳的8.2分
可以说是妥妥的票房、口碑双丰收。
近年来,韩国大小银幕可以说是新作迭出。曾经执导过《老手》《柏林》等经典作品的老牌动作片导演柳昇完再度出手,重新回归了他最擅长的严肃政治题材领域。

柳昇完

找来从《老千》《黄海》再到《追击者》几乎组成了韩国类型片半壁江山的老戏骨金允石。

《黄海 》2010

搭档万人迷赵寅成,让他久违地再次于大银幕上演绎一个混不吝的痞子式角色。
这几个人搭配起来,光是在噱头和画面张力上就不可能不好看。
顶配有了,对故事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本片改编自韩国外交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姜前外交大使于1997年卸任后,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写成了小说《逃亡》。
粗粗一看,它仿佛是《战狼2》或《红海行动》的翻版,但却没有其中最关键的一味“主旋律”公式。

《红海行动》2018

导演将“南北关系”这个韩国艺术创作不竭的灵感来源,嫁接在堪称类型片标配的“跨国逃亡”这一结构上。
政治与人性博弈的复杂、逃出生天的刺激,让这部《摩加迪沙》更像是一个《逃离德黑兰》+《共同警备区》的混合体。

《共同警备区》2000

当疫情中的观众,无比渴望一部视觉和剧情都过硬的新作出现时,它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摩加迪沙”指的是索马里的首都。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朝韩两地正为了加入联合国,在非洲展开激烈的外交竞赛。
谁能拉拢索马里总统的选票,谁就离获得席位更近了一步。
在这个大背景下,导演用叙事功力,将一个复杂的政治故事,不着痕迹地分割成三个段落,让它为故事的可看性服务。
影片的第一部分,首先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手法,渲染着当时朝韩双方的外交神经战。
全程摩洛哥实景拍摄,也带领我们直接进入曾经水深火热的非洲大陆。
降职至此的康律师,老油条韩大使是南韩的外交人员,刚踏上摩加迪沙的土地没多久,就先被北韩的外交官摆了一道。
千里迢迢给索马里总统准备好的见面礼,半路就被蓄意抢劫打得头破血流。
原定好的总统会面,也眼睁睁地被对方截胡。
当然,你玩儿阴的,我也不是吃素的。
转头,康律师就花重金请当地人传播小道消息,声称朝鲜方给索马里叛军提供武器,试图离间其与官方政府的关系。
而在戏谑地用几回合展示着两方的外交把戏时,影片却难得地站在了一个中立的视角,客观地陈述着权力争夺的荒诞。
当朝韩两方为了拉拢索马里当局,争得脸红脖子粗时。
当地的官员却一会儿唱白脸,一会儿唱红脸,坐收渔翁之利。
所谓的外交不过是利益交换,你想当我们的“好朋友”,就拿出超过朝鲜的“诚意”,比如资助索马里留学生啦、设立奖学金啦,有钱都好说。
在这种松弛的节奏中,故事渐入佳境,进入了它的第二个阶段。
1990年,索马里暴动发生。
画面极具象征意味地从总统府门口划过,还在拌嘴的两方大使向外望去。
一堵“朱门酒肉臭”的围墙外,硝烟四起,仿佛瞬间堕入无边地狱,从小小的争吵到真正的战争。
开胃菜结束,一切才正要开始。
随着叛军正式进入摩加迪沙,一切都乱套了,枪子横飞,火光漫天,到处都是暴乱、打砸抢烧。
大使馆被封锁,疏散飞机无法起飞,大臣全部逃走。
摩加迪沙成了孤立的人间地狱。
影片也随之迎来了第一个小高潮,我们目睹着叛军横冲直撞地进入朝鲜大使馆。
几乎是杀红了眼,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达到了暴戾癫狂的峰值,人比野兽还恐怖。
为了活命,朝鲜大使拖家带口,老少妇孺被迫穿越火线,寻找援助。
在这场长巷戏中,镜头跟随人物俯低。
在颗粒感十足的迷雾中,装甲和士兵影影绰绰,仿佛无处不在的鬼魅,漫天红光中只有尸横遍野,和啃尸狂吠的野狗。
不用流血,也不必哀嚎,一种压抑的窒息让心脏紧张地快要夺体而出。
终于,许峻豪饰演的朝鲜外交官,脱去他老辣的外皮,眼珠几乎脱眶,尽显疲态地站在韩国大使馆的门口。
他的背后是一众同事和家人,眼前是等同于“叛变”的南韩敌对势力。
一墙之隔,生还是死,走还是留,求还是不求,一切都在不言中了。
但影片并未满足于“南北关系”本身所带来的戏剧张力,而是更进一步为政治博弈加码。
就算是在生死的危急关头,两方还在各怀鬼胎,短短几分钟的对峙,心思就百转千回。
一个进去了却想着接管对方的大使馆,一个接纳了却想着将对方全员收编。
就这样,一个看似工整的类型片结构,却玩儿出了几重感官刺激、层次不一的紧张场面。
在封闭的大使馆内,势不两立的两方人员共处一室,分享物资,艰难度日。
导演将光源全部取消,仅留下几盏蜡烛,在闷热黏稠的温度中,一种刀锋边缘的微妙制衡,像额上的滚汗一样悄无声息。
从大使、女人到孩子,每一个都是各怀鬼胎,处处是眼线,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暂时统一”,其诡谲和讽刺,完全不输什么追车、动作的大场面。
甚至有了一种恐怖惊悚片的氛围,却不乏值得再三回味的细节。
第一顿饭,北韩人员迟迟不动筷子,在僵持的沉默中,韩大使将自己的饭碗与对方交换,终于可以吃饭了。
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展露出看似和平的表象下,彼此深刻的不信任。
也还是在饭桌上,韩国大使的妻子夹不起黏在一起的紫苏叶,对面的朝鲜女人就默契的伸出筷子帮忙。
短短几分钟而已,意识形态的绝对对立,同根生浓于水的亲密,两种层次在一个饭桌上毫不做作地显露无疑。
但更难的还在后面。
在被全祖国、被全世界都抛弃的摩加迪沙,为了生存抱团取暖的南韩北韩,又将如何逃出生天。
故事的走向我们也不再剧透了,还是大家自己找来看吧。
当我们循着套路,将本片预设为一个韩国的主旋律类型片时,它却远远超出了预期。
当然,首先在动作元素上,本片就做到了极致。
画面采用了大量的狙击视角,在大远景的俯视镜头中,每个鲜活的人都像瞄准器中的红点一样,岌岌可危。
在结尾追车的戏码中,更是贡献了一个超精彩的段落。
一路上尸横遍野,畸变长镜头在车内外来回穿梭,和人物同一水平线的视角让一切像一场真人CS一样,极具临场感。
但在类型之外,它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丢人的故事,因为韩国政府从头到尾都没有给沦陷在索马里的外交人员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援助。
影片毫不避讳政府的彻底失职,不去强调一个民族主义的立场。
它有许多以家国大义、英雄牺牲来大肆煽情的机会,却都浅尝即止,尤为克制。
这种叙述使得以意识形态鼓吹、煽动人的一元目的,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落了下乘。
像是在现实中有一个非常震撼的细节。
为了活命,两方人员不得不挥舞着太极旗在索马里街头奔驰,这也意味着朝鲜人也举起了大韩民国的国旗。
但在电影中,导演特意将太极旗换成了白旗。
这种耐人寻味的改动,也意味着本片不愿落入一个意识形态选择的陷阱,这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围绕着“南北统一”的核心理念,旋转出多个层次。
这也是影片最令人叫绝的地方,在本该是一个看了前情就知道结尾的主旋律故事中,却用类型片的节奏和元素,触及了如此多的思考。
这样人道主义的降维打击,在当下动辄就是对立的大潮中,显得朴素又久违了。
因为,真正可以超越国别、直抵人心的东西,永远不是轻易喊出的口号,而是吞下热泪后更深沉的思考。
在泛黄的胶片质感中,影片制造了诸多具有符号意味的仪式性时刻,它们是故事的余韵,也为类型片增加了一种史诗质感。
那些战火中喘息疲惫的面孔,把战争当作杀戮游戏的孩子,各种颜色的面孔坐在同一个车厢内。
离开的韩国孩子与拿枪的索马里孩子的对视,女人和女人的对视,妻子与丈夫的对视。
两方大使无法回头的背影,那些短暂交握又分开的双手,还有在一个机场内,却驶向两个方向的大巴车。
影片似乎用这些“闲笔”嘲笑着人类喜欢以国家、民族、信仰区分彼此的行为。
就像片中的那句台词“有时候,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真相”,它赤裸地讽刺了政治和战争的荒诞。
所谓的政治,不就是为愿意相信的人炮制一个真相,另一群人再拥趸另一个真相。
它让多个“真理”可以同时存在于世,此一时彼一时,看你愿意相信哪一个罢了。
外面的世界不关心索马里为了民权、平等而死的人民,远在千里之外的大韩民国也淡忘了他们在摩加迪沙的公务员。
此时,索马里的内战和南北韩之争互为表里,逃出摩加迪沙的过程愈艰难,就愈显出政治的虚伪、荒诞。
它悬浮在人性和生存的基本理念之上,硬生生地制造出一个个“选边站”的难题,让人们为了不知所谓的东西无休止地斗争。
所以,《摩加迪沙》跳出框架,提出了一个质疑。
有时候奔赴一个被制造出的所谓“真理”和“意义”,也许远远比不上餐桌上的紫苏叶,孩子的笑脸,和回家的飞机。
这样的思考,以及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对故事的可叙述性的敏锐捕捉,在如今的大银幕上实属难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