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巡看 | 走一条人迹罕至的路

《走一条人迹罕至的路》

(原载《演讲与口才》202121期)

一个人战斗时,那就把自己变成一支队伍。在安娜看来,“只和自己比”才是完全甩开内卷格局的人生终极命题,金牌、名利、声望或者金钱,都只是旅程中的附加物……(全文1300字,阅读约需5分钟)

2021年7月25日,东京奥运会自行车公路赛迎来了女子组的比赛。赛前,荷兰选手、前世界冠军安妮埃克·范·弗洛滕是夺冠的大热门。当天,当她冲过终点时,高举双臂以庆祝她自己的又一个“世界冠军”。可是,胜利的喜悦还没维持几秒钟,她就被告知冠军另有其人。瞬间,失落爬满了弗洛滕的脸庞,只见她在现场一再追问,那个叫安娜·基森霍夫冠军选手是谁?
的确,在本届奥运会之前,没有人认识安娜。现年30岁的她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做数学博士后研究员,有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并不是一个职业的自行车运动员。她拥有英国剑桥大学数学硕士学位和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还会说5种语言,在不少学术报刊上发表过论文。独自一人参加奥运会女子公路自行车赛的安娜,没有教练,没有队友,没有队医,却凭一己之力碾压荷兰名将,为奥地利赢得了125年以来首枚自行车比赛金牌。
众所周知,荷兰在这个项目具有垄断优势,许多业内人士也很早就有共识,公路自行车比赛的个人英雄时代已经过去,更多比拼的是团队协作和战术策略,一个人单枪匹马几乎不可能拿到好的名次。此次比赛,荷兰队派出“王炸”四人组,两个奥运会冠军,两个世锦赛冠军,志在必得。然而,安娜做好了一切准备,她相信事在人为,而不是所谓的“权威”。在过去的一年半里,她一直专注备赛,对比赛做了详细的计划,查看了时间,计算可能会在什么时候完成多少公里,计算必须吃多少食物,从营养和设备到训练和战术,完全自己归纳总结。她还提前研究了东京气温,结合自身做出了适合自己的热适应表,记录体温超过38.5°C时的反应。同时对比赛路况做了研究,137公里的赛道从东京郊区开始,进入乡村,最终在富士山脚下的富士赛道结束,中间要面对富士山和三国山两次艰难的爬坡,总共2692米。她计划好一开始就要发起攻势,尽力让自己保持靠前的位置。
比赛一开始,除了荷兰队外,英国队、德国队对这块金牌也虎视眈眈。他们的团队战术早已在各大比赛中磨练得十分娴熟,队员轮流当“破风手”骑在主车手前面,最大程度减小风阻。然而,单打独斗的安娜,完全不按牌理出牌,一开始就选择冲了出去,一路当兔子领骑,不管什么风阻大小,只是疯狂向前奔袭。很快,她就与大部队选手拉开了10多分钟的差距,这样的领先优势大到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她的存在。一路上,她没有过多关注外部的变化,只是专心地骑行,就像一匹孤狼,纯粹地、忘我地、拼尽全力地骑行。
在最后10公里时,荷兰队认真执行团队作战策略,不断观察其他选手的位置,互相牵制,让自己的队友一直处于有利的位置,甚至压着速度,阻挡其他对手冒头,车手之间不得不在大队人马里内部消耗。这样做,无意中加拉开了所有人和安娜的距离,让她们更加没机会看到最重要的对手。弗洛滕在冲刺段时,甚至能站起来骑行摇车,看得出来明明还存有体力,但是用了这些所谓的比赛策略,金牌如囊中取物,她似乎找不到再拼尽全力去争取更好成绩的理由。
现实中,人们往往会在长久的竞争中迷失自我,有意无意地加入到永远只盯着别人的竞争内耗中。而突破内卷的最好方式,便是寻找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就像安娜一样,将注意力转移到“自我”上,学会根据自己的天赋或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资源与优势,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实行差异化竞争。在安娜看来,“只和自己比”才是完全甩开内卷格局的人生终极命题,金牌、名利、声望或者金钱,都只是旅程中的附加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