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过中基 ——经络
第四章 经络
经络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的组织结构,是人体特有的联络系统。经络总论第一节1经络的基本概念⑴含义: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动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贯穿上下内外,调节机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气血能携带信息,经络是通道,气血行于内;经脉和络脉有别,主要以“经为主干,络为分支”为准则(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像网络一样)。
2经络系统的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
㈠络脉分别络、孙络、浮络三类⑴别络是经脉的较大者(分支里较大的分支)。⑵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分支分支到最末端的部分,如同树枝的末梢)。⑶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浮而常见”的络脉(浮现在肌表的分支)。㈡经脉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正经、奇经和经别三大类。⑴正经:正经有十二,故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功能是靠气血的运行而发挥的,而气血在正经中运行;“正”即是正规的,有规律的(总想、交接、分布、与内脏相数落属络);正经是主干⑵奇经;(也是主干,相对于“正经”而言,分布没有这么规律)①含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②作用:❶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系如督脉与手足六阳经会于大椎,而称“阳脉之海”,统帅诸阳经;任脉与手足三阴经交会于脐下关元穴,因足三阴交接手三阴,任脉因联系手足六阴经而称“阴脉之海”统帅诸阴经,即全身阴经通过任脉相沟通。❷调节十二经脉气血❸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这里的“某些”并不普遍,只是在运行过程中来到某些脏腑,如督脉的“入颅络脑”、“行脊中”和“络肾”;任、督、冲三脉同起胞(女子胞)中,相互交通。⑶经别:也有12条,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最大分支(与十二经脉有别,但也属于经脉的范畴,且每一条正经其中有一条分支管辖是比较广的,这支很粗)①督脉别名:“阳脉之海”,与阳经形成广泛联系(阳气量大、充分)作用:❶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❷能够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②任脉别名:“阴脉之海”功能:❶调节阴经气血❷任脉起于胞中,还与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养、生殖功能有关(女子胞的作用:调节月经和孕育胎儿)③冲脉别名: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和“五脏六腑之海”功能:❶调节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之气血❷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娠与冲脉盛衰密切相关经络系统简表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中“经络”应为“络脉”,且络脉中缺少了孙络—最细小的络脉3经络的生理功能㈠沟通联络作用⒈脏腑与体表肢节的联系⒉脏腑与官窍的联系⒊脏腑之间的联系⒋经脉之间的联系㈡运行气血作用㈢感应传导作用㈣调节平衡作用4十二经脉的生理功能㈠加强内脏之间的联系㈡加强内脏与五体联系㈢加强内脏与官窍联系㈣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感应传导,调整虚实
十二经脉第二节
十二经脉的名称㈠命名规律⑴上为手,下为足手三阴三阳经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部足三阴三阳经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部⑵内为阴,外为阳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称“阴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称“阳经”⑶脏为阴,腑为阳十二经脉是和腑密切联系的,每一条经脉都有一个脏或腑来管它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阴经(属脏)阳经(属腑)循行部位(阴经行内侧,阳经行外侧)手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阳明大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前缘中线后缘 上肢足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前缘中线后缘 下肢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在内踝尖上八寸交叉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㈠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十二经脉的走向,《灵枢·逆顺肥瘦》曰:“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起,循上肢内侧至于手指末端;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足三阴经从足趾末端走向腹腔和胸腔。㈡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交接——一条一条不断的相交,形成交点,不然气血会在两条经脉的关节点流失)⒈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共有十二条,分六对)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表里——两条两条之间的关系,特别密切,表里关系是指经脉之间的一阴经与一阳经的配合关系)①手足三阴与三阳经,通过各自的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②互相络属③直接相连比如,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两经为表里关系,通过各自的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手太阴肺经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络肺,两经在在食指端相交接。上肢末端(手指)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食指桡侧端(商阳)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无名指尺侧端(关冲)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小指端(桡侧少冲,尺侧少泽)下肢末端(足趾)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足大趾内侧端(隐白)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足大趾爪甲后丛毛中(大敦)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肾经足小指外侧端(至阴)⒉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三对)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对侧鼻翼旁(迎香)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目内眦(睛明)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目外眦(瞳子髎)因为头部为手足六阴经交汇之处,气血充盛,故称“头为诸阳之会”⒊异名的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3对)足太阴脾经和手少阴心经心 太阴—少阴足少阴肾经和手厥阴心包经胸 少阴 —厥阴足厥阴肝经和手太阴肺经肺 厥阴—太阴⑶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全身的分布,可分为内行路线和外行路线两个部分
体表分布
⒈头面部~阳经—“头为诸阳之会”头最不怕冷,头都露出来的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足走头手足阳明经分别行于面部、额部手足少阳经主要行于头侧部手、足太阳经分别行于面颊、头部和后头部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侧这里的“太阳”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它比手太阳小肠经更重要,可以理解为足比手长,足经比手经更重要。⒉躯干部~背为阳,腹为阴手三阴经均从胸行于腋下手三阳经行于肩部和肩胛骨部足三阳经贯穿于整个躯干其中,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阳经的分布规律: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侧在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里,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适用范围有限,不能适用任何场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胸腹部循行于胸腹面的经脉,正中线为任脉,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循行于腰背面的经脉,正中线为督脉,自内向外为足太阳膀胱经的两条支脉,再向外侧分别是分布于体侧的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两者相距很近,两胁胀痛多为肝胆出毛病
体内分布
互相属络(隶属联络)每条经脉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联系称为“属”,同时,十二经脉还与其相为表里的脏腑相连通,称为“络”。如,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⑷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手足三阳经通过各自的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关系;表里关系—一阴经和一阳经的配合关系
⑸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经络学说的应用第三节㈠阐释病理变化(治疗根据诊断,诊断根据病理变化)⒈病邪传变的途径⒉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的途径㈡指导疾病诊断⒈循经诊断—循经所过,主治所及⒉分经诊断—分经用药,引经报使(张元素)㈢指导疾病治疗⒈指导针灸推拿治疗⒉指导药物治疗
关于经络循行次序的记忆方法
法一
非常畏避辛小光,身抱山丹敢称王肺肠胃脾心小胱,肾包三胆肝
法二
肺大胃脾心小,膀肾包焦胆肝
附赠如何记忆十二正经的方法,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