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所以有痰!清代王孟英爱用的方子,养气除痰,值得思考
我曾说过,中医要想发展,离不开传承。
而要想传承,就离不开对优秀经验的解读、科普。
在这方面,我作为一个中医人,应该做出一点贡献。
比如说现在,我给你聊的,就是中国古代医家,关于治痰的一点经验。
我想跟你说一段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王孟英。孟英,其实是人家的字。人家的大名,叫做王士雄。这个人是清朝人,生于1908年,卒于1868年。还有一说,就是这个人活了不到60岁,卒于1863年。他是一个温病学家,对中医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有一次,王孟英接待了一个患者。什么毛病呢?就是痫病。
啥叫痫病?简单讲,相当于现在的所说的羊角风。
这个人啊,连年发病,怎么治也治不好。而且呢,总感觉自己胸膈满闷。
王孟英一看,患者舌苔厚腻,脉象偏细偏滑,结合他自述胸部满闷,心中就有了三分定数。他说了一段话,用来描绘病因病机。这就是:
“气分偏须,痰饮阻其清阳之旋运,宜法天之健以为方,则大气自强,而流行不息,胸次乃廓然如太空矣”。
言罢,写了一张配伍。由于医案年代久远,具体用量已经无法掌握了。在这里,我把所涉及到的药材写给你。这就是: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黄芪、桂枝、薤白、瓜蒌仁、石菖蒲、蒺藜、旋覆花。
结果,患者服药之后,很快感觉得胸前舒适,满闷之感减缓,病症再也没有发作过。
这是怎么回事呢?
咱们从王孟英的话说起:气分偏须,痰饮阻其清阳之旋运,宜法天之健以为方,则大气自强,而流行不息,胸次乃廓然如太空矣。
什么意思啊?就是说,这个患者啊,气虚。气虚则生痰。生了痰,痰饮就阻滞清阳之气,使得胸中大气不得运转,于是患者胸闷。痰饮作祟,引动内风,则发作痫病。怎么办啊?就得补气行气,让胸中大气增强、流转,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一句话,就是痫病,源于气虚痰凝,痰饮引动内风。要想改善,关键就得补气行气。
这就是王孟英的思路。
怎么办?王孟英的配伍,其实是六君子汤加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这是六君子汤,用于健脾化痰行气的。在这个基础上,增黄芪健脾肺之气,桂枝和薤白通胸阳,瓜蒌仁涤痰,石菖蒲、旋覆花化痰降气。蒺藜祛风。
这就是基本意图。
这个小医案,记载于《回春录》。它是王孟英用补气行气之法,治疗痫病的代表作。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能领会到什么呢?
我告诉你一句话,请你记住。我们身体里的痰湿,作为致病因素的一种,它往往形成于气虚啊。
比如上文的患者,脉象细滑。脉滑,说明有痰饮。脉细,说明气血虚弱。气虚,是他生痰饮的根本。正如王孟英所说:“气分偏虚,痰饮阻其清阳之旋运”。
气虚,为什么会引发痰湿?很简单啊。气是什么?气是一身血液、津液流动的动力。这个动力要是减弱了,津液和血液的流动和输布都会减弱。于是,痰湿就出来了。这就好像溪水无法流动,渐渐成了死水,长出了脏东西,变臭了一样。与此同时,气虚,必然气滞。气滞,就引发身体的淤堵。身体堵了,痰湿就出来了。
所以说,要想把痰湿清除掉,就得从治气入手。
在这里,我给你简单说一说上头医案里,王孟英用的主方,六君子汤吧。
这个,可以说是治痰的一张常用配伍。它的基本组成就是——
人参6克,白术6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陈皮3克,半夏3克。它的功效,就是补气健脾,和中化痰。
它所针对的,就是脾胃虚弱,兼有痰湿的人。主要表现,就是舌苔白腻,脉象虚细而滑,便溏,食欲不振,腹胀胸闷。从中医的病因病机来看,无非就是因为脾胃虚弱,导致气虚、气滞,形成了痰湿中阻的局面。
这个时候,用人参(常常换做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来健脾益气,用陈皮来行气和中,用半夏来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这样一来,对由于脾胃不足,导致气虚、气滞,最终形成痰湿的人,大有好处。脾胃气虚,作为生痰之源,被王孟英察觉到,所以他果断利用六君子汤来加减化裁,最终取得良效。
我把这个写出来,作以科普,算是告诉你中医治痰的一个基本思路,希望您能理解。
总之,你记住,气虚就有痰,气足痰就消,气行痰自灭。这是千真万确的。你无论从我上面所述的医案里,还是从我给你讲的配伍里,都会感受到。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希望你能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