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刘昭妃:无子无宠,谨慎自持,晚年掌管太后印玺,高寿而终

古代的女子大多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旧唐书》),无论丈夫是否善待,都很难有别的出路。

对于嫁入皇宫的古代女子而言,她们的命运很大程度上由皇帝决定,后宫佳丽三千,而皇帝只有一个,时间、精力有限,能得到皇帝宠爱的女子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后宫女子一年见不了皇帝几面,不受宠是她们生活的常态。

当幸运没有降临的时候,日子也得过下去,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学会哄着自己开开心心地生活,这是一门大智慧。

明神宗朱翊钧的后宫中有这样一位女子,她不受丈夫宠爱,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却始终谨慎自持,泰然处之,在万历朝孤独生活四十二年,她备受冷落,却心存爱意,宽厚待人,关心爱护各位皇子,她便是刘昭妃,“性谨厚,抚爱诸王”(《明史后妃传》)。

后来在天启、崇祯年间,刘昭妃时来运转,掌管太后印玺,居住在慈宁宫,而万历帝的宠妃郑皇贵妃则与其他前朝嫔妃一起在仁寿宫养老。

刘昭妃是陕县上村人,她的祖父在当地开旅店,为人忠厚,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备受邻里敬重,而且家教甚严,儿孙也都是品行端正之人。

万历六年,明神宗朱翊钧虚岁十六,朝廷为了皇帝大婚,下令在民间大范围选妃,三位女子最终脱颖而出,第一名王喜姐被册立为皇后,另外两位女子被册立为刘昭妃、杨宜妃。

根据《明史·后妃传》的记载,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刘昭妃去世,享年八十六岁,据此推算,刘昭妃出生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她比万历帝大六岁,入宫时二十一岁。

也许是因为比万历帝大几岁,不像年龄小的妃嫔那般活泼,刘昭妃虽然很早入宫,却并未引起万历帝的注意,在万历年间一直默默无闻。

古代医学水平落后,而且女医很少,女子生产往往由稳婆接生,风险极大,元气大伤,如同从鬼门关走了一遭,而不受宠的嫔妃生下子女后,身体恢复过程中往往得不到精心照料而留下隐疾。

万历帝对李敬妃的宠爱仅次于郑贵妃,万历二十五年三月,李敬妃生下万历帝的第七子朱常瀛,十一天后去世。

而王恭妃身为太子的生母,生活境况连普通宫女都不如,被幽禁在景阳宫,整整十年不能与儿子相见,哭瞎了双眼,最终凄惨离世。

或许,刘昭妃看开了,虽然无子无宠,却安之若素,这可能是她能高寿而终的原因之一。

万历四十八年,万历帝朱翊钧、泰昌帝朱常洛先后去世,十六岁的朱由校即位。

不久,朝廷开始为朱由校筹备婚事,而册立皇后需呈报太后或太皇太后,朱由校的生母、祖母、亲祖母、嫡祖母此时均已去世,经过一番斟酌,温厚善良的刘昭妃被尊为宣懿太妃,掌管太后印玺,朱由校在诏书中称其为皇祖母。

后来,魏忠贤与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勾结,专擅朝政,刘昭妃谨慎自持,与之保持距离。

据说,为信王朱由检选择正妃时,朱由校的张皇后担心周氏过于柔弱,而刘昭妃则认为,“今虽弱,后必长大。”(《明史·后妃列传》)

于是,周氏被册封为信王正妃。

天启七年,朱由检即位,年号崇祯,朱由检和周皇后对刘昭妃礼敬有加、十分孝顺。

有一次,朱由检去拜见刘昭妃,坐在别室里打盹儿,刘昭妃让尚衣小心看护,朱由检休息片刻后醒来,对刘昭妃说:“神祖时海内少事;今苦多难,两夜省文书,未尝交睫,在太妃前,困不自持如此。”(《明史·后妃列传》)

刘昭妃听后心疼地流下眼泪。

崇祯十七年,刘昭妃去世两年后,李自成攻入北京,刘昭妃的弟弟刘岱率家人举火自焚。

刘昭妃晚年能赢得敬重,得到天启、崇祯两位皇帝的孝敬,很可能是因为她始终坚守心中的忠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