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东大街道北大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东大街办东南1公里的沣河和高冠河西岸。403户,1633人,耕地1019亩。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莲藕等。

与东大村、西大村统称大村,古时有两个名字叫崖头、聂巷。因村处在沣河西岸的高崖上叫“崖头”,顶头最高的地方亦称“大村崖头”,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崖头。《长安县地名志》载:“清末形成东西方向一条街巷,又把崖头改为崖头巷,1857年以位于东大村之北得名北大村。聂巷是崖头巷的转音字。还有一说法,“聂巷”是“泥巷”,过去巷子都是土路,逢雨到处都是泥的,即便晴天,村中种莲菜人多,从地里把泥水带回村里,所以叫“泥巷”。新中国成立前后,十里八村人都把村子叫“泥巷”。现在有些人仍改不过口,还叫“泥巷”。

历史悠久,村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北大村比东大村、西大村建村还要早,祖辈留传一句话,“先有索罗崖头堡,后有东西两大村”,崖头堡就是北大村。户县草堂寺明万历十九年(1591)铁钟也记有崖头,原东大村北寺古钟记载有东大村、北大村、西大村等。

自元代建村以来,所处位置高,土地大多也在高崖上,到处都是石块、沙包,虽然面积广,却不长庄稼。听老人说,沣河低洼处有一片地,水能浇上,但因地势太低,地太阴,种的麦子刚出穗、玉米刚结了棒棒就青风了(死了)。

新中国成立前,大部分人靠拉长工、打短工维持生活;还有一部分人凭上山打柴换钱换粮,吃的是猪食,走的是猴路,出的是牛马力。十有八九住破草棚,吃尽人间苦。

20世纪50年代初,农业合作化时,党支部书记张余德、主任赵恒太想方设法解决村民吃饭问题。听说户县牛东村有一个大涝池,多年的莲菜没人敢挖,派人了解实际情况,开会研究怎样排水、怎样能安全地把莲菜挖出来。当时去了60多人,架了30多个斗子(当时没有水泵,用量米的斗斗水),用三天时间斗完了涝池的水,终于很安全地挖出了莲菜,还捞了很多鱼,拿到西安都卖了好价钱,使集体经济有了基础,村民生活也有了改善。

1957年高冠河发洪水,将河东地变成一片白沙河滩。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造河东的沙河滩地,不分白天黑夜地大干苦干,栽种果树70多亩,其他经济林100多亩。各生产小队都搞起菜园、养猪场,除社员自食外,还外卖。给村里盖起戏台,每年冬闲排演,过年时演出。

1965年全国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修河堤,修水渠,使全村土地质量得到提高,粮食慢慢增产。

1972年在沣河岸上搞多种经营,建猪场、豆腐房、草袋厂、醋厂、编筐厂、木工厂、苗圃,使集体经济翻了几番。成立基建队,在西安各大厂盖楼房搞副业,为集体创收达10万元;种经济作物生姜、莲菜、棉花等,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

1978年建起一座8间3层200多平方米的大队办公楼,接着又请人搞新村规划,让社员按村中统一安排盖房。

1981年关山机械厂在村中打吃水井,发现地下热水。村领导便和该厂联系给村里在河东打了一口热水井,本村投资3万元修建临时澡堂,对外营业,社员免费,西安来此洗澡的人很多,整天排队。1983年又在河东打了一口热水井,投资10多万元建立一座有床位40个,男女大池及盆池20多间及配套设施共计

2400多平方米的吃、住、洗一条龙的澡堂,第二年产值18万元,创利10万多元。1986年筹集资金建起一座60米长、6米宽的高冠河混凝土大桥,建起一座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小学新校舍。

1991年为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筹资20多万元,修通北大桥头至东大乡政府的混凝土路。1992年打深井,让村民吃上干净卫生的水。1999年为增产增收,打井7眼。2002年,硬化村里所有道路。

近年来招商引资,先后有西工大等单位落户。如今,村中楼房整齐,道路宽畅平坦,并设有休闲娱乐广场。

投稿、闲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