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栓塞时弹簧圈的选择——第三十一回 吊脚楼技术前世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金庸《倚天屠龙记》
颅内动脉瘤五花八门、千姿百态,弹簧圈的选择势必基于个体化评估,对此我在前三十回书里分门别类条分缕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个话题能口若悬河讲三十回书,足以说明其技术含量之丰。那么,弹簧圈的输送有无技术可循呢?当然有,首回书讲到的三维成篮、向心性填塞以及分区填塞均属于技术的种种,作为常规技术自始至终贯穿于每个动脉瘤的栓塞过程,在前述百余动脉瘤的回顾中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自本回书起我们将陆续介绍弹簧圈输送的特殊技术,何谓特殊技术?就是不见得常用的招儿;什么招儿不常用?绝招!
吊脚楼技术据我所知是由北京朝阳医院孙永全师兄命名的,其定义如何且按下不表,先看三个病例。
01
例1,女,63岁,因突发头痛伴呕吐2小时于2010年8月21日收入院。高血压病史。查体:神清语利,颈抗三横指,余无阳性体征。脑CT示SAH:
CTA示左前交通动脉瘤,大小3.2 mm×3.8 mm,颈宽2.2 mm:
8月23日行DSA+介入治疗。术前左颈内动脉正位和左斜位造影示前交通动脉瘤,左大脑前动脉A2段双干;右颈内动脉正位造影示右A1段发育纤细:
6F MPD导引导管进入左颈内动脉;工作位(左斜70°)路图下,SilverSpeed-14微导丝携Echelon-14微导管(直头)经导引导管超选入瘤腔;依次送入4枚弹簧圈:
→MicroPlex 10-3-4-Helical-Soft;
→MicroPlex 10-3-7-Complex,太长,踢管,回收后体外剪短为4 cm长度,重新送入,中间有一个环突入前交通动脉(红箭),不随血流漂动,不妨碍血流;
→MicroPlex 10-2-4-Complex;
→MicroPlex 10-2-4-Complex;
术后左颈内动脉工作位造影示动脉瘤完全闭塞,前交通动脉畅通:
术后左颈内动脉正位造影示前交通动脉畅通,左A2段双干;右颈内动脉正位造影示右大脑前动脉血流似较术前充足: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02
例2,女,57岁,因突发头痛伴呕吐6小时于2011年3月21日收入院。既往体健。查体:神清语利,颈略抵抗,余无阳性体征。脑CT示SAH,左侧居多:
CTA示左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3月22日行DSA+介入治疗。术前左颈内动脉正位和右斜位造影示左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大小约6 mm×7 mm,颈宽4 mm:
6F MPD导引导管进入左颈内动脉;工作位(右斜46°+瓦20°)路图下,SilverSpeed-14微导丝携Echelon-10微导管(45°预塑形)进入瘤腔,管头朝下;再携另一根Echelon-10微导管(管头塑成S形)进入瘤腔,管头朝上;经双微导管交替依次送入9枚弹簧圈(EV3 NXT电解脱弹簧圈):
→N-5-10-3D;
→N-4-10-SOFT;
→N-4-8-SOFT;
→N-4-8-SOFT;
→N-4-8-SOFT;
→N-3-8-SOFT;
→N-2-8-SOFT;
→N-3-6-3D;
→N-2-6-SOFT;
在填入第2枚弹簧圈时,首枚弹簧圈被挤出一个环,撑在大脑中动脉分叉处(红箭),不随血流漂动,不妨碍血流:
术后左颈内动脉工作位、正位和侧位造影示动脉瘤完全闭塞,中动脉及两分叉血流畅通;工作位和正位蒙片可见载瘤动脉内有一环弹簧圈(红箭):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03
例3,男,66岁,体检时行脑CTA检查发现无症状动脉瘤2个月于2018年5月15日收入院。高血压病史。查体无阳性体征。5月17日行DSA+介入治疗。术前右颈内动脉正位(汤30°)造影及三维重建示微小前交通动脉瘤(红箭),大小约2.0 mm×2.5 mm,右A2段双干;左颈内动脉造影示左A1段发育良好(图略):
6F COOK长鞘+072 Navien中间导管同轴进入右颈内动脉;工作位(正位+汤30°)路图下,Traxcess-14微导丝先后携两根Echelon-10微导管(头端均塑成C形)经Navien超选入瘤腔;双微导管交替填入4枚弹簧圈:
→Target 360 ULTRA-2-3;
→QC-1.5-2-HELIX;
→Target 360 NANO-1-2;
→Target HELICAL NANO-1-1;
首枚弹簧圈有两个环卡入前交通动脉(红箭),其余弹簧圈均塞入瘤腔:
术后右颈内动脉工作位造影示动脉瘤完全栓塞,前交通动脉畅通:
正位(汤18°)蒙片显示弹簧圈的分布:
术后患者无任何异常。
不难发现,这三例动脉瘤共同点有二:
其一,均为分叉部宽颈动脉瘤;
其二,首枚或第二枚弹簧圈都有一个或两个环卡入载瘤动脉分叉处(红箭),不随血流漂动,也不妨碍分支血流:
弹簧圈突出来的一两个环起到支撑瘤腔内整坨弹簧圈的作用,类似少林功夫一指禅或二指禅的意境;贴壁卡在或曰撑在载瘤动脉分叉处的少量环一般不会阻碍分支血流,至少其潜在的致栓风险远弱于支架,这种情况下抗血小板药物不是必须的。
早在十年前我就想给这种技术命名,依照栓塞术后弹簧圈的形象,起初美其名曰“提篮”,恐跟著名的“成篮技术”混淆,就改成了“挂锁”;后来觉得提篮或挂锁都太便宜了,配不上弹簧圈的昂贵身价,所以又改成了“挎包”;再后来邂逅一篇国外文献,作者竟然跟我不谋而合使用了雷同技术,人家的命名相当浪漫——“戒指技术(Ring technique)”,一下子打败了我!可惜现在无论如何都找不到那篇文献了,列位看官谁有线索望不吝赐教。
名字不过是个符号,一项技术或技巧是否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并不影响它的实用和普及。事实上挎包技术也好,戒指技术也罢,早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遍地开花,争妍斗艳,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另请欣赏来自云浮市人民医院吴志林教授的案例,6枚绿宝石(Jasper)弹簧圈完美堆砌成LV挎包的形状:
有道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命了这么多名,提篮、挂锁、挎包、戒指,跟吊脚楼不沾边啊!异曲如何同工,且听下回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