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艺术旅程
梵高的艺术旅程
梵高
梵高,那个无数次地出现在小学美术课本上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他那令后人称赞不绝的画作背后却有着一段坎坷的人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聆听他的故事。
梵高简介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梵高自画像
Part 01
早期
他把人生看成是一个朝圣的过程,把自己看成传教士,专门为穷苦人家传去福音,当他看到那些无依无靠的人和喝得酩酊大醉的人时,他想要做的是去寻找渴望得到光明的人们。所以他放弃了以往打工的生活,1880年,27岁的梵高最终决定开始画画,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由此诞生。
梵高十一岁时为父亲生日画的素描《谷仓与农舍》
Part 02
纽南时期 1883.12-1885.11.27
在纽南时,梵高完全埋首于绘画中。1884年,他与当自己献身于绘画时一直陪伴着他的邻居的女儿玛戈特·贝格曼在一起了,他们决定结婚,但遭到双方家人反对,玛戈特因此而企图自杀,再加上不久后父亲的去世,双重打击让他几近崩溃。
1885年,创作《吃土豆的人》
Part 03
安特卫普时期 1885.11.28-1886.2.28
1885年11月底,梵高决定去安特卫普,在那里的3个月里,他努力的学习绘画并沉醉于其中。在此期间,他了解了鲁本斯的绘画,接触到了日本浮世绘,这些都对他此后的绘画历程有很大影响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
日本浮世绘
Part 04
巴黎时期 1886.2-1888.2.20
1886年2月底,梵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激起了梵高的兴趣,在弟弟提奥的介绍下,梵高认识了劳特累克、高更、修拉、毕沙罗等印象派画家。这对他的绘画生涯十分重要。受他们的影响,梵高的画风发生了变化,画面变得明亮起来,这一时期的梵高也开始了大量的自画像创作。两年过后,他厌倦了巴黎的生活,于是带着希望来到充满阳光的小城阿尔,迎来了他最辉煌的创作时期。
巴黎时期作品《风车磨坊》
转折
割耳事件
梵高在1888年2月赴法国南部的阿尔勒旅居。因为与高更的矛盾,他于1888年12月23日晚割去一大半左耳,这也成为他人生的一个低谷期。
割耳后的自画像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
Part 05
圣雷米时期 1889.5.3-1890.5.16
1889年5月8日,梵高来到圣雷米。这时的梵高已陷入对精神病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中。他这一时期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了他复杂且强烈的感情冲动。也正是这时,评论家开始评论梵高,而且卖出了他生前的唯一一张油画——《红色葡萄园》。
《红色葡萄园》
结束
他最终于1890年7月27日傍晚散步时用手枪自杀,终年37岁。
写在最后
亨利·福西隆曾这样评价他:“他是他时代中最热情,最抒情的画家。……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
没有经历疾病的人,难以想象是怎样的痛苦让他放弃了生命。但他用艺术对抗疯狂的一切,全都写在了自己充满力量的一幅幅画作里面。这就是我们热爱梵高的原因,这就是我们热爱艺术的原因。
梵高完美,故而上帝嫉妒让他生命短暂,让他路途坎坷,让他成就自己。
致现世的“梵高”们:
即便你身在沼泽泥塘
即便你不为外界所理解
也祝愿你能看到美丽的星空。
梵高的星空
文字:张婧怡
图片:孙炳吉
排版:孙炳吉
责编:秦溪汝 付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