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金刚川》,我得向《八佰》道歉
三个月前,当《金刚川》立项开拍的消息传出时,很多影迷对其抱有很大期待。
题材是国内战争电影中少有的抗美援朝,创作团队也非等闲之辈,应该会有惊喜吧!
三个月后,《金刚川》宣布定档,网友意志动摇。
速度这么快!质量有保障吗?
在看过片子之后,愈发理解网友的担心,而且这种担心是对的。
《金刚川》这部电影怎么样?恕我不敢恭维。
《金刚川》用了三位导演,三种角度,分为四个部分,讲了一个故事。
多视角叙事在电影里并不罕见,比如同样是战争题材的《敦刻尔克》。
那么《金刚川》的多视角叙事完成度怎么样呢?可以说那是相当地差!
私以为,多视角叙事电影应该让观众从镜头的角落处找寻端倪,而不是不断地重复镜头。
就连预告片里血肉模糊的场景,电影中重复出现不下五次。
想象一下,如果把重复的镜头去掉,这部电影可能连一个小时都不到。
从这个角度评价这部电影,它和那些冗长的注水剧又有什么区别呢?
电影导演虽然有三位,但因为监制是管虎,处处都能看到《八佰》的影子。
《八佰》虽然有缺点,但整体的叙事还是很流畅,而且节奏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八佰》的优点,《金刚川》一点儿没继承;《八佰》的缺点,它是一点儿都没放过。
镜头调度混乱,以至于镜头晃动,让人找不着北。
《八佰》中那段八百壮士和日军在仓库内外搏斗的戏份,导演东一榔头西一棒头,让银幕前的观众风中凌乱。
《金刚川》亦然。
第一部分尤甚,所以我大胆猜测,第一部分应该是管虎拍的。
结合一下白马狂奔就更容易联想了。
第二部分——以敌人视角那段也很拉胯。
我大概能想象导演们拍这一段的原因。
抗战神剧不都是贬低敌人、抬高自己吗?
我们抬高敌人,更能凸显自己!
可这只是导演们想象出来的美军形象,和我们在纪录片、好莱坞电影中看到的美国大兵截然不同。
我倒是想到了《疯狂的外星人》中,电影一开始的那几个老外。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最后肯定是要感情升华的。
张译饰演的张飞在失去了一只腿和一只手臂的情况下,打下了敌人的一架飞机。
影片最后,战士们用血肉筑成浮桥,运输大部队过桥。
这些场景可能引发一些观众的泪点。
可我还是坚定地认为,情感的输出是需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故事之上的。
前面的故事讲得一塌糊涂,最后情感的烘托,就像空中楼阁一样,是漂浮的、不接地气的。
另外,我也不觉得这种情感升华很高明。
演了这么多,都比不上《英雄儿女》里的一句“向我开炮”。
人是一种理性和感性共同体,有些价值观也许我们没有办法认同。
但情感部分,是会不自觉地引发共鸣。
原因何在?就在于故事和人物的“真”。
我不否认原本故事的真实性,但通过镜头呈现出来后,这种真实性大打折扣。
这个锅,当然得主创团队们背。
艺术作品中国家情怀和亲情、爱情是一样的,都是需要故事本身去衬托。
一部爱情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你看不到一丝爱情的美,到最后导演非要强行煽情,那作为银幕前的你,又会是什么感受呢?
前面演了两个小时的电影,还不如影片结束后出现的短短几分钟“真实”片段。
关于《金刚川》的方言问题,我也有话要说。
影视剧里的方言,我在《八佰》里就有切身感受,那时候没顾得上说。
如果你有留意,你会发现,革命影视剧里的语言,其实是有变化的。
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不管是上层领袖还是底层士兵,都是说方言的,比如,孙飞虎老师的经典台词“娘希匹”,就很生动;
到了新世纪,大家都开始说普通话了。
我小时候看的那些影视剧,清一色的普通话,比如唐国强、刘劲、王伍福,这几位特型演员饰演的伟人基本上不说方言。
说普通话的好处是,可以普及普通话,方便观众更容易接受。
说方言,则是为了更好的还原历史。
各有利弊。
但我觉得,既然说方言,那就应该说得更加准确一点,不要整一些普不普、方不方的语言,既还原不了历史,又不友好观众,更平添怪诞。
很多人对《唐人街探案》里王宝强饰演的唐仁不太感冒。
那一口不正宗的广普就是原因之一。
可《唐人街探案》毕竟是一个喜剧片,人们吐槽一下也就过去了,并不当一回事。
《金刚川》不一样,它是有纪实意义的。
所以,在这部电影里,方言这个点是被放大的。
假如方言说不好,倒不如都说普通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点,影片里大多数人都说的是方言,只有吴京一人操着完美的普通话。
难不成因为吴京是北京人?
——开个玩笑了!
总体来说,《金刚川》比不上《八佰》,更别提和其他战争电影相比较了。
如果你只是为了“一种情绪”而去的,我建议你看看《上甘岭》和《英雄儿女》。
真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最后申明:以上文字仅对电影而言,不涉及其他问题。
作者/木石子
相关推荐:
因为一部电影,六个多小时候让自己情绪还难以平复,这种情况很少见。
回到电影主题。
在电影《金刚川》首波口碑解禁之时,就有不少影评人感叹:“这是今年的王炸。”
更有人直接说:“这是当前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最好体现。”
立项只有半年,8月开机,9月定档,10月上映的《金刚川》,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从上映前片方提供的信息来看,那就是一个字:炸。
一是班底实力够。
管虎、郭帆、路阳三大导演联合执导,奠定影片利落硬核的风格。
主演包括张译、吴京、邓超、李九霄、魏晨……翻看主演的作品履历,个个都接得住戏,压得住场。
二是影片中真实的战争故事够“炸”够惨烈。
用片中的一句台词就可以精准描述:“俺能闻到那股焦糊味,俺们这些人,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金刚川》作为一部任务片,已经在尺度上做了尽可能的突破。
血肉横飞的血腥场面、断肢残骸的特写镜头,都在影片中被不遗余力地展现出来。
之所以把金刚川这个大众有些陌生的名词作为故事核心,也是在于这个地方见证了整场战役中,最惨烈的牺牲和最惊人的奇迹。
金刚川是朝鲜境内的一个地名,山谷危耸,江水湍急,江上的一座桥是战士通往金城前线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的道路。
《金刚川》的背景是1953年的金城战役,即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也是重中之重的“终极战场”。
《金刚川》就讲述了前线战士拼死渡过金刚桥的一天一夜时间里,是如何在敌人的重重围困之下,将被炸毁的桥一次次重新建起,最终成功通过的故事。
所有人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哪怕对岸就是最激烈的战场,要面对的是最无可避免的牺牲。
但可能又有观众会想,整整一天一夜的渡河战争,是怎样浓缩到122分钟的电影中的。
这就是《金刚川》另一个特别之处,需要看了电影才能体会到。
那就是电影采用的多视角叙事结构,分别是:步兵小战士的成长、美国飞行员的尊严及高炮手的信仰。
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所有的人既是历史的尘埃,又各有各的英雄梦想。
拍出两部《绣春刀》的路阳擅长心理刻画和细腻情感的呈现,将一个小战士的成长之路塑造得有血有肉,从一开始的一心想拿奖章到后来的英勇牺牲,极具震撼力。
《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擅长电影重工业流程,着重呈现了美国空军与中方战士的殊死搏斗,特效场面不输好莱坞大片。
而管虎则平衡了两人的刚与柔,三线平行又相互补充交融,给真实的故事赋予戏剧张力,给战争的残酷赋予了饱满的人性。
据总制作人梁静分享,电影中的这三条线,其实是在相隔一百多里的三个地方拍摄的。
在丹东的拍摄团队还遇上了几十年难遇的台风、洪涝,戏里的战士抢修生命线,戏外的电影人抗住压力赶工,都将真实的中国速度燃到了极致。
三线并行的叙事方式巧妙新奇,但也不是尽善尽美。
打头的第一个视角的故事略显单薄乏味,一上来就是小战士的成长故事,难免让人感觉又落入了传统战争片的俗套。
一些刻意的留白也会让观众产生缺乏细节的感觉,从而很难沉浸在故事中,习惯了分分钟高能的欧美战争片,恐怕很难适应这种节奏。
但只要后面的视角一层层展开,观众就能逐步意识到这样安排的良苦用心,才能在脑海中拼凑起完整的故事。
因此,《金刚川》的观影体验其实是一个层层升高的过程。
而整部影片情绪的最高点莫过于歌曲《我的祖国》的出现,配合着影片的最高潮段落,没有人能抵抗得住那一刻的暴击。
当“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旋律一出来,周围的观众没有一个不为之动容。
《我的祖国》正是《上甘岭》的主题曲,1956年的这部影片也是第一部纪念抗美援朝战役的电影。
就像《我的祖国》能够一瞬间唤起国民情怀,这首歌似乎也能顺利地穿越时空,将今时今日的《金刚川》与60年前的《上甘岭》打通相连。
从黑白到imax,从含蓄真挚到豪情壮阔,跌宕的国家命运也印刻在这由小到大的银幕上,也让电影这雕刻时光的艺术,如此的动人和浪漫。
除了以上对于电影本身的评价,更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剧中的演员,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张译。
作为一部群像电影,张译这部分故事的精彩程度,以及他与吴京之间的化学反应,几乎要盖过了其他故事的光芒,甚至让人产生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感觉,但是幸好张译撑住了。
从上映前曝光的特辑中可以看到,在炮兵和美国空军的决战中,张译大喊到缺氧晕厥,人缓过来就继续拍。
三个月上映四部电影的张译,无缝衔接了复苏后的院线银幕,从寂寂无名到如今资源好得让人艳羡。
扛得住大导的大制作,也扛得住影片的高光时刻,张译,明年不拿影帝很难收场。
说回电影《金刚川》,从选材上来说,相比起近代其他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抗美援朝这段故事对于很多新一代来说或许已成为失落的记忆。
作为任务片,影片的结尾跳脱出了故事本身,以真实的影像记录作为收尾——
2020年9月27日,第七批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专机的护送下,回归魂牵梦萦的故土。
阔别了这么多年,当年十七八岁的少年们,欢迎回家。
能引导观众去追寻与铭记一段尘封的历史,让“金刚川”这样一个陌生的名字重新为人所知,大概就是这类型电影的终极意义,恭喜《金刚川》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