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简史(一)

文章:公众号和头条号同时发布

2019年1月,我创建了我的公众号,两年多的时间内笔耕不辍,最多的时候一周写了十四篇原创文章,现在的更新频率是一周一篇长篇,从无断更,已写了300多万字,内容主要是时事政治、国际关系、历史、文化、宗教、哲学、金融、宏观经济和地产等领域。我在此处已发布的长篇,后续篇章可以去我公众号先睹为快,搜索侃侃乱侃即可。

我目前发的文章已经超过了八十篇,可以点击这个汇总贴《截至目前我在头条号上发布的所有文章的直达链接》,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更为便捷。

印度和我们同属金砖国家,却因为三千多年前吠陀时期建立的种姓制度,与其余金砖国家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宗教和文化对印度的影响绵延至今,种姓制度对社会阶层造成了严重的固化。虽然在孟加拉和斯里兰卡也有种姓制度,但是这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完全不能和印度比拟的,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的印度,了解其历史发展,就能明白思想固化是如何一步一步产生的。

金砖国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

印度位于南亚,按面积计算,它是世界第七大国家,南面是印度洋,西南面以阿拉伯海为界,东南面是孟加拉湾,在印度洋,印度靠近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其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有海上边界,有着很长海岸线的印度,却没有一个港口的吞吐量能排进世界前十。

印度西面与巴基斯坦接壤,北面与我国、尼泊尔和不丹接壤,东边是孟加拉国和缅甸。

看下图喜马拉雅山脉的位置,靠近印度的那边,佛教创始人,被称为“佛陀”,即佛祖释迦摩尼——乔达摩 · 悉达多,他的领地就位于喜马拉雅山岭的斜坡上。是的,佛陀和闪米特人创立的天启宗教——即世界三大一神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一样都是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人类,三教的创始人分别为亚伯拉罕和摩西、耶稣、默罕默德,至于他们去世后,又分别去了哪里,是否成神,这就由各教派信徒们自己来认定了。

我们新闻中常听到的克什米尔地区的位置就如下图所示(此地图过不了审,所以只能删了),古代印度的孔雀王朝也在这里建过城,会有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则是源于英国殖民后,印巴分治和分别独立时,归属问题未解决而造成的。

通常史学家们对印度的历史,会划分成四个阶段,大致时间段如下:

  • 古代印度…………………………………………公元前20世纪—公元5世纪

  • 中世纪印度……………………………………… 公元6世纪 — 公元12世纪

  • 早期现代印度…………………………………… 公元13世纪—公元18世纪

  • 现代印度…………………………………………公元19世纪 — 至今

而我想讲述的印度简史,准备从一个别样的角度去划分印度的历史,更偏重于宗教和文化的不同阶段,因为只有到了殖民时期,印度的发展速度才和世界上主要的大国们开始慢慢同步,而且之前三千多年间,能统一印度全境的帝国寥寥无几。而作为简史,这样介绍更方便我们理解印度的主要历史发展进程和重要节点。按照主要宗教、文化和掌权族裔的兴衰,就非常好记忆了,大致可划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备注: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划分方式,不习惯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百科

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入侵,古婆罗门教(古印度教)开始发展,建立种姓制度

佛教时期 ——佛陀诞生,佛教建立、兴盛、衰落

印度教时期 ——印度教复兴,从黄金时代走向黑暗时代

伊斯兰教时期——突厥人入侵,伊斯兰教成为上流宗教

殖民时期 ——大航海时代开始,欧洲各国纷纷入侵

印度独立 ——印度国父“圣雄甘地”推动印度独立,逐步走向现代化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公元前三十世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在巴基斯坦西旁遮普)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

吠陀时代指哈拉巴文化衰亡后,由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产生,而且他们将这一时段的史料保留在《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这两部史诗中,故称作吠陀时代。

古代的印度,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都没有形成过一个统一的国家,在政治上分成许多王国、诸侯国以及贵族共和国。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旁遮普人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这就是印度古文献中提及的雅利安人,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荼人。

在到达印度后,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生活开始瓦解,雅利安人称村落为“哥罗摩”,由父权制的大家族组成。部落和氏族有着公民大会(雅利安人称其为“维达塔”),全体成员参加,负责军事、祭祀、战利品分配等问题。此外,氏族部落中还有“萨巴”和“萨米提”,是部落长老会议和部落的民众大会,由全体成年男子参加,负责军事的军事首领“罗阇”则是主要的权力机构之一。

随着战争不断的增多,“罗阇”(就是后来的刹帝利)的权力增大,僧侣贵族的权力也增大,社会开始发生分裂,氏族部落正式解体,私有制开始产生,大量穷人开始变为债务奴隶,雅利安人开始步入晚期吠陀时代。

印度原来的土著民族是达罗毗荼人,白色的雅利安人种与黑色的印度本地人种势必难以调和,在雅利安人逐步建立吠陀文化时,也入侵了更多的印度土地,慢慢地就成为了统治阶级。可是与本地人的数量相比,雅利安人肯定是属于少数,他们怕管不住达罗毗荼人,于是弄出了一个种姓制度——瓦尔那制度。

种姓制度是按照肤色深浅来分的,当然更看中血统,最早进入印度的一批雅利安人肯定是白种人,最初肯定会有通婚的少数情况发生,肤色才会有所不同,不然同为雅利安人,怎么还会被分成三个级别的种姓。

种姓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所谓“不可接受的贱民”,又称“达利特”。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首陀罗已经是最低的一个等级了,而雅利安人把印度的土著居民更是放在了比首陀罗还低的地位,称这些黑色人种(因为是按肤色区分,我是照他们的历史叙述,不然不会用黑色人种这种带有贬义的称呼)为贱民。而因为四大种姓之外的人群数量巨大,“达利特”之间还有着鄙视链,有些人会把上层阶级对他们造成的苦痛,再施加于他人来获得“心理平衡感”,在这种制度上丧命的人,印度古往今来何止千千万万。

雅利安人作为统治阶级,开始规定不同的种姓之间不得通婚,民族的融合就在这种超强的阶层固化中被禁锢了。不管你是否努力,在那个时代的印度,都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出身。这其实也是因为雅利安人担心自己种族数量太少而失去控制权做的防范,连社会工种都根据姓氏进行了严格划分,底层阶级如果能轻易地在军队中晋升,军权容易旁落,更易威胁统治阶级的地位。

除此之外,还在语言上进行了区别,自古至今的印度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这也严重地阻碍了印度的发展。获得统治权的雅利安人,认为自己的语言是最高贵的,当然不屑使用印度土著的语言。梵语就是从古雅利安语转变过来的,受过教育的上等阶级则都熟悉梵语。

种姓制度中最高的等级就是婆罗门,婆罗门掌管着宗教大权,雅利安人创立的教就叫婆罗门教,就是现在的印度教前身(现在的是新婆罗门教),又因婆罗门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所以也叫吠陀教。

婆罗门僧侣利用民众们虔诚的信仰,进一步地对其洗脑,宣称种姓制是神的旨意,越是遵守规则的人,来世才能成为高种姓;反之,则会降为较低的种姓。

由于此教在印度这片土地上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又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导致现代印度的很多地区,依然无法逃避种姓制度带来的枷锁。如今还有很多高种姓的女子因与低种姓的男子恋爱,而被家族中男性父兄打死的事情发生。

按照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印度所有宗教中,印度教占比79.8%。这个种姓枷锁不知何时才能在印度绝迹,根深蒂固的观念世代相传着,哪怕现在印度人的平均学历比以前提高很多,可是很多农村地区,约定俗成的阶级观念,岂是高学历就能轻易改变的。

世界上大的宗教都是经过了千年的演变,与当地国家的文化同化后,逐渐形成不同的派别,或者独立而出成为新的教派。虽然现在的印度教算是新婆罗门教,但与古婆罗门教一样,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而造成这种改革的,是我后文会提到的笈多王朝,现在暂时按下不表。

婆罗门教还主张人祭,所以西方也有一派学者认为该教中关于神的粗俗概念,使人变得越来越嗜血,人生观太阴郁,才催生了一批宗教改革者的出现。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权力会滋生更多的贪念。由于“罗阇”(刹帝利)和僧侣贵族(婆罗门)的权力扩大,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制度和军事民主制度都相继瓦解,随着战争的扩大和频繁,以及经济的发展,雅利安人内部也开始发生分化,一些部落开始过渡为国家,“罗阇”变为世袭君主。

而受苦最深的就是底层的人民了,有贵族阶级漠视生命,当然也有善良的贵族不忍直视这种悲惨,此时出现了一个人,他就是被称为“佛陀”的乔达摩 · 悉达多。

乔达摩 · 悉达多是一位王子,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5-前486年。出生于“罗阇”家族,也就是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其母摩耶夫人早逝,由姨母抚养长大。

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后与善觉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生子。悉达多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善射骑,博学多艺,也富于沉默思考。

本来注定一生荣华富贵的乔达摩 · 悉达多,“悉达多”的意思 (清愚) 是“目的达到的人”,照佛教的解释,佛不是神,而是“觉者”,即觉悟了的人,佛陀是梵语的音译。他没有漠视底层阶级的苦难,而是被这些苦难所刺痛,并逐渐觉悟。

面对黑暗,你可以扭过头去;亦可以选择直面黑暗,打破黑暗。不同的选择,带出不同的人生;而圣人的产生,则非轻易。

乔达摩王子的领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岭的斜坡上,他看着那些皮肤黝黑的农奴们,辛苦地为他父亲提供着财富,他们的双手创造了财富,却过着被人驱使的艰苦生活;孤苦无依的人去世后,连尸体都无人埋葬;沿街乞讨的穷苦乞丐,被恶疾和饥饿折磨着。他看到了底层人民们的各种苦难,悟到了一个人生真谛,那便是一切的世人都会受苦受难,最终都要死去。

他因为这些阴郁的思想辗转反侧,当时他年轻貌美的妻子,刚刚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也是他唯一的儿子。当晚,还举行了一场极为欢乐的庆贺舞会,而他却依然心生不安。当全家人都进入梦乡之后,他却悄悄走进房间,看了他儿子最后一眼,便伴着仲夏的明月,偷偷地离家出走了。

当时的婆罗门教有一派都是苦行僧,学习过吠陀经典和五明的乔达摩,最初也是尝试过苦行的方式修行,任凭自己的身体因绝食而衰弱,摒弃了一切生活的享受。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米,后7天只进一餐。他穿鹿皮、树皮,睡在鹿粪牛粪上,有时卧于荆棘上。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

乔达摩认识到苦行并不能获得解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菩提伽耶),坐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默想。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悟出了“四圣谛”的真理。他满怀喜悦地站起来,告诉他的朋友们,他得到了真理的启示,人们逐渐围拢过来听他宣讲。人们虔诚地赞颂他为“佛陀”,也是“大觉者”,这一年他35岁,从此开始了他在恒河流域传播教义的征途。

有一派学者认为佛陀的思想,与斯多葛学派(希腊哲学中的一派)相似,他们还认为我国的老子虽然比斯多葛学派早了250年,两者之间也能找到相似之处。在我研究过世界上主流教派后,都能发现宗教和哲学有很多类同的地方。而我在这里更要强调的是,佛教的出现对古印度的历史着实产生了影响,改变了阿育王,更别提佛教对整个亚洲产生的影响了。

就像在公元前6世纪时,文字尚未普及,教育也多集中在上层阶级,佛陀的思想,最初只能在口耳相传中被信徒们小心地背诵、仔细地传播,直到三代人以后才以文字记录下来,记录佛陀的一生是印度有记载历史开端的核心。宗教可以获得极大数量的信徒,且他们传播教义的主动性,远远超过传播其他知识。因此,研究历史肯定绕不过宗教,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进程。

当然,也不是说佛教产生后,婆罗门教就完全消失了,在吠陀后期,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恒河平原和西北地区的小国和酋长领地已经合并成16个主要的寡头和君主政体,梵语音译为Mahajanapadas。这在印度的历史上称为“十六雄国”(如下图),处于公元前6-4世纪,与佛教产生是同一时代,所以佛教典籍中对其也有记载。

正是由于这种群雄割据的场面,以及其他新兴的小城市,进一步催生了非吠陀宗教运动,其中产生了两个独立的宗教最有影响力,一个就是佛教,另一个是耆那教。这两个教派都是倡导众生平等的,所以就吸引了一大批除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以外的所有社会阶层的追随者,主要是这些人都很反感种姓制度,他们不是这种制度的受益者,反而是受害者,这才给佛教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土壤。

而让佛教的重要性上升到国教的地位,则是靠孔雀王朝的创立者旃陀罗笈多和他那著名的孙子阿育王了,明天继续讲述!

愿世界更好!苦难更少!国泰民安!

(0)

相关推荐

  • 同样起源印度,佛教传播范围这么广,印度教为什么却不行?

    印度教和佛教 作者|Eric 责编|Thomas 古印度是宗教的重要发源地,佛教和印度教都起源于此,两个宗教在印度数千年的历史中相爱相杀,最终却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佛教在印度得到了长达1500余年的传 ...

  • 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历史资料简介 古印度历史大事典

    哈拉帕文化 印度河流域最古的阶级社会文化.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在印度河流域陆续发现大量青铜器文化遗址,其中包括城市和村落遗址,以哈拉帕(Harappa,在旁遮普)和摩亨佐·达罗(Mohen-jo- ...

  • 释学笔记(一):佛教早期历史

    释学笔记(一) 佛教早期历史  1.文化国家--雅利安人入侵 按照现在政治哲学中的民族国家概念往回推,在早期南亚次大陆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可以称之为印度的国家.印度的形态主要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最早在南 ...

  • 印度低种姓人的到底有多惨?深度揭秘印度的“种姓制度”

    每每提到"印度",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最先出现的词就是"落后""歧视女性""种姓制度"等等. 我们需要简单理解一下什么是&q ...

  • 为什么南亚次大陆文明与印度不是一回事——古印度简史

    初中阶段历史告诉我们古代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 古埃及 古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 古印度 中国(中国不加古,因为中国文明还没有明显断档过,一直延续至今) 这些文明当中,古印度可以说比较独特(当然 ...

  • 古印度真有这么久历史?古印度哈拉巴文化——古印度简史

    古印度 古印度即南亚次大陆地区,古印度地区历史纷乱复杂,因其从古至今都未统一,时至今日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仍存在多个国家地区(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不丹等) 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国家 古印度的历史更像是 ...

  • 古印度历史时期,公元前的时间轴梳理——古印度简史

    古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样拥有久远的历史,今天开始盘点古印度地区的几个主要时期 首先明确两个概念: 古印度与今天的印度国家不是一回事 不管古印度也好,今天的印度也罢,从来没有一个政权完全统一过整 ...

  • 古印度时间轴梳理(1-19世纪),纯干货收藏——古印度简史

    古印度 古印度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和今天的印度关系不大),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即南亚次大陆).古印度时间轴梳理主要整理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过影响力较大的政权.民族 地理上的古印度 由于古印度地 ...

  • 古印度也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沙门运动——古印度简史

    古印度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印度在雅利安人的入侵下早已灭亡,后来的印度历史就成为了雅利安人主宰.奴役当地土著人的历史(犹如当年美国移民入主北美杀戮当地居民印第安人,以致后来美国成为了白人的美国,用 ...

  • 为什么说阿育王与佛教是相互利用——古印度简史

    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出了个阿育王(相当于咱中国汉武帝.宋太祖这个级别的),使得古印度在上古史中留下了一抹亮光(否则古印度上古史在同时期范围内那真是没有一个能打的,就是个弟弟) 同时阿育王时期宣扬佛教(前 ...

  • 印度简史(二)

    文章:公众号和头条号同时发布 文章精简后制成的短视频:西瓜.抖音和哔哩哔哩发布 2019年1月,我创建了我的公众号,两年多的时间内笔耕不辍,最多的时候一周写了十四篇原创文章,现在的更新频率是一周一篇长 ...

  • 印度简史(三)

    文章:公众号和头条号同时发布 文章精简后制成的短视频:西瓜.抖音和哔哩哔哩发布 2019年1月,我创建了我的公众号,两年多的时间内笔耕不辍,最多的时候一周写了十四篇原创文章,现在的更新频率是一周一篇长 ...

  • 印度简史(四)

    文章:公众号和头条号同时发布 文章精简后制成的短视频:西瓜.抖音和哔哩哔哩发布 2019年1月,我创建了我的公众号,两年多的时间内笔耕不辍,最多的时候一周写了十四篇原创文章,现在的更新频率是一周一篇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