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压差增大的中医治疗【常用降压九法】
脉压差增大的中医治疗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1175518463.html
2013年11月07日 · 来自专栏 医学科普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压差值称为脉压差,正常值约为40毫米汞柱。
脉压差过大定义
影响因素:压差大于60毫米汞柱称之为差值过大,凡能影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因素,都可影响脉压差。常见引起脉压差过大的疾病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甲亢、严重贫血、风湿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等。所以最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看看有无问题。对于这种治疗主要是对因治疗。
血压是指血液流动时对血管侧壁的压力。血压分为收缩压与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称为“脉压差”。例如,收缩压为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脉压差则为40毫米汞柱。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差为20~60毫米汞柱(2.67~8.0Kpa),大于60毫米汞柱的就为脉压差过大,小于20毫米汞柱的则为过小。
通常,人们在测量血压时往往只注意血压的高低,很少关心脉压差的大小,殊不知脉压差的大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所以压差异常最好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看看有无问题.对于这种治疗主要是对因治疗.
造成脉压差过大的原因
脉压差过大见于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甲亢、严重贫血、风湿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等
(1)患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致使动脉壁弹性减弱,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
(2)长期患高血压,致使心肌超负荷运转,造成心脏扩大或动脉瓣关闭不全;
(3)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或严重贫血。
治疗方法
脉压差过大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引起重视。
治疗上因老年人血压调节功能减退,用降压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达到有效治疗剂量后再维持治疗,以后根据情况调整剂量。可选用时效长、降压稳、副作用小、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除药物治疗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防治高血压也很重要,饮食上应低盐、低脂,避免精神刺激,控制体重,并要适当运动。同时应检查有无血糖、血脂增高的情况,并积极防治。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不明的临床综合征,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其病程长久,病情缠绵,致病因素多为情志剌激,五志过极,恼怒忧思,持续精神紧张,或饮食失节,嗜好烟酒辛辣,肥甘厚腻,或房劳精伤及先天不足遗传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而发生本病。其舌、脉、症常表现为寒热相兼,虚实同见,错综复杂。根据长期临床观察,本病多发于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脾气亏虚,痰湿壅盛之体。辨证以虚实为主,实者多责之于肝,虚者多责之于脾肾,早期多实,中期多虚中挟实,后期多虚证。偏于实者,多由素体阳盛,肝气偏激,或七情所伤,忧郁恼怒过度,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以致肝失疏泄,阳热亢盛,或化火、生风,或伤阴、耗血,或气郁、致瘀,或酿痰、生湿,形成以肝火内炽、肝阳上亢为主,兼挟风、火、痰、气、瘀等以实为主的证型。偏于虚者,多因年高体衰,脾气不足,肾精亏虚,虚阳失潜,或阴虚及阳,以致阴阳失衡,水火不济,形成以阴虚阳亢、阴阳两虚为主,兼挟痰浊上逆、阳虚水泛等以虚为主的证型。在临床上以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多见。
常用降压九法
1、清肝泻热:适宜于高血压病初起,肝火炽盛,上扰清窍者。症见头晕头痛,面目红赤,咽干口苦,溲赤便秘,急躁易怒,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差较大,舌红苔黄,脉弦滑而数。
清肝汤:龙胆草12克,黄芩12克,郁金12克,元参15克,石膏15克,菊花15克,钩藤30克,栀子12克,夏枯草30克,草决明15克,牛膝15克,生地黄3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水煎服。龙胆丸、珍珠丸口服。
2、平肝潜阳:适宜于高血压病初中期,肝阳上亢,气血上逆,甚或肝风内动者。症见眩晕,头痛头胀,头重脚轻,心烦耳鸣,失眠多梦,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甚或眩晕欲仆,头痛如掣,双手颤抖,语言不利,步履不稳,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弦长有力。
天菊汤:天麻12克,菊花15克,夏枯草30克,桑叶12克,钩藤30克,生石决明30克,磁石30克,牛膝15克,山栀12克,黄芩12克,桑寄生30克,生龟板30克,生牡蛎30克,羚羊角粉3克,珍珠母30克,紫石英20克,龙骨30克,甘草6克,水煎服。定眩丸、天麻丸口服。
3、祛风化痰:适宜于高血压病初中期,脾虚湿盛,风痰上扰者。症见头痛眩晕,头重如蒙,胸闷心悸,纳呆食少,呕恶痰涎,形体肥胖,倦怠乏力,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持续升高,舌胖苔白腻,脉弦滑。
熄风化痰汤:天竺黄10克,胆南星12克,僵蚕12克,蝉蜕15克,瓜蒌20克,桔梗15克,半夏12克,党参20克,白术12克,泽泻15克,天麻10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草决明15克,牛膝12克,丹参20克,泽兰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蛇胆液、猴枣丸口服。
4、滋补肝肾:适宜于高血压病中后期,肝肾阴虚,虚阳上亢者。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口燥咽干,肢体麻木,腰膝酸软,头重脚轻,五心烦热,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脉压差较小,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补肾汤:熟地黄20克,龙眼肉20克,枸杞子20克,山药30克,山茱萸15克,牡丹皮12克,泽泻12克,茯苓15克,菊花15克,牛膝15克,龟板12克,天麻15克,桑叶15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甘草6克,水煎服。知柏丸、补肾丸口服。
5、育阴助阳:适宜于高血压病中后期,阴虚及阳,阴阳两虚者。症见头眩头晕,耳鸣耳聋,机体消瘦,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少寐多梦,腰酸腿软,舌淡红嫩,脉细弱。
固肾汤:熟地黄30克,龙眼肉20克,覆盆子15克,沙苑子15克,茺蔚子15克,山药30克,山茱萸15克,杜仲15克,黄精20克,桑寄生30克,枸杞15克,牛膝12克,天麻12克,淫羊藿10克,仙茅10克,锁阳12克,桑葚15克,鳖甲15克,鹿角胶10克,甘草6克,水煎服。鹿胎膏、还少丸口服。
6、补益气血:适宜于高血压病初中晚期,素体亏虚,气血不足者。症见头目晕痛,遇劳加剧,眩晕兼项强,气短乏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目涩耳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舒张压高而不降,舌淡红嫩,脉细弱。
双补汤:黄芪6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黄精15克,茯苓15克,熟地20克,当归15克,女贞子20克,桑寄生20克,牛膝15克,泽泻15克,勾藤20克,牡蛎30克,川芎12克,杭芍20克,鹿角胶10克,补骨脂15克,益智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参茯丸、归脾丸口服。
7、疏肝理气:适宜于高血压病中期,情志失节,肝气郁结者。见于长期精神紧张,情志不舒,久郁恼怒之人,症见头痛头晕,心烦急躁,失眠多梦,胸闷,常因烦劳恼怒而加重,舌红苔薄白,脉弦。
舒肝汤:柴胡12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佛手12克,莱菔子20克,枳壳12克,香附12克,川芎12克,地龙12克,丹参20克,虎杖15克,黄芩12克,薄荷12克,苏梗12克,降香12克,夏枯草20克,甘草6克,水煎服。舒肝丸、沉香丸口服。
8、益气活血:适宜于高血压病晚期心脾两虚,血脉瘀阻者。症见头痛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神疲乏力,短气不足以息,动则尤甚,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自汗盗汗,胸膈满闷,面唇青暗,舌暗紫,舌底脉络紫暗迂曲,脉细弱或细涩。
养血汤:党参30克,黄芪60克,山药30克,龙眼肉20克,山萸肉20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地龙15克,桃仁12克,川芎15克,红花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丹参30克,泽兰15克,坤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逐瘀丸、活血丸口服。
9、温补阳气:适宜于高血压病后期,脾肾阳虚者。高血压病虽多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风动火炎之证,但阳虚阴盛者亦非少见。此证多见于高血压病后期累及心脏,出现心力衰竭者,其血压虽高,但全身症状却是一派阳虚征象,症见头眩头晕,面白少华,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呕恶痰多,食后不运,大便不实,腰酸腿软,肢清足冷,夜尿频数,男子阳痿,女子宫冷,月经不调,舌质淡而胖,脉沉细。
温肾汤:人参12克,附子10克,肉桂10克,吴茱萸10克,小茴香10克,姜黄12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黄芪60克,防己12克,泽泻15克,巴戟天12克,淫羊藿12克,仙茅15克,锁阳12克,淫羊藿15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附桂丸、生脉丸口服。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