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AI,让学生成为更强刷题家
为了照顾到所有学生,我们的老师可谓殚精竭虑:进度快了,担心后面的学生跟不上;进度慢了,又怕前面的同学吃不饱。
大家尝试智慧课堂,希望基于数据,抓取共性,让课堂教学更精准;大家尝试小组合作,希望互教互学,让优生和后进生都有所得;大家尝试分层教学,希望各取所需,让优生和后进生更进一步。
然而,人性的弱点,导致合作学习也是一个费心费力的管理课题;资源的依赖,让分层学习成为加速颈椎劳损的催化剂。我们渴望的个性化学习,在投入了这么多之后,依然渺茫。
老师再多尝试,也是折腾自己。学习的本质,还是需要折腾学生本尊。刷题,抓学生,堆时间,还是最古老也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古诗没背会,我们罚她抄上15遍;做题老粗心,我们让他做上五面高分突破。
学生是不上心,还是没掌握呢?简单粗暴地刷题,真得很容易成为恶性循环的开始:学生自由复习和休息的时间被剥夺。她会有更多的古诗因为没时间背,而要抄写更多;他会因为休息不够,而漏写错答,而要刷题更多。
老师和学生都很委屈,我们都想更好,但我们已经尽力。AI和互联网的优势,这时就体现了出来。跟老师们介绍分层教学和双线程教学的时候,我们建议老师千万不要单兵作战,至少要以备课组为单位,以减少制作微课等资源的压力。互联网公司有快速复制的需求,也有资本的支持,它能够集中力量、高额投入,快速完成知识点的梳理、习题的搭配和微课的制作。
当然,只是制作资源,意义依然不大。资源大把,如果没有线索贯穿,学生极易迷失。我们需要“诊断盲区-教学干预-教学评价-继续前行”的学习路径。而松鼠AI正是通过先行测试环节,找到学生的认知盲区,然后推送对应的知识点微课,让学生补足前行。平行难度的巩固检测和提升难度的变式练习都是教学评价的基本操作。
智适应的刷题,会比盲目地刷题效果更差吗?反正我是不信。X和H两校2019届的50名同学也不信(成绩提升情况见《成绩变化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