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解读《李清照》第5集:国难当头【视频 文字】

统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战疫热点丨2020年语文写作最新素材积累及范文详解话题合集
统编语文七年级知识汇总(10月整理)
统编语文八年级知识汇总(10月整理)
统编语文九年级知识汇总(10月整理)
2021中考语文知识汇总(10月整理)
班主任、家长学习资料汇总(10月整理)
(点击文字,即可查看)

大家好,最近很多读者说收不到伊人频道的推送,那是因为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时间线被打乱了。「星标」伊人频道,就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公众号推送的优质文章啦。具体操作只有三步:
1.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蓝字“伊人频道”;
2.点击右上角的“…”;
3.选择“设为星标”。
从待字闺中的少女,到夫妻恩爱的少妇,李清照曾拥有美满的前半生。但是随着金人南下的铁蹄,李清照淹没在了国破家亡的历史中,丈夫的早逝,文物的丧失,到再嫁婚变的是非,李清照的后半生遭遇了数不清的劫难。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的李清照,为何批驳苏东坡、欧阳修写的词不是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穿越文字亘古的背影,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解读李清照,一千年前的悲伤,请欣赏康震教授的精彩讲述。

01

视  频

02

解说词

画外音:

  在上期节目中,康震老师介绍了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之后,在感情上发生了波折,那么,这种波折会不会导致两个人感情的彻底破裂?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子嗣的李清照会不会因此而失去赵明诚呢?与此同时,一件意想不到的重大变故,正在悄悄向他们逼近,这又会是一件什么事情呢?这件事情将会如何影响和改变他们的生活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精彩解读传奇女词人李清照一段跌宕起伏、背井离乡的艰难岁月,系列节目《李清照》第五集《国难当头》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康震:

  赵明诚和李清照的结合,我们再三讲过,他们是属于志同而且道和,他们爱情的基础是建立在共同的趣味、共同的爱好和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他们之间的感情发生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不足以使他们的婚姻产生破裂。

  通过一个小的例子,我们就能知道:在莱州担任三年知州之后,宋代的官制有规定,你在一个地方担任地方长官三年期满,就要给你调换另外一个地方。那么赵明诚就到淄州担任知州,淄州就相当于现在的山东省淄博市附近。赵明诚做淄州的知州,他一方面关心政务,但最主要的精力和目光,就是投放在淄州境内有没有什么比较珍稀的文物、金石、字画,还真给他访着了,在淄州境内有一个村子叫邢家村,这个村子里的人都姓邢,其中有一户人家叫邢有嘉。赵明诚就去拜访他们家,他们家人非常热情,就把他们家家藏的一套字拿出来让他品鉴,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手书的佛教的经典著作《楞严经》,这个是非常珍贵的,真迹。赵明诚拿到这个以后啊,骑上马狂奔回家。

  为什么狂奔回家呀?有两个原因:第一,白居易是唐代数一数二的大诗人,又是非常有名的佛教信徒,香山居士。同时白居易也是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非常景仰的一位士人。那你现在看到他写了好多小幅的,折在一起成为一套,突然看到他写的、手书的佛经,他狂喜不已,马上拿回家里要细细地看,这是第一,他很着急,打马回家。第二呢,我们都有这种体会,你看到一本好书,看到一部好的电视剧,或者一部电影,或者一首乐曲,你总是希望能够和你最亲近的、最亲密的或者最亲爱的人在一起分享,一起来欣赏。在这个分享的过程当中,你会获得一种很大的快乐,所以他打马回家也是要赶紧回去跟他的夫人李清照一同来欣赏这幅很名贵的手书的真迹,他这个心情很迫切。我们现在在街上买个什么好东西,是不是马上打个的回家跟自己的夫人一同欣赏,估计可能没有这么迫切。

  赵明诚带着这幅真迹回到家跟李清照一同欣赏和品鉴,不知不觉就到了二更天,就是赵明诚后来在这幅手迹的后边写了一个跋所记载的,二更天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晚上十一点半左右,如果说他从邢家出来,然后打马回家,就算到八点,一直看到十一点半,就是这么几幅字,两个人看了三个多小时.越看越喜欢,越看越高兴,而且是一边看着一边饮酒,饮酒饮得渴了,饮酒饮得嘴都干了,就饮茶。泡的是非常名贵的小龙团,福建名茶,这个小龙团是什么呢,是地方献给皇帝的贡品,一两茶0.1两黄金。所以你看它是名字配名人,然后配珍贵的名茶。

  这不是十一点半吗?又点了两根蜡烛,这是他亲自记载的,他们又点了两根蜡烛,算一根蜡烛一个小时点完,又是看了两个小时,这就到了下半夜一点钟,凌晨一点钟了。而且赵明诚写到说两个人一边看一边喝茶,高兴得都快发了狂了。当时的情景我们都能感觉得到,那比看一个什么大片来劲多了。

  所以我们说什么呢,赵明诚也许会在某一个时间,某一段时间里头被那些美貌的、年轻的、会唱歌会跳舞的歌伎、小妾吸引住,但是真正能够了解他内心世界的,能够真正与他分享高品位快乐的,永远只是李清照。不然他就不会这么着急地打马回家,跟她欣赏这幅白居易的手书。所以我们觉得夫妻两个人之间肯定会有矛盾的时候,甚至会有走岔路的时候,但是只要你手里握着对方的爱情的信物,你就肯定能找到你的另一半,肯定就能够破镜重圆。对于李清照和赵明诚来讲,他们爱情的信物是什么呢?就是它们共同所致力的,共同所喜爱终生的文物的收藏、文物的品鉴,这就是他们的爱情信物。

  所以我说这个例子是很典型的。

画外音:

  李清照和赵明诚之间感情的裂痕慢慢地弥合了,但是他们两个人谁都想不到,此时的北宋王朝正面临着灭顶之灾。公元1127年,位于宋朝北部的金国长驱直入,攻占了北宋都城汴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俘获,押往金国为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康王赵构即位,成为宋高宗,从此,南宋时代开始。此时,战乱主要还集中在汴京一带。那么,生活在山东淄州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会面临怎样的境况?他们花费多年心血收集的文物又会遭遇怎样的命运呢?

康震:

  实际上,虽然当时的战争主要地集中在开封地区,但在山东也已经感受到了战火,总是有一些打败仗的游兵散勇闯到淄州城里边来作乱,赵明诚作为一州之长,平定这些游兵散勇的兵乱,为此还升了一级官职。所以这个战争的气息,战争的气味越来越接近淄州、接近山东。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里边讲了这样一句话,说什么呢?

“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金石录后序》

  什么意思呢?听说金国人已经攻破了京师首都,开封已经被人家占了。我在房子周围看一看,心里边茫茫然没有一个依托,为什么呢?她听说首都被占了,被攻破了,她深深地意识到虽然淄州离开封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满屋子堆放的这些文物、金石、字画放到哪里去呢?该怎么来处置呢?所以她说:“且恋恋,且怅怅”,又感到无比的留恋,同时又深深地感到一种惆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知道这些东西迟早都不再是自己的了,这当然不是说自己身后它不是自己的了,而是说眼前就可能不再属于自己。

  那怎么办呢?总得想点什么办法吧。说起来,事情都撞到一起了,也是巧得很,在宋高宗的建炎三年,公元1127年三月,赵明诚的母亲郭氏在江宁去世,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做官的人,你的父母去世之后,守丁忧,就是这个官职呢就被免掉了,就到江宁去奔丧。李清照和赵明诚就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就是母亲在江宁去世了,他们要去奔丧,而当时整个的国家的形势非常地危急,那你就不能说这是一次单纯的奔丧,你得通盘地考虑两个人的去处,包括很多房间里边收藏的文物,到底到哪儿去。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里边对整个这个过程有详细的记载,她说什么呢?

“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金石录后序》

  这奔丧是赵明诚要去奔丧,这既是一次奔丧,也是一次大迁移。知道山东这个地方迟早是要落入金人之手,所以首先他要把在淄州的大批的文物,要转移到江宁去。你要把这么大规模的文物通过水路运到江宁,必须要有所取舍,你不可能全都拉过去。那么取舍的原则是什么呢?刚才我念那一段,他们说,体积、面积过大的不能装到车上,不能装到船上,先排除书籍当中过重和过大的刻印本,有一些刻印本很大很大,这个排除;还有很多幅多幅的字画,有的字画它就是一幅,但有的是连轴的,比方关于一个主题的字画,这个太大了,也排除;还有一些是没有落款的、没有标记的古代的器皿,和一些太过笨重和巨大的古代的一些器皿,也排除了;还有一些就是国子监印行的刻本,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的出版社印刷的一些书籍,这些书籍比较容易得到,不像那种珍贵的文物,也排除;还有一些比较平常的字画,也排除。这些全都排除完了之后,发现“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金石录后序》

  就已经都把这淘汰得不像样子了,还能再装十五车。我们不知道这个车是卡车,是货车,还是火车的车皮,牛车驴车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就知道,就即便是用手推的架子车,你拉上十五车你试试看有多少,那个数量是很大,这也算是忍痛割爱,那也没有办法。

  所以我们说奔丧去江宁,其实也是迁移去江宁,主要先是迁移文物,其实也带有逃难的性质,这是第一点。第二是什么呢?李清照并没有随着丈夫赵明诚南下江宁,跟他一起去。她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她的任务是什么呢?还有青州,青州还有一大批的文物留藏着。她在《金石录后序》里边写到:“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馀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金石录后序》

  在青州还有十几间大屋子里边藏着,这可不是十五车了,是十几间大屋子里边藏着这些文物。怎么办呢?她留下来回到青州料理这些文物,把它们整理好,还有其他的一应家务,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再用船运到江宁。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很危险的,也是很大胆的一个想法,就是说赵明诚一个人,当然还有其他的仆人,押运着这十五车之巨的文物从淄州出发,先到东海,就是现在的连云港,然后再过淮水,再过长江,到达江宁,那路上会不会有遗失,会不会有丢失呢?这让人担心。而李清照如果一个人留在青州,那更加让人担心。那就意味着那十几间屋子里边的文物那就都归你处置,不光是文物,你自己还面临着危险问题。

画外音:

  在青州老家,李清照与赵明诚拥有十几间房子的各种文物,种类繁多,又多有笨重之物。别说是长途迁运,即使是简单地整理一遍,都要耗费相当大的体力与时间。而此时,又恰逢狼烟四起的战乱年代,身单影只的李清照该如何处理如此繁巨的文物?她又能否平安地与丈夫团聚呢?

康震:

  可是我们说啊,即便他们计划得再周详,胆子再大,那些文物也没能够保住。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她不是等着第二年开春才运这些东西吗,就在这一年的年底十二月,处在动荡时局中的青州突然发生兵变,青州的郡守被叛军所杀。

  “凡所谓十馀屋者,已皆为煨烬矣。”——《金石录后序》

  这是李清照的记载,就是我们原来计划好第二年开春要运送的那十来间屋子里边的所有的文物,全都化为灰烬,一把火全烧完了。那么她没有能够挽救这十几间大屋里边所藏的文物,但是李清照还是拼着命抢出了一些非常珍稀的字帖以及相关的一些文物。这个赵明诚有详尽的记载。

  你注意到了没有,他们夫妻不但文物的保护意识很强,而且他们有很强烈的档案意识,就是对于这个文物的命运、文物的经历,他们都详细地记载。当然有些记载由于年代久远,可能散遗了、散失了,但是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一点点,我们就能充分地感觉到他们对于自己这个文物的挚爱,和强烈的责任心。

  赵明诚在蔡襄《赵氏神妙帖》跋当中说,这本《神妙帖》字帖是当初自己在东京的时候花了二十万买的,那么兵变发生之后,青州家中所有的物品包括文物全都荡然无存,只有我的老妻独自携带着这幅字画逃了出来,她刚刚逃出来乘船南下过镇江的时候,又遇到强盗抢掠,她依然怀抱着这幅字帖,躲过了强盗的抢掠。所以他说,这幅字帖能够保存下来,真是皇天护佑,那真是神妙。他讲的是神妙帖的遭遇经历,但是由神妙帖我们能看得出来,李清照当时的处境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她虽然没有能够把所有的文物保护下来,但尽到一个弱女子所能尽到的最大的能力保存了一些文物。

画外音:

  历经劫难,李清照终于赶到了江宁,与丈夫赵明诚重新团聚了。而此时,刚刚成立的南宋政权急于用人,任命赵明诚担任了江宁知府。江宁,又名建康,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此时正处在与金军隔江对峙的战线前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那么,在当时这样一种很危难的时局下,赵明诚与李清照的生活会有怎样的改变?是否与在青州、莱州和淄州的时候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呢?

康震: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赵明诚在淄州做知州的时候他不就是到处寻访字画儿吗,你想现在都什么节骨眼上了,朝廷都让你做江宁知府,那不是一般的期许,他这个注意力就是还是永远地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边。说来其实非常可笑,想当初年轻的时候没钱,我们讲过他跟李清照到当铺里边把自己的衣服典当掉,然后呢,买这个字画,有一次碰到一幅很好的字画买不起嘛,看了两个晚上又给人家还了,这是年轻的时候。到了后来做了官有了俸禄了,就把这个俸禄除了吃饭、穿衣服必须之外,全部都用来买了文物。现在不一样了,东南重镇的郡守,四品大员,可能有点儿不太想花钱了,有时候啊就仗着自己是高官,文物收藏界的大腕儿,老着脸皮呀,就把一些字画留下来了。他有一个表亲的儿子叫谢伋,这谢伋手中有一幅画儿,叫《萧翼赚兰亭图》,写的是当时这个萧翼怎么从朋友的手中把《兰亭集序》这个字给骗出来的,就是画的是这个故事。谢伋人家带着这个图路过江宁,给他看,一起欣赏,他可能就给人家说这个太好了,留在家里头我好好欣赏欣赏,一留二留三留的,留得就没回音了。他原来的好习惯是在家里看上两个晚上,实在没钱,第二天赶紧还,现在好家伙,他是江宁知府,你能到他们家说是你看完了没有,我明天还要回家呢,你给我带上。就留下来了,这是赵明诚。

  那么李清照呢?是不是还是一边烹茶,一边欣赏字画呢,还是不是保持着以前那样一种很清淡的、很高雅的生活状态呢?我们说显然不是。其实啊,就在这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边,李清照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首先是国都被攻破。第二,国家灭亡。第三,他们在青州的文物全部被毁。第四,他们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以前她的生活是很安定的,很富足的,是非常有品位的,现在颠沛流离来到了江宁,来到了南京,错认他乡是故乡,那么这样一种颠沛流离的他乡的感觉,对于李清照这样一个非常敏感的诗人、文学家来讲,那是非常痛苦的。

  宋代有一个人叫周辉,他在笔记杂史《清波杂志》第八卷中记载:“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周辉《清波杂志》

  什么意思呢?从这一段的记载里边看得出来,李清照在江宁的时候很不愉快。每次到了下大雪的时候,戴上斗笠,披上蓑衣,登到城楼上去寻觅诗句,实际上就是登到高楼上远望来作诗。每次写了诗之后还要邀请她的丈夫赵明诚一起来唱和,“明诚每苦之也”赵明诚为这个事儿很苦恼。

  为什么呢?我想肯定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毕竟他是江宁知府,有很多的政务要处理,他不可能每次在邀请的时候他都必须得去,他觉得这个时间抽不出来,可能第一很苦恼。第二,就是时间抽出来了,下了大雪了,李清照把诗作出来了,赵明诚能不能和上这个诗,也是一个问题,他才华不及他的夫人,所以这可能也是“苦之”。第三就是说,既没有时间又没有才华来写诗,还要陪着她登到楼上去,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他很理解他夫人这个时候的苦恼,他愿意陪着她登到楼上去,听她读她所写的诗。

  所以历史上的一些材料,我们去理解它的时候,一定要品味它内在的含义,看上去是“每苦之”,如果他压根儿都不去,他苦什么呀?你叫我去,我就不去,是吧,我一个月去一次就行了,一下大雪你就登到那楼上去写诗,又知道我没你写得好,是不是?他说“每苦之”就是说他陪着她去了,他为这个事而感到有点困惑,有点不情愿,但是他还是去了。

  所以我们觉得李清照在大雪天上到江宁的城楼上去写诗,肯定不可能再写那些踏雪寻梅的诗了,家庭和国家的变故在她的思想情感上带来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画外音:

  赵明诚能在时局如此动荡、国家如此危难之时,仍然能够悠然地在文物收藏中寻得一番乐趣,除了是由于他终身未变的强烈兴趣所致之外,很大的原因还在于,此时的金国军队,主要还在华北、中原地区,江宁一带尚处于相对平静的一段缓和期。

  如果说家变国仇带给赵明诚的是无奈与困惑的话,对于极富才情的李清照来说,则是痛苦与煎熬。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李清照这位敏感而多才的女词人会有怎样与众不同的感怀呢?

康震:

  那么,她踏着雪登到城楼上,都写了哪些词句呢?比如这首临江仙,她写道: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李清照《临江仙》

  你不是以为她踏雪寻梅呢吗,她说了,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雪下得越大,我的心情越难过。现在正是江宁的初春时节,我们知道,南方的春天莺飞草长,那是非常美丽的。

  但是春天虽然到了,我们的女诗人并没有觉得青春焕发,反而觉得更加地衰老。

  “人老建康城。”

  回想起以前很多的美好的时光,现在早已经是烟消云散,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试灯”,实际上是说欣赏什么呢?花灯,我看着这个花灯啊,心里边就不高兴,没有这个心思。我看着这个洁白的雪,本来是很洁白的,非常晶莹剔透的雪花,但是我也没有心思去欣赏它。

  那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了,说你一个江宁知府的官太太,你有什么“人老建康城”的?你不是很青春得意吗?不是很春风得意吗?按道理你不应该心情不好才对,你应该心情非常好,尤其是在元宵花灯的时节。

  那么,这首《临江仙》就是一首表达不平则鸣的作品。

  她说“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春天虽然来到建康城了,可是我却人老在建康城,看来她对建康城的春天一点儿都不感冒,甚至有些埋怨,因为是这座建康城让我衰老。为什么呢?建康城让我衰老的不只是我的容颜,还有我那颗本来很安静的、很恬静的心,为什么这样说呢?都是北方的金人的铁蹄踏碎了我平静的生活。我为什么来到建康城,还不就是因为我在我的家乡生活不下去了,我才到的建康城吗?他为什么能够做建康知府呢?难道不是因为你在北方无法做官了,才去做的建康知府吗?所以目光短浅的人,不关痛痒的人,他才会为这个建康知府而欢欣雀跃。但是对于像李清照这样一个非常敏感、非常敏锐,而且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来讲,无论是建康知府,还是这座春天已经来到的建康城,都只能让她更加地伤心,更加地憔悴,更加地凋零,更加地感到国破家亡的沉痛。

  所以下了雪,让她感到心灵更加地冰冷。以前我们讲过李清照是很喜欢写梅花的,一下雪之后,她就会踏雪寻梅,但现在她找不到梅花,找到的只是已经凋零和衰老的心灵。

  她说“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灯点得越亮,只能照见我憔悴的容颜;雪下得越大,只能让我更加地感到无家可归的寒冷。所以我们说,这一切本来是春天、花灯、晶莹的雪,在原来李清照的眼里都是美好的事物,都是激发她情思的事物,现在全部都成了国破和家亡的标志。

  所以我们说啊,你读李清照的词,你别老就是说优美啊、非常地贴切啊、非常地形象,你得读那个词人背后的心情。李清照的词之所以广为人们所吟诵,广为人们所熟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不但写得很优美,艺术的品位很高,而且在它的背后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内涵,这是一般的二流和三流的作家很难达到的。

  所以我们说,在这首《临江仙》的词里边,她表达了一种不平的鸣声,她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很独特。这个声音,和以前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那个李清照有多么大的差别,而这个差别正是由于国家和社会的变故而造成的。

 画外音: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李清照《临江仙》
康震:
那我们现在就要来问一问,在江宁知府这个任上,赵明诚和李清照的生活又发生了哪些变故呢?这些巨大的变故给李清照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沉重的感受呢?这就是我们下一集要讲的《雪上加霜》。谢谢!
下集预告:
 

  饱受战乱之苦的李清照来到江宁之后,她的身边竟然出现了一个贪生怕死之人,带给她极大的痛苦与无奈,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他又究竟做出了什么事情让李清照如此痛苦,而接下来李清照面对的一件足以改变她命运的事情又会是什么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精彩讲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 ◆

(0)

相关推荐

  •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金陵留下诸多诗词

    2021年01月08日   16 :气象新闻/老南京   稿件来源:金陵晚报 李清照(1084一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人.中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诗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 ...

  • 清月独照几多愁

    李清照.少年时第一次读到这个名字,我的脑际里就莫名地出现了一轮清冷独照的明月.如今一晃,我已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进入"不惑",但每每读到那"寻 ...

  • 刘叶秋:一片冰心万古情——读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写散文和作诗词.书画一样,人人有自己的风格.古代的文学大家于此,往往能够信手挥洒,不落恒蹊.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就是一篇风格清新.辞釆俊逸的佳作,其特点主要在一个"真&quo ...

  • 随笔||日薄春犹早 晚来秋风急

    日薄春犹早  晚来秋风急 --一代词人李清照 杨青||江苏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仰望星空,我仿佛见到一位多愁善感.清丽娟秀.归去来兮的古代仕女从环形山上款款而来,美丽的轻轻的,飘渺的面纱掩饰不了她那淡 ...

  • “情怀不似旧家时” ——《金石录后序》中的李清照与赵明诚 小山

    . 导读:<金石录后序>是文学史名篇.本文以女性视角进行重释,于赵明诚.李清照关系阐微发覆,解构神话,阅后引人深思. 南宋绍兴二年(1132)夏,李清照再嫁张汝舟,不满百日即与之解除婚姻关 ...

  • 康震解读苏轼父子合集——重拾古典诗歌的精神内涵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康震:重拾古典诗歌的精神内涵 康震:人见人爱苏东坡 康震:苏洵--逆袭的读书人和成功的父亲 康震:苏辙--冰山下的火焰 康震:家有天 ...

  • 康震解读《李清照》第9集:夕阳岁月【视频 文字】

    从待字闺中的少女,到夫妻恩爱的少妇,李清照曾拥有美满的前半生.但是随着金人南下的铁蹄,李清照淹没在了国破家亡的历史中,丈夫的早逝,文物的丧失,到再嫁婚变的是非,李清照的后半生遭遇了数不清的劫难.莫道不 ...

  • 康震解读《李清照》第8集:再嫁婚变【视频 文字】

    从待字闺中的少女,到夫妻恩爱的少妇,李清照曾拥有美满的前半生.但是随着金人南下的铁蹄,李清照淹没在了国破家亡的历史中,丈夫的早逝,文物的丧失,到再嫁婚变的是非,李清照的后半生遭遇了数不清的劫难.莫道不 ...

  • 康震解读《李清照》第7集:颠沛流离

    统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

  • 康震解读《李清照》第6集:雪上加霜【视频 文字】

    统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

  • 康震解读《李清照》第4集:风波再起

    从待字闺中的少女,到夫妻恩爱的少妇,李清照曾拥有美满的前半生.但是随着金人南下的铁蹄,李清照淹没在了国破家亡的历史中,丈夫的早逝,文物的丧失,到再嫁婚变的是非,李清照的后半生遭遇了数不清的劫难.莫道不 ...

  • 康震解读《李清照》第3集:喜忧参半【视频 文字】

    统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

  • 康震解读《李清照》第2集:门当户对【视频 文字】

    统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统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

  • 【康震品读古诗词】学习第三十四天 34.康震解读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