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而书法则赋予文字以生命的活力,使之跃然纸上,翩跹起舞。书法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承载着中国人的风骨与意气,在历史上也涌现出众多书法大家,他们的作品时常是皇室、贵族争相追捧的对象。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殷商时期,流行于王室和贵族之间,主要用于占卜活动。自1899年首次在河南安阳发现甲骨文,直到今日的120多年时间里,已经发掘15余万片甲骨,发现5000多个甲骨文字,但只有1500多字得到破译。金文,又称钟鼎文,商周时期,会将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用作宗教祭祀的礼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铸造于西周时期的毛公鼎,鼎腹内铸有铭文近500字,是目前发现铭文最多的青铜器。前两种书法主要的特点在于载体,秦汉以后,文字在书体上开始发生变化,甲骨文和金文逐渐演变为接近现代字体的五种书体。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大篆是指金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主张“书同文”,命丞相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参考六国文字,创造出更加简化的“秦篆”,又称小篆,作为秦国的通用标准字体。
秦朝书法家程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至东汉时期,书法已经成为一种艺术,隶书的发展达到顶峰。
其中,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蔡邕,即才女蔡文姬之父,他创立了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飞白书字体。
三国曹魏政治家、书法家钟繇,继续将隶书转化为更为简化的楷书。楷书也叫正楷、正书、真书,楷是楷模之意,故楷书即为“书法的楷模”。楷,书讲求横平竖直,字体端正,就是现代汉字的书写正体字。盛唐时,楷书的代表人物颜真卿和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两人又与隋末唐初的欧阳询、元朝的赵孟頫合称“楷书四大家。”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解决了楷书书写速度过慢,以及草书难以辨认的问题。行书的鼻祖是东汉桓帝、灵帝时的书法家刘德升。至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将行书发扬光大,他所作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草书形成于汉朝,当时又称章草,是在隶书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相比于隶书其字形简省,书写更加简便。以草书闻名的书法家主要有唐朝的张旭和怀素,两人并称“草书二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