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志》| 王允传——大家对我的印象是个老头子,其实,我还在过儿童节呢!

这是《真.三国志》第 08 篇文章

今天来说王允


录制:兮颜

感谢兮颜的录制,声音真棒


王允,字子师,出身山西望族。王氏在当地声望很高,世代为官,影响也很大。王允小时候天资聪慧,而且非常好学,一直有匡扶社稷,不辱家风的志向。由于家庭条件不错,因此王允也就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文武双全。

在物质条件充沛的情况之下,王允非常注重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学习,而不是填报肚子后就只想着思淫欲。

由于出身的原因,王允在学习之余,也经常随着父辈一起出入官场,结识了很多士族名士。王允跟其他人不同,王允更喜欢跟下层人民接触,他觉得这样更贴近生活,体验生活,而且不容易掉进“空想主义”以及“理想主义”的大坑。一时之间,少年王允不仅在同辈中间脱颖而出,而且在整个山西也已经小有名气。

19岁那年,我在大学的校园里面风花雪月,而同年的王允,就已经被推举为郡吏。刚上任不久,王允就碰上了一个棘手的案件。话说在当地有一个叫赵津的小黄门,依仗着自己的主子是当时朝廷中的重臣,因此为所欲为,横行霸道。强抢民女的这类事估计也没少干,当地的百姓摄于淫威,敢怒而不敢言。

在王允得知此情况后,顿时一腔热血油然而生,恨不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不惊说道:天子犯法也与庶民同罪,更何况他还不是天子,如此为非作歹之徒,与其让他活着浪费空气,不如让他死了以后当肥料!

于是,赵津就被王允拖到东市给宰了,百姓得知此事后,无不拍手叫好。至于得罪了人的事,毕竟王氏的面子,大家总归要给一点的。

东汉时期,卖官鬻爵的现象很普遍,就连皇帝也亲自参与到了其中。王允有个老乡,叫路佛,别看此人叫佛,实际上境界差得远呢。此人大字不识一个,也没啥德行,但就是仗着家里有钱就任性,向太守王球行贿,买了个官当。而王球呢,也不是啥好货色,整个就一混球,见钱眼开,在看到明晃晃的真金白银之后,就给了路佛一个补吏的官职。

而王允,对这种肮脏的屁眼交易十分忿恨。

“我告诉大家,路佛的文凭是假的!他就一幼儿园毕业水准!”王允当众揭露了路佛的丑行。

“胡...胡...胡说,这文凭是真的,你看,有盖章呢!”路佛狡辩。

“那好,我问你,Sin X+Cos X=?”

“这个...这个...”路佛摸了摸脑袋,不知该如何是好。

“行,这个对你来说太难了,那就换一个简单的,Come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分别是什么?”

“哎呀,不要为难人家路佛啦,人家忘记了也情有可原嘛!毕竟大家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何必互相伤害呢?”太守王球企图为路佛开脱。

“王太守,你不说我还忘了,我还要控告你贪污腐败,徇私舞弊之罪!”

“这...我说王允你这小子,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啊,就算我卖官鬻爵,那又怎么了,大家都这么干,就连皇上也这么干,你有本事去告我呀,去呀去呀!”

“王太守,你过分了!”

“过分?我看过分的是你吧!来人,给我绑了关起来。”

王球恼羞成怒,利用手中权力,立即将王允捉拿起来,投入牢中,准备随时咔嚓掉。而刺史邓盛很早就听闻了王允的事迹,并且对他钦佩有加,当他得知王球要杀掉王允的消息后,立即亲自骑上快马,前往太守衙门,保释王允,并且请他做自己府中的别驾从事。王允很感激邓盛的救命之恩,同时也为邓盛的正义行为所感动,于是一心一意为邓盛效劳,任劳任怨,邓盛深感满意。在邓盛的提拔和宣扬下,王允的名声越来越大,为他日后步入朝廷做官奠定了基础。

后来,王允的名声越来越大,就引起了朝廷的注意。鉴于他的才能和表现,朝廷将他从地方上调到了中央,从此,王允的舞台越来越宽广。

时间的年轮驶进了184年,张角掀起了一场全民运动,也就是黄巾起义爆发。为了灭火,朝廷派王允为豫州刺史,并征聘孔融,荀爽等名士担任王允的从事,率领重兵讨伐黄巾军。

人生中的第一次大部分来讲都是痛苦的,尤其是第一次的真枪实战,别想歪了,我说的是打仗。王允第一次带兵打仗,就充分展现了他非同一般的文韬武略,将黄巾贼打得屁滚尿流。

之后,王允和皇甫嵩,朱隽(音同“俊”)共同受降数十万的黄巾贼,期间,细心的王允就找到了一段黄巾贼与中常侍张让的宾客之间的聊天记录。王允不惧权贵,第一时间就将其转发抄送给了灵帝。灵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于是灵帝叫来了张让,怒气冲冲地指责他的背叛。张让万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在皇上面前揭露自己,吓得连忙跪在了地上谢罪。但是,狡猾的张让哪敢承认这里通外敌的罪呀,他就是死活不肯承认,反而说是王允忌妒陷害他。灵帝原本就喜欢张让,也就被张让这花言巧语所骗过去了。

此后,张让对王允心怀忌恨,找了个借口将王允逮捕入狱了。但是没多久,就赶上了朝廷大赦,王允免罪释放,并且官复原职。张让不死心,后来又以另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王允治罪,王允再度入狱。

当时有人就劝告王允:你一个月内入狱两次,想都不用想,很明显就是张让跟你过不去。如今你是凶多吉少,性命堪忧,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俗话又说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如今,不如去跟张让求个情,道个歉,就说自己之前有眼不识泰山,求他放过自己。这样一来,说不定张让就不再给你小鞋穿了。

王允没有答应,之后,王允的下人也来看他,痛哭流涕,劝王允向张让认错赔罪,求他网开一面,被王允怒斥拒绝。

下属也很生气,觉得自己的好心被当做了驴肝肺,于是找来了一杯酒,对王允说:若你执意如此,不如把这杯毒酒喝了吧,也省得在监狱里面受尽屈辱。

王允接过了酒,将其洒在了地上,说:我是堂堂天子的属臣,天子赐我有罪,我就应该接受惩罚,哪有私自吞喝毒药,以死逃避法律制裁的道理?

由于王允的骨头很硬,张让又进一步渲染他所谓的罪行情节。

不久,王允的案子被提审,大家都清楚王允的为人与品质,都很焦急,担心张让公报私仇,一不小心就把王允弄死了。因此,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音同“魁”),司徒杨赐联名向皇帝上书,替王允求情:王允之前也立下了很多功劳,如今难道就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要定罪于他吗?如果皇上您这样,恐怕会有失公平,有负众望,百官会有所不服吧。

灵帝想想也在理,但中间张让又插了一脚,三公又再次联名上书,最终,王允被免罪释放。从监狱里面出来后,为了躲避张让的锋芒,王允就改名换姓,离开都城洛阳,辗转于河内、陈留之间。

不久灵帝归天,王允回京吊丧,此时的朝廷局面更加混乱,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士族派,对抗以蹇硕,张让为首的宦官派。

王允一到洛阳,就被何进所接见,为了感谢之前的救命之恩,王允就答应跟着何进混。但是没多久,何进就被张让等人骗进宫宰了,随后董卓进京,把持朝政。

在董卓当政的时候,王允就不再像之前那样直了,而是改变了一种委婉的方式。也许,之前的那场经历让王允也着实受到了惊吓,另一方面,当时的士族对于宦官的厌恶,可以说是深入到了骨髓里。

董卓进京之后,重重倒行逆施的手段,让王允觉察到董卓将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但是,王允自知实力有限,难以撼动董卓这个巨树,于是,表面上一味听任,甚至顺从董卓,让他放松对自己的戒备,实际上却在细心计划,周密布置。

演义上记载王允谎称自己生日聚会,把朝中众人召集在了一起,而后痛哭流涕,暗恨看着皇帝在董卓手上受罪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有了曹操名为献七星宝刀,实为暗杀董卓,不过计划失败了,曹操也就跑路了。其实这些都是演义所虚构的,为了增加戏剧性嘛。

就包括王允巧施连环计,用自家的歌女貂蝉同时献给吕布与董卓,让他们反目成仇的事,也是演义虚构的。不过,貂蝉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我想,貂蝉的影响在现代人心中,也很深远,因此,以后我会专门写《貂蝉传》。

董卓也希望自己能够拉拢到朝中的一些人心,因此看着王允人畜无害的样子,就很是喜欢,让他担任了司徒,于此,王允又叫王司徒。

在与董卓表面敷衍的同时,王允暗中积极组织和筹备反董卓的斗争。后来又策反了董卓义子吕布,之后借着皇帝生病初愈,大臣都要来表示祝贺的机会,将董卓给宰了。

历史上虽然没有貂蝉,但是吕布跟董卓的一个婢女私通确有其事。吕布生怕被董卓发现,所以才加入了王允这派,在送董卓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董卓死后,朝政落入了王允手中,面对群龙无首,董卓所带来的西凉军时,王允走错了一步,以至于最后一步错,步步错。

当时有人建议王允,让皇甫嵩去接管西凉军,毕竟皇甫嵩为人尚可,跟西凉军也有交情,但是王允却拒绝了。王允自己也左右为难,在如何安排和处理他的旧部时,反复无常,态度极不慎重。一方面想赦免那些西凉军,另一方面又说:本来,他们是没有罪的,只是身不由己,跟随董卓,所以不得已听从董卓差遣,犯了错误。现在如果给他们突然加上恶逆的罪名,而且特定赦免他们,恐怕反而使他们猜疑恐惧,心理承受不了,所以,赦免他们无罪不是使他们安心的上上之策,还不如让他们承受点惩罚。

王允又将之前顺从过董卓的大才子蔡邕给杀了,当时很多人都求情,但王允却视而不见,只是因为蔡邕在听到董卓的死讯后,说了一句惋惜的话。蔡邕一死,西凉军更加人心惶惶,最后在贾诩的建议下,董卓旧将李傕郭汜率领众人,杀回了长安。

吕布败走,王允卒。

在董卓死后,王允掌握朝政,或许他觉得,自己在除掉董卓的过程中已经是委曲求全,受了不少的内心煎熬,毕竟按照王允的生平来看,他不是一个虚伪,而是有话直说的人。鉴于此,他开始独断专行,产生了类似于“你们怎么就不懂我的苦心呢?”的心态与想法,故而犯下了错误。心理学大师可以分析一下此时的王允,这里不多做阐述。

另外,帝国最大权利的诱惑,或许真的可以扭曲一个人的心态,也许王允也膨胀了。谁站在这个位置上,都免不了被其影响,董卓如此,曹操也如此。

权利的最大影响,并不在于让好人变坏,而在于,它是一种力量,遇上本身黑暗的人,它就成了黑暗力量;遇上内心不坚定的人,会想尽办法让它成为一种黑暗力量;遇上君子,虽说它不能把它变成一个黑暗力量,但是也会让君子心力交瘁,因为君子为了不让自己走入黑暗,会对这股诱惑施以对抗的能量与精力,反而很多时候发挥失常,跌落谷底。

如果是那种世外高人,什么都不能改变他的那种人,那么问题来了,他难道不应该去隐居吗?

The end!

下期人物:董卓

在你印象中的董卓,究竟是什么样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敬请期待下期内容!


(0)

相关推荐

  • 大汉复兴的最后机会,毁在王允、吕布这对稀烂的组合上

    大汉复兴的最后机会,毁在王允.吕布这对稀烂的组合上 东汉王朝亡于220年曹丕篡汉称帝.但由于科普达人罗贯中的帮助,<三国演义>家喻户晓.中国老百姓估计没有人不知道,东汉从汉灵帝死后基本就被 ...

  • 三国时代身为边缘配角的一对父子,曾经打遍东北亚无敌手|文史宴

    燕破东胡 襄平初建 提起今日辽宁省的重要城市,人们大概首先会想到沈阳大连这两个,二者一个是辽宁省的省会.重要工业城市兼辽河平原地区的中心,一个则是辽东半岛南端的重要海港,是守卫渤海口的一尊大门.然而, ...

  • 相爱相杀不是说说而已,王司徒和诸葛亮真的渊源很深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王朗是东海人.实际上是东海郯城,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沂市郯城县人. 但本传又记载,"初,文帝分朗户邑,封一子列侯,朗乞封兄子详."王详事迹史传无载, ...

  • 如果董卓与吕布真正联手,十八路诸侯只是土鸡瓦狗?

    与其说董卓与吕布真正联手太强,不如说关东联军实在太弱. 都说"人生如戏",但许多真实情况却是戏还没走完,就迎来了毫无征兆的杀青.比如董卓,他从小当兵,靠军功努力到刺史,被召入洛阳后 ...

  •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为什么不跟随吕布?

    董卓被杀后,西凉军惊恐,诸将请求归附朝廷.表面上看,是王允不懂变通,坚决拒绝李傕郭汜请降,把他们逼到死路上,于是经过贾诩煽动,就叛乱起来.李傕郭汜是凉州人,吕布是并州人,大家根本不是一路.古代人地域排 ...

  • 《真·三国志·张嶷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227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张嶷 过年期间将之前的几个名将提前更掉了,因此编号会有些乱,明天开始就按照顺序更了. 张嶷,字伯岐,今四川南充人. 张嶷出身贫寒,但从小豁达 ...

  • 《真·三国志·吕蒙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93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吕蒙 吕蒙,字子明,今安徽人. 吕蒙年少时,南渡长江,投靠了姐夫邓当,当时,邓当是孙策的部下. 在吕蒙十五岁左右的时候,就偷偷地跟着邓当外出 ...

  • 《真·三国志·夏侯渊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78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夏侯渊 夏侯渊,字妙才,是西汉开国名将夏侯婴而后人,今安徽人,与曹操是老乡. 夏侯渊的妇人是曹操的妻妹,估计夏侯兄弟与曹操是很小就认识,&l ...

  • 《真·三国志·赵云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44 篇文章 今天来讲 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赵云,在中华文明圈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三国演义&g ...

  • 《真·三国志·黄忠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204 篇文章 今天来讲 黄忠 黄忠,字汉升,又有一说为字汉叔,今河南南阳人. 192年,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黄忠便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随从其侄刘磐驻军长沙. 1 ...

  • 《真·三国志·于禁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208 篇文章 今天来讲 于禁 于禁,字文则,今山东人.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于禁响应了鲍信的招募,开始了军旅生涯. 192年,鲍信迎接曹操为兖州牧,于禁与其同事 ...

  • 《真·三国志·关羽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75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关羽 关羽,本字长生,后来改字云长,今山西运城人. 关羽早年的时候,也不知什么原因.也不知犯了什么事儿逃离家乡,流落到了幽州涿郡.在这期间, ...

  • 《真·三国志 205:曹休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205 篇文章 今天来讲 曹休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曹休,字文烈,曹操的族子,曹 ...

  • 《真·三国志 145:秦宓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45 篇文章 今天来讲 秦宓 (原204黄忠)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秦宓,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