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出土汉字的印章比中国早两千年,竟被当做汉字源于西方的证据

文字,人类文明的一种载体,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汉字又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汉字美,美在形,其结构稳重端庄,处于一种相互平衡的状态,但又不死板。为了表现汉字的形美,中国人在其发展历程中还研究出了不同的字体来展现其魅力。

楷体方正,注重汉字的结构美;草书狂放,展现着汉字的洒脱。汉字美,美在意,平凡的事物在汉字所赋予的意境中就仿佛是获得了新的生命般鲜活起来。它们就像是一位位仙子,将平凡的事物用文字装饰起来,让其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风华绝代的美人儿,它们的奇妙之处,正在于此。

中国的汉字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感动,它们与我们相伴的岁月也可以从几千年前说起。严格算起来的话,汉字的历史要追溯到七千年前了,它们在时间和人力的改变下,几经变化,终于发展成今天的模样。然而,2004年土库曼斯坦的安诺遗址的一块印章的出土,引起了一场关于汉字起源的争议。

近百年来,不仅西方学者竭力鼓吹“中国文明西方传播论”,而且,一些中国学者也不负责任地说中国文明历史晚于西方。难道真的是这样吗?这枚印章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不过是一块普通的印章罢了,而它也不是在中国出土的,那么,它是怎么和中国扯上关系的呢?

这就要从印章上的文字符号说起了。

该枚印章出土于中亚的一个国家——安诺印章,但是,其上所刻的文字符号却与中亚地区所发现的文字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反倒是体现出了中国的感觉,它和中国的物品有多相像呢?如果你将这枚印章拿到中国,没有人会觉得这是在外国出土的,它上面所刻的文字十个人中会有九人觉得那就是中国文字。

关于这枚印章上的文字符号,国外的一些学者与国内的学者有着不同的意见。国外的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符号一定不是中国文字,他们有此结论的依据是时间点对不上。从中国的文字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文字最早的时候是出现在商代的,距今仅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这块印章则是在公元前2300年制造的,在时间上,汉字要晚了一千多年,所以,这并不是汉字。

还有一部分外国学者,比如安特生曾把该遗址出土的彩陶和仰韶彩陶做过比较,最终,则仅凭着这枚印章就轻率的做出了汉字源于西方的这一结论,这简直是荒唐至极。

发掘主持人、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Fredrik T.Hiebert博士认为,石上所刻就是早期文字。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石印”所刻并非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真文字,仅有这样一枚指甲盖大小的石头上的三四个刻符,不足以证明文字系统的存在。

关于这枚印章,中国的部分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在对印章上的文字进行解读后,得到两种结论,当然,这两种结论仅仅是针对文字内容的,并不涉及其他。有的学者认为,其内容是古人对日食的记录,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它的内容是关于皇帝的,这是玉玺。

文字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弄清楚它是来自哪个国家的,似乎是更加紧要。中国的学者自然是觉得这是自己国家的文字。而且,就中国文字的发展来看的话,其实也是有符合当时的历史时期的。在中国,关于造字那部分的传说就正处于公元前2300年。

时间上是没什么问题了,但是,文字的形态上又有了争议。中国所记载的最早的文字,是根据事物的形与特征来创造的,与其对应的事物很像,并不像现在这样工整,就连后来出土的甲骨文亦是如此。而这枚印章上的文字与其同时期的文字相比,太成熟了,任何一个研究中国文字的学者都不会想到这是与传说中的文字处于一个时期的产物。

甚至,一名研究中国汉文字的教授还说到:“如果不是出土情况,我会以为它是西汉时期的文字。”但是,梅博士则作了另外的解释。他说:“安诺印章迫使我们重新用一种根本不同的方式考虑中国文字的起源问题。”在他看来,如果这个印章的年代无误,也就是说它的确属于公元前2300年前的遗物,那么中亚甚至更西的文化对中国文字的起源可能产生了某种影响,这种影响远超出我们原来的想象。

关于这块印章的出处我们已经无法探寻,它在漫长的岁月中孤寂的沉睡在了地底下,一朝迎来光明,却也不曾想到会引起这样大的争论。而在人类探寻的历史中,也许我们耗尽几代人心血,花费几百年才研究出来的结论,也会在后来被推翻,然后,得出另一个结论,但是,没有人会觉得先前的努力是白费的。

就像这块印章,它打破了中国文字史研究界的平静,也可能会得到另一种全新的汉字发展结论,但是,我们就能说,以前学者的研究就白费了吗?不,当然不能。探索是无穷尽的,只要这个世界还在不断变化着前进,任何事物都会有不同的一面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