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黄坚白:最全的肝病论治秘籍

肝与人的精神情志、消化吸收、气血运行、水液代谢、性与生殖等息息相关,中医讲“百病从肝治”,但是肝病症状繁多,只有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才能使身体的将军之官保持雄风。黄坚白老大夫学识渊博,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在几十年行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于治疗肝病的疗效甚佳。
肝郁气滞
肝性喜条达,如郁怒伤肝,肝气不疏,则肝病及脾,脾失健运。症见两胁作痛,嗳气,矢气后舒。多有脘腹胀满、胸闷不适、便溏等症,以舌质如常、舌苔薄、脉弦为主,常以疏肝理气为法。方用:
(1)逍遥散加减(柴胡、白芍、白术、云苓、甘草、当归、生姜、薄荷)。
①湿重者方中常以苍术换白术;②内热心烦,失眠者加山栀、丹皮;③腹胀甚加木香、川朴、枳实;④胁痛重者选加玄胡、郁金、丹参、片姜黄;⑤口苦、咽干可选夏枯草(或夏枯草花)、板蓝根、黄芩、苦参;⑥逍遥散中柴胡与白芍用量一般为1∶2。
(2)柴平汤:用于肝气郁结不畅,脾运化受阻,肝郁脾滞较为突出者,如症见胁肋闷痛、口黏而干不欲饮、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证情较实,多用柴平汤(柴胡、党参、黄芩、甘草、半夏、生姜、红枣、苍术、川朴、陈皮)。
①如果胁痛重者加青皮、白芍;②腹胀甚加枳实、莱菔子;③湿重者加云苓、猪苓、薏苡仁。
肝郁化火
肝郁不畅,日久肝火内生,症见两胁发热而痛,烦躁,面红,目赤,口干渴,便干色淡黄,舌红苔黄,脉弦滑而数。常以疏肝清热之法,方用化肝煎(青陈皮、粉丹皮、黑山栀、白芍、贝母、泽泻)加味。
①口干苦甚重而不引饮者,选加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②口渴者加天花粉;③尿黄加滑石、川木通;④大便秘结加大黄。
肝郁血瘀
肝气郁结日久,则气滞血凝,症见面色黧黑,两胁刺痛,衄血,腹部癥积,舌边尖有瘀点,脉弦涩,常用活血通络之法。方用膈下逐瘀汤(当归、川芎、五灵脂、甘草、红花、桃仁、乌药、丹皮、白芍、枳壳、制香附),瘀血较重者有时用复元活血汤。
脾虚气滞
脾气不畅,运化失常。表现出嗳气、恶心、厌油、胃脘膨胀不适、纳少乏味等症。常用健脾理气之法,方用:
(1)枳实消痞汤(枳实、党参、白术、云苓、炙草、麦芽、半夏曲、川朴、干姜、黄连)或温胆汤合四君子汤(法夏、陈皮、云苓、甘草、竹茹、枳实、党参、白术)。
(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
脾滞湿阻
(1)脾气壅甚,湿滞内阻。症见口黏、呕恶、腹胀、肠鸣、便溏一日数行、腿酸身倦、舌苔白腻、脉弦滑,证实脉实者多用化湿运脾法。方用平胃散(苍术、川朴、陈皮、甘草)加味,兼热者常用芩、连、山栀之类。
(2)痰湿阻络。症见胁肋闷胀、头重眩晕、肢重难行者,以疏肝理气化痰为法。方用香附旋覆花汤(旋覆花、制香附、法夏、苏子、苡仁、陈皮、云苓)。
①如气滞重加枳实、莱菔子、木香、砂仁等;②如湿重加苡仁、滑石等;③如无热证则加桂、姜,以化寒湿;④苍术与川朴用量一般苍术重于川朴,苍术常用量二至三钱,最大用量八钱。用量大小以湿热程度辨别。
(3)痰热交阻。症见长期低热,兼有口干苦不欲饮、胁痛、腹胀、大便溏、溲黄、舌苔黄而黏腻、脉弦滑,用清热化湿之法。方用:①甘露消毒丹(蔻仁、藿香、茵陈、滑石、川木通、菖蒲、黄芩、连翘、贝母、射干、薄荷);②三仁汤(杏仁、蔻仁、薏苡仁、川朴、通草、半夏、滑石、竹叶)。
(4)湿热蒸腾。发黄者,除用茵陈蒿汤外,常用茯苓渗湿汤(茯苓、茵陈、青皮、陈皮、防己、栀子、黄芩、黄连、苍术、白术、猪苓)。
肝肾阴虚
肝脾久病,后天生化之源日衰,无助先天之本,致肾阴亏损,肝病日久,则形体消瘦,胁痛腹胀,腰酸腿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形瘦,苔净,脉细。用滋养肝肾之法。方用:
(1)滋水清肝饮(生地、山萸肉、怀山药、丹皮、泽泻、云苓、当归、白芍、柴胡、枣仁、栀子)。
(2)疏肝益肾汤(六味地黄汤加柴胡、白芍)。
(3)一贯煎加减(北沙参、麦冬、生地、当归、杞子、川楝子)。
(4)双补汤(党参、山药、云苓、莲子、芡实、补骨脂、肉苁蓉、山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
其 他
肝病患者,兼遇外感者,多见胃肠症,常用藿香正气散。肝病女患者有月经不调,经前服用调理月经药物。
黄老主张治病应每一证以一方为主酌情加减,特别是肝病临床见证错综复杂,故成方加减尤为重要,原则应以证定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