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低头玩手机真的使我们更孤独吗?

“我们是非常脆弱敏感的物种,时常感到孤独,同时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手机和社交网络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我们彼此连接,也能互相隐身……”

本文探讨的就是这种关系,手机真的使人性愈加漠然了吗?

如果你有足够耐心读完此文,请你投票告诉我们,你是如何看待这个令人纠结于心的问题的。

低下头,世界真的改变了吗?

新年、春节接踵而至,亲朋好友相聚一堂自然不在话下,可是不免让人担心的是,“世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即将应验在我们自己身上。

说到这里,许多人心中不免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亲友聚餐,每个人各自只顾玩手机,就算互相之间说话时也常常头也不抬;早晚高峰乘地铁、公交时,人人低头面朝手机,仿佛新时代的祷告;好友之间的联络,不再需要一周一通电话,手指尖“点赞”即可在屏幕上弹出新的友谊。

学者、专家、艺术家、普通人,甚至你我,都将此视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困境,“陌生而无边”的互联网社交拥有现实世界无法比拟的吸引力,以至于人们近乎“失控”,迷恋于此,直至选择淡漠现实的人生。

“当互联网时代迎面而来,学者们将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移民与五百多年前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相提并论。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目的——为了新的生活。”就连央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中都出现了如此“离经叛道”的论调。

没有人怀疑,一个伟大澎湃而来的新时代正在诞生,而互联网就是那个推动世界变天擎天魔掌。未来,每个人都将活在两个世界,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我低下头,用手机连接这个世界,那么我的究竟正变得更活跃,还是更冷漠?

全球艺术家的声讨

在当今世界上,已经有些人对于手机对人类社会的插足感到忍无可忍。

曾有媒体报道,一家三代一起吃饭,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一怒之下摔盘离席。

行为艺术家在武汉外滩上演了一场主题为“陪爸妈看春晚”的行为艺术表演,呼吁人们拒绝家庭冷漠,丢掉手机,陪家人看看电视,达到真正的陪伴和交流。

北京奥美为沈阳心理研究所创作的系列广告Phone Wall,在戛纳创意节户外类获得铜奖。广告的主题是:不要让手机,成为阻碍亲情的心墙!放下手机,给家人多一点关怀。

有人疾呼:低头族毁灭世界。虽然有点夸张,但想想也是,我们抱着手机在微博上抱怨社会越来越冷漠;我们窝在沙发里用手机跟朋友说好久不见——抬起头,你能做点儿什么呢?

低头族,忙着在互联网上与朋友分享,却在现实中沉默寡言......法国艺术家Jean Jullien用插画的形式揭露讽刺了现代人的这一系列通病。他觉得,其实自由的生活只要你放下手机就能获得,但你却无法克制自己。

概念艺术家、摄影师埃里克·皮克斯吉尔拍摄了一组系列图片“远离(Removed)”:让被拍照的人用手机摆Pose,然后把手机拿走再拍下照片,探索了人们即使在有别人在场时也会专注玩手机,这给人的社交和身体带来伤害。

法国20岁摄影师Antoine Geiger则创造了一系列诡异照片,将手机变成了《哈利波特》中的“摄魂怪”,吸食着人们的灵魂。

瑞典艺术家雅各布,在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马路上安置了几个交通标识牌,标识牌上是马路上的两个人低头玩手机的画面。他希望这样的标识牌能够使人们认识到马路上玩手机的危害性,进而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社交网络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

数月前,在美国的一所学校,老师因不满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没收了三台iPhone手机,并从三楼扔下,手机当场粉碎,老师以此教育学生,不要沉迷在手机世界,要睁眼看看眼前这个现实世界。

略带讽刺意味的是,“孤独制造者”微信的开启画面是一个男孩远眺母星,留下落寞背影。国内传统媒体不忘时时提醒大众:微信总用户数已经超越欧洲总人口,看似让人实时互联,却也让人更加孤单。

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雪莉·特尔克曾被誉为“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她是目前全球最著名的科技反思者之一。

“我们是非常脆弱敏感的物种,时常感到孤独,同时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社交网络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我们彼此连接,也能互相隐身……那种‘没人愿意听我倾诉’的感觉在我们与科技的关系里起了重要作用,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社交网络,因为上面有这么多自动生成的听众。”特尔克说。

特尔克认为,“人类之间的关系非常丰富,也很复杂, 且需要技巧和精力来处理。 我们现在可以用技术使它变简便。 在我们做这种简化时,一个很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我们为了便捷的联系而放弃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是自欺欺人,长此以往,我们似乎忘记了这一点,或者没有人在乎这一点了。”

于是,谁都希望做最好的自己,哪怕只是一场孤独地表演。这不免让人联想到微信朋友圈,我们难道真的在进行一场孤独的表演?

担忧是一种原始的恐惧

特尔克提出了一个更有趣的问题:人类为什么会感到“孤独”?或者说,是手机导致“孤独”,还是“孤独”导致人们无法放下手机?

人类进化心理学者给出了他们的解释:人类是群体性生活的最高物种,早在原始时代,人类就认识到建立联系对人的生存无比重要。例如,人类直到近代才发现表亲结婚可能降低生育质量,但人类却从数千年前就有意识地禁止兄妹联姻。为什么?正是因为人类逼迫自己与外族社交。部落对个人最重的惩罚往往不是处死,而是驱逐出部落,也即代表让此人“失联”。

今天不同了,院墙街道,山川大海,甚至国界洲际,都不再是束缚,在地球半径上充分链接的人们享受着兴趣伙伴的富足。人们享受连接的快乐。

学者段永朝认为:“人的孤独感和对科技发展的担忧,都源于对确定性和秩序的失去的恐惧。”

杞人忧天?

如果你相信明天永远比今天好,那么也许不会为了科技的发展而犯愁,人类社会的进步本就不需要杞人忧天。乐观的观点认为,大可不必斥责手机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传统感情,这是一种误导。智能手机从来没有试图毁灭过我们的生活。

更尖刻的一句话是:“美化已经逝去的时光是一件如此罗曼蒂克的事情,即便我们在过去也生活得并不如人意。”

如果有人想抹杀微博、微信、twitter等即时工具给人类带来的贡献,那么他们大可以关闭手机,试着做一个总是置身事外的现代鲁滨逊。新技术带来了新的沟通方式,从这点来看,这样很美,至少绝不是历史的倒退。

有时你更愿意与一个远方的老友通过手机视频聊天,而不是与一个火车邻座的陌生人聊天;又或是你愿意多花点时间刷刷微信,而不是与一个话不投机的朋友扯闲篇,人们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社交场景和方式。

与女朋友吵架时,你也许更应该发一条讨好的微信,而不是围着她唠唠叨叨;也许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使用手机沟通能更好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也许你今天的心情因为工作而低落,你最想做的不是聊天,而是想让微博上的八卦让你开心起来。

这张照片经常被解读为只有图中的老奶奶真正投入到了现场的氛围中,其他忙着照相与录影的人都顾此失彼。然而你觉得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嘛?难道老太太真的看上去更能体会到其中乐趣?

一些人使用社交软件的“恶习”使另外一些人愈加厌恶,以至于迁怒于手机和互联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食、旅游和孩子的照片充斥微信朋友圈,许多人对此大为感冒。

反驳者的观点是:科技发展并不是坏事,你看不惯别人使用手机的行为仅仅是因为对于自己缺乏自控能力感到愤怒。更糟糕的是,如果回望内心深处,你会发现自己就是见不得别人爱自己、享受生活、感受快乐。这是你有病,不关手机的事。

皮尤研究中心曾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得出以下结论:相比哪些不使用互联网的人,大多数上网并且使用社交媒体的人,其社交网络多样性程度要比不上网的人超出 20%。

互联网时代为我们带来那么多的可能,未来,也许一半人与自己的妻子第一次相遇会是在网上。这并不是天方夜谭,完全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几十年前这种照片也很常见,人们即便没有手机,也会在早班列车上读报纸,而不是相互攀谈。

所以别在拿出那些地铁、街头的“低头族”照片来批评了,人们在那些时刻不用手机来解解闷儿,还能干嘛,难道每个人都成为热爱搭讪的社交达人?

说一句公道话,过去十年中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连接人们让其彼此交流思想的贡献,比整个地球历史发展到现在做的都要多。

手机为平民百姓带来了一种曾经只属于第一世界人类的特权,你可以通过它交朋友、分享观点、学习新知,通过社交互动治愈感情创伤,从难以忍受的境况中寻得心灵庇护所;你还可以用手机开启新生活、找工作、玩游戏。这些人类所追求的幸福只要通过点击触屏就可以实现。

never alone,如果拥有手机可以让你感觉不那么孤独,这难道不是件好事吗?

结语:生活如梦

复杂而纠的长篇大论之后,无论你持有怎样的观点,互联网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还只是冰山一角。

在手机和微信们的魔力下,人们还没有摆脱对于未来的迷茫和现实的分裂。谷歌、苹果等公司致力于让科技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真实化。过往的岁月已经证明,成功的发明终将从人们的意识中消失。

今天呱呱坠地的孩子,将成为未来血统纯正的“数字原住民”,他们是在数字化时代长成的一代人,虚拟与现实的分界愈发模糊不清。

不如这样发问,童话故事是真的吗?不,他们是想象出来的故事——但真实的生活也不过是一种生活罢了,想象里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

(图片来自于网络)

欢迎交流:vane29@126.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