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倌

作者  赵红

        1976年3月我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插队的村子是半山区,村子坐落在燕山山脉南边的冀东平原上。
         3月份土地还没化冻,主要劳动是平整土地,往地里送粪,修水利挖大口井,都是为农业生产做准备。4月开始就要给小麦除草,浇地、施肥了。6月小麦成熟了就要开始收割,小麦收割期就十几天,收割的小麦要不分昼夜及时运到场院脱粒、晾晒、收仓。7月收完麦子就该种玉米,给棉花打叉捉虫了,三夏指的就是夏收、夏种、夏管。这些日子是农村一年中最累最忙的时期,麦收之后我们能暂短的休息几天。9、10份陆续开始摘棉花、收玉米、收花生,收豆子,收白薯。紧接着是翻地施肥,到秋分节气又开始种小麦,等小麦发芽浇过水,再把小麦用碌碡压倒了,地里的活就算告一段落。  10月11月山里的柿子熟了,每天就进山摘柿子,一筐装80斤重的柿子走三里山路背到山外。天气再冷的时候就上山挖树坑,偶尔队长也安排我们在生产队的仓库里剥花生仁。一直到春节我们就能放假回家了。
        春节过后队长跟我说,让我到生产队的鸡场养鸡。养鸡在农村可是好活。可能是我劳动表现好,吃苦耐劳,再就是鸡下蛋可没数,农民容易偷鸡蛋,我是知青,没有家偷鸡蛋的事能少点。我在城市长大,小时候养过一两只小鸡,就是养着玩。没有接触过几十只上百只鸡。我心里很高兴,知道养鸡比下地干活轻省多了。鸡场有40多只鸡,我就成了鸡倌。
        鸡场在村子主路的最南头路西,路东是场院和养猪场。正方的院子,三面是围墙,北面是三间北房,中间和西边的两间是通着的作为鸡舍,养着40多只鸡,东边一间放着饲料和鸡蛋,屋里的三分之二的是一个大土炕,炕头是个灶台,上面有口大铁锅。我用土坯在地上搭了一个两层的书架,买了几本养鸡的书,边干边学。每天早上五点钟我就到鸡场把院子扫的干干净净,鸡场的地面是用黄土铺垫的,泼上水,用碾子碾压的平整、瓷实。我扫地的时候,鸡舍里的鸡就跃跃欲试,噼里啪啦闹个不停,等我把鸡槽刷洗干净,添好饲料,在水盆里加好净水,打开鸡舍的门,关了一夜的鸡一哄而出。
        鸡舍里沿着墙用土坯砌的上下两层的方格是母鸡下蛋的鸡窝,里面铺着干麦草。母鸡下蛋不是老老实实的趴在草上,它们要用爪子不停的挠持,反复几遍才能安静下来,有时还会换到其他窝里,下蛋的母鸡不愿意被人打扰,脸憋的红红的,等鸡蛋从屁股里下出来,它还要捂一会,之后就咕咕哒咕咕哒骄傲的叫起来。鸡场的40多只鸡,都是前一年养的。只有2只公鸡其他是母鸡,母鸡正是下鸡场的40多只鸡,都是前一年养的。只有2只公鸡其他是母鸡,母鸡正是下蛋的时候,每天都能捡到一二十个鸡蛋。
        那时我养的鸡喂的是玉米、大麦、麦糠、豆饼、鱼粉和青菜,有的鸡连续两天下蛋歇一天,有的隔一天或隔两天下一个鸡蛋。连续两天都下鸡蛋的鸡就是高产鸡了。鸡下的蛋有大有小,老乡告诉我说鸡眼睛大的鸡下蛋就大,我觉得很奇怪,仔细观观察我养的一只纯黑色的鸡下的蛋特别大,它的眼睛真的也大。鸡蛋不是都能孵出小鸡,只有受精的卵才能孵化。公鸡会咬住母鸡的鸡冠踩在母鸡的背上进行交配。我们鸡场主要是为卖鸡蛋,所以公鸡太闹了,队长就会把他们卖掉。
        鸡到院子里活动,我该打扫鸡舍了,鸡睡觉是卧在架子上的,鸡舍里有两个用木头钉的四层架子,多数鸡是卧在上面睡觉。也有的鸡不上架,飞到鸡舍的房柁上睡。关了一夜的鸡拉的屎特别多,正常的鸡屎是灰色上面有点白,拉稀的鸡拉的屎什么颜色都有,加上一地鸡毛和麦秆早晨鸡舍的味道很难闻。我带上一顶军帽,把头发塞到帽子里,再带个口罩,线手套,用扫把把鸡舍扫的干干净净,鸡粪是好肥料,队里那几畦菜地施肥才用。我把鸡粪送到场院,顺便抱回干的麦秆,把鸡窝都垫好。等大家都拿着工具下地干活时,我上午的工作都干完了,接下来一整天就是再喂两次饲料,捡鸡蛋。
        鸡场的墙有两米高,上面插着酸枣枝,是防止鸡飞出去。可是还是有勇敢的鸡飞出去,因为外面有麦田,有小虫子。鸡是蓝色夜盲,天一黑鸡什么都看不见,要不然黄鼠狼抓鸡一抓一个准呢。所以天一擦黑,鸡就陆续回窝了。我要在天黑前到鸡场,把鸡轰回鸡舍,数一数看有没有没回来的鸡。不是每天就这么点活,鸡蛋攒到两铁桶就得挑着走三里地到公社收购站卖掉,奖励一些鱼粉,打个条子回来交个大队会计,他们怎么结算我不知道。
        鸡吃的玉米、大麦、豆饼、我要到场院的磨坊用电磨磨成面,电磨震动的特厉害,噪音也特大,扬起的尘土面粉全身都是。为了让鸡多下蛋,队里有块菜地,劈下的菜叶菜帮我都捡回来剁碎了给鸡吃,我还到麦地里抓蚂蚱,鸡可爱吃了。队长看我挺上心,鸡蛋越卖越多,挺高兴。就让猪场饲养员把刚生下来压死的小猪仔给我,让我剁碎了喂鸡,我胆子挺大的也不嫌脏,找个木板拿个破刀,连毛带皮哐哐哐的剁碎了给鸡吃。最厉害的一次是队里一只母马夜里下了一只马驹,饲养员没发现,小马的头让大马给踩了一个大窟窿。到第二天小马也没抢救过来。马可是生产队的宝贝,一上午队长都黑着脸,大伙儿都不敢出声,到下午队长叫我,指着小马说你剁碎了给鸡吃吧。小马驹有十几斤,我把它拖到鸡场门外,找电工借了把电工刀,从四肢划开,一点一点往下剥,看着它头上的大洞,大大的眼睛,心里挺不是滋味。我把这张小黑马皮放到猪圈的房顶上晒着,我也不知道它还有什么用。马肉分好几次喂鸡了。
        到了四月份队里买了200只小鸡,黄黄的绒毛、红红的小脚丫,黑黑的圆眼到了四月份队里买了200只小鸡,黄黄的绒毛、红红的小脚丫,黑黑的圆眼睛,肉色的小尖嘴、白色的小耳朵,你挤我我挤你,叽叽,叽叽叫个不停,看着挺好玩的。队长说小鸡怕冷,让我到场院拿点柴火把炕烧上,说完就走了。我用土坯砖把三分之二的土炕挡成四个方格,每个格里放50只小鸡,这样小鸡就不会因为冷相互挤压压死。之后我把自己在知情宿舍的床板、被子拉倒屋里放在炕的一头,锅里放上水点上柴火,屋里就有了热气。夜里不敢关灯,怕老鼠出来吃小鸡,小鸡会打喷嚏,打喷嚏的声音短急促,鸡的体温是40°,也会感冒发烧。白天我用心观察鸡的情况,用碎菜和玉米面拌在一起喂它们,给他们喝温水。老乡们进来看热闹,一看我不但给小鸡吃菜还给水喝,就大惊小怪的吓唬我说,小鸡不能吃凉的,一拉稀就死了。我是按照书上说的,不理睬它们。一个月后200只鸡活了180多只。和鸡在一个炕上睡了一个月,没白费。鸡的成活率60%就算高的了,我这是90%多,一下队里轰动了,当年我成了县里畜牧战线积极分子。大娘大妈们都夸我这丫头真行。
         一个月后天气一天天暖和了,小鸡长全翎了,脱下了黄色的绒毛长出了白色的羽毛,这批鸡不像原来的大鸡什么颜色都有,是当年推广的体型健壮的来航鸡,但中间也有弱点的,有只小鸡个头小,我就单独给它吃食,整天抱着它,很快它就和大家长的一样大了,最神奇的是我坐在台阶上一拍我的膝盖它鸡蹦到我的腿上,我一拍肩膀它就上肩膀,一拍头它就上我的头。它是只小母鸡,我盼着它长大下蛋。可是这只鸡得了大脑炎,头扭了180度,吃食都很困难,我每天把它抱过来脚朝上让它吃食,过了不久它死了。鸡场的死鸡都是给猪吃,我不愿意它死后还让猪咬,悄悄的把它埋在的鸡场外面的麦田里。养鸡最怕传染病,特别是鸡瘟,一死一大片。鸡瘟是空气传播,细菌会随着风向飘过来,所以一听说上风口瘟鸡了,我就不开鸡舍门,一关就是几天,这给喂食打扫卫生都带来困难,好在鸡瘟一般都是春季。
         鸡一天吃2两粮食,但你看到鸡总是不停的刨食找吃的,其实它在吃小石子,因为鸡没有牙,它要用石子帮助消化。夏天到了经常下雨,潮湿对于鸡的另一个伤害是鸡虱子,这是一种禽类的寄生虫,专门吸鸡的血,经常看到鸡梳理羽毛,就是在捉寄生虫。鸡虱子是白色的,有缝衣服的针孔大小,吸了血就是红色的。一天我打开鸡舍的门看到那只下蛋特别大的黑鸡躺在地上死了,脸惨白,我一看它周围密密麻麻都是鸡虱子,把鸡给拿死了。我准备把它埋掉,队里有个富农成份的老头看见了哀求我把死鸡给他,他要拿回家煮着吃,我看他挺可怜的,就把死鸡给他了,他谢我半天嘱咐我不要告诉别人。一天我从墙上拿下帽子戴在头上,觉得有小东西掉在脸上,把帽子摘下来一看,里面全是鸡虱子,恶心死了。赶紧回宿舍洗头发换衣服。
        这还不算恶心,一天早上我打开鸡舍门两只鸡躺在地上,身上都是血,肯定不是进了黄鼠狼,窗户挺严实的。再一看墙边有个大洞,是老鼠干的。我们是山区盖房的材料是就地取材,用红砖只砌成框架,外面是石头,里面是土坯,所以老鼠很容易盗洞。我用石头把老鼠洞堵上,心里也不踏实,果然第二天盗洞旁边又开了一个大洞。五只吱吱乱叫粉色的小老鼠正乱爬呢,我紧闭着嘴,拿起铁锹狠狠的扎下去,五只老鼠被扎死了,我赶紧把死老鼠撮走,不然鸡就会上啄,我可不想让我的鸡吃老鼠。
        鸡有一种毛病叫恶食癖,就是一只鸡啄一个东西其他鸡都会跟着啄,鸡场有只大白鸡,特别能飞,每天独自飞到墙外找活食,晚上再从墙外飞回来。它老吃活食,越来越胖,一天它落地时把大腿戳了,后几天总是一瘸一拐,我抱起来一看长了一个鸡蛋大的血包,眼看着也没办法治,一天下午我一进鸡场就看见一群鸡围着它啄它的伤口,已经啄出一个大坑,它已经死了,那些血肉都被同类吃了。
        养了快两年鸡,鸡场的鸡蛋我一个都没吃过,一个原因是我不动公家的东西,再一个我也不缺,当时用七两粮票就能换一斤鸡蛋。到了秋天,县里推广新型养猪的方法,队长挑了三个年轻的女社员加上我组成小组,专门进行快速育肥法养猪,就这样我从鸡倌改为猪倌了。
2019/2/19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