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语文老师,家长最放心 | 郝春瑶的故事
郝春瑶
哈尔滨教师
一个童心未泯、多愁善感、温柔娴静的女教师,来自哈尔滨市呼兰区清华优才教育中心。她的故乡呼兰可是赫赫有名。100年前,著名作家萧红曾在这里学习并成长,最终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作《呼兰河传》。呼兰是一块宝地,良好的文化环境养育了一代代勤劳的呼兰人。从小受到良好文化熏陶的郝春瑶,就有着多方面才艺,尤其是写作和绘画,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致力于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传给自己的学生们。
一堂作文课专访郝春瑶
口述:郝春瑶
执笔:颜 语
统筹:向右看齐
01-郝春瑶自述:文学的种子从小种下
说起对文学的爱好,应该是在小学五六年级。当时我的班主任李老师很重视在语文方面的培养,尤其在字的书写方面。在这段时期我还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白某,我们私下成立了文学社。其实那时也不知道什么是文学社,就是几个好朋友在一起看书。1990年开始掀起了汪国真的浪潮,白某很喜欢汪国真,于是我也跟着读,其实那时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只是觉得文字很美,像有旋律一样,就这样在小学阶段培养了阅读的兴趣,沉淀了一些感悟。
读小学时,《新白娘子传奇》正在火热播出,我和同学最喜欢的游戏就是扮演剧中各个角色,演绎心中的经典片段。每次我都演白素贞。由赵雅芝扮演的白素贞在我心中是那样的高贵典雅、知书达理。也许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喜欢上了古代的服饰,古代的装扮;也许就是从那一刻起在心中埋下了喜欢历史的种子。对文学和历史的喜爱在小学阶段已种下了种子,当它萌芽时就是我写小说的开始——当然,对构思小说已在初中。
初中期间,我第一次在87版的《红楼梦》中知道林黛玉,她在我心中就是不可逾越的经典!喜欢林黛玉也许是因为我们有某些共通之处吧。“感时花溅泪,落叶也伤情”。喜欢林黛玉的诗词风格:“借得梨蕊三分白,偷得梅花一缕魂。”尤其那句“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更将我对她的喜爱推上了顶点,那种凄婉哀伤触动了多愁善感的我。心思细腻而又多有感慨,让我在写作中有了灵感。
三年一晃而过,进入高中我遇到了祖老师,当时她已经50多岁了,身体微胖。我很感谢祖老师。我的性格是内向而不善言辞的,我就将我所有的思绪都写出来(当时祖老师要求我们写周记),每一次祖老师都认真的批改,在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老师对我的关注。于是我更加认真地写,写片段,写感悟,写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和反思。每一次我的作文都是全班的范文。还记得那篇《何其芳<雨前>赏析》,当我读完后班级里响起了掌声……直到现在我还留着这篇作文和周记本,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到了大学,图书馆便成了我经常去的地方。在那里我开始读有关历史的书籍,我最喜欢宋朝的历史,只因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在大学期间对历史资料的阅读,让我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有了大致的了解。看到汉武帝时期,每每读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便有种自豪感;读到烽火戏诸侯时只能无奈一笑。
由于对历史的喜爱又延伸到诗词,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我就这样沉浸在诗词的美妙中。
大学期间,我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国画学习中,更让我对中国的韵律美有了更深的体会。或素纸浓墨或色彩艳丽,或白描或写意,让我体会到了意境美。
现在想想无论是汪国真的诗歌、金庸的小说、历史书籍、诗词歌赋还是国画,都对我有了深深的影响,都给我的人生、文学写作、教学思路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影响一代人。所以现在的我,想给孩子们写点东西,想让孩子们得到一些启示。也许是这几年的教学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多了,也许对孩子关注的更多了,也许因为我也有了孩子,所以我也找回了那颗童心。我始终想以孩子的视角、妈妈的感悟写一些有关儿童文学的作品,也在朝这样的方向努力着。
大学毕业后从迷茫走向坚定。先做了两年民办教师,后来为了生计跳出了教育行列——但那段期间我并不快乐,因为没有知音。我的小说,我的诗歌,我的散文,我讲述的历史没有人懂得,我是一个孤独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苦闷又有谁能够理解呢?也许经历了黑暗才能狂热地追求光明吧!于是,几年前我又重新回到教育的行列。我变成了一颗竹笋,因为有了懂得,有了认同,我开始节节攀升。
在去年《轻音》举办的征文活动中,我的短篇小说《不得不吃》获得人气奖三等奖,我想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我得到了校领导和同事的认可,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我得到了快速的成长。
02:郝春瑶老师的作文之道
许多学生反映作文不好写,写作文很烦人。这样的状况在郝老师这里如何呢?她说:“这个问题首先让我想到了孔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对文学的热爱正是源于兴趣。那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写作呢?当然就是引起她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因此,在课堂上我会给学生们讲历史故事,讲古诗词,讲四大名著,通过这些来渗透写作技巧,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些方式。我也会举办征文比赛,触动孩子的参与性从而开始喜欢上作文。”
围绕兴趣展开思路,首先培养孩子对作文的兴趣,是方法中的方法,这一点是令人赞赏的。面对作文的话题,郝老师显得很振奋,她说:“作文的写作首先是一个模仿到再创造的过程。模仿的途径就是大量阅读和背诵。阅读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素材、能够让孩子有更深的感悟,从而在立意、结构、用词等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背诵是培养语言素质的重要途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将背的知识、语境运用在作文中。再创是一个最重要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输出的过程,那怎样能够再创造呢?再创造的根本就是观察与思考。”
现在的学生会观察和思考吗?郝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善于观察也不善于思考,如果你问他们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说不知道了,或者模式化地告诉你树绿了,可是他们却没有观察到树枝上才刚刚长出叶苞,小草还没有破土而出。当进入模式后便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言了。你的观察就是你作文升格的途径。除了观察还有思考,思考什么呢?三四年级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推敲作者的语言、用词,五六年级则要加上人生的感悟。勤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视野和见解,你的作文才会有张力。”
我忽然明白:从兴趣的引导,到促使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才能将学生领进作文之门。这样的理念,也让郝老师的课堂很有生趣,同学们十分喜欢!在她的课堂上,同学们会首先在她的引导下去审题,去确立中心,然后分清主次以及如何选材,然后放手让孩子们去写,而她会将重点放在修改上。
“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这也是一堂作文课一贯的理念,我不由得很振奋,只听郝老师继续说:“一篇好作文是经过无数次修改才能成型的。正如《红楼梦》经历了十年的修改才成为不朽之作。我会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层次,不同感悟,不同视角逐一的辅导如何修改作文。”
03:遇见好老师真是一生幸运
我在内心涌起一股感佩,孩子们遇到郝老师,真是一种幸运。她对提高作文成绩方面也很有办法,具体说就是阅读、背诵、观察、思考、练习等一整套的过程。就作文教学而言,共性问题是千篇一律,进入思维定势。难点是如何启发个性思维。那么如何启发个性思维这就又回到了作文的本质,那就是观察、思考、感悟、情感。所以郝老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感受能力来表达真情实感。
正是有了这样的系统方法和分解之道,郝老师的课堂从不枯燥,同学们总是充满学习的热情,大部分孩子都说作文课上的时间过得很快。我想,这种感觉正是融入学习的良好状态,而营造出这样的状态,既需要普通意义上的认真和负责,也需要组织才干和知识才华,而这些正是郝春瑶老师所具备的。我想,家长能将孩子交给这样的语文老师,一定是最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