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见桥村桥口集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我的家乡利见桥(现柳舒村),坐落在博兴麻大湖畔的东侧,村名取自横跨村中间乌河上的石桥。

石桥始建于明朝末年,名曰“利见桥”。石桥南北走向,三孔,中间一孔能行对槽。桥长20米左右,宽6米左右,两边有用青石垒成的半米高的石栏。因早年桥西侧建有船运码头,经常有船家上岸在桥上买卖吃的、用的,久而久之成为集市。利见桥村里村外河沟纵横交错,鱼虾蟹等水产丰饶,村人晚上捕捞,第二天早晨到利见桥上交易。船家和三里五村的人们早起赶集,买回活蹦乱跳的鱼虾蟹等,不耽误回家做早饭,后来就演变成了早集。因集市设在石桥上,故人们称其为桥口集。

后来,赶集的人不断增多,集市逐渐以利见桥为中心,摊位自桥南、北两端沿乌河向东、西延伸。因为每天早晨天放亮前开始赶集,太阳冒头散集,故又称为早集、夜猫子集、露水集等,但人们最习惯的称谓还是桥口集。

利见桥的桥口集规模很大。因为每天早晨都有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早年集市很少,以致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赶集。赶集的人越来越多,集市越来越大,桥口集也随之名扬四方。其实,桥口集越赶越大也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利见桥人的维护。大凡到外地赶集的人,最怕的是当地人欺行霸市,还有令人讨厌的小偷,这种现象在利见桥的桥口集是没有的。因为利见桥人都自发地维持集市秩序,维护利见桥人的形象。偶尔有客商同顾客发生争执,村人都纷纷上前劝解,自古至今从没在桥口集上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赶闲集”是利见桥人生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村人不论买不买东西,大都早起到集市溜达一圈儿,还不会耽误任何事情。桥口集上没有偷盗现象,是因为一双双“赶闲集”的眼睛帮助赶集的人看护着财物。

我头一回赶桥口集是7岁那年。为了给我上学筹钱交学费、书费和学习用品,母亲从一个小罐子里拿出攒了多时的10个鸡蛋,盛到一个瓢子里,让我端着去桥口集卖。母亲嘱咐我10个鸡蛋要价六毛五,给五毛五就卖。因为桥口集的风气很好,自古童叟无欺,因此母亲很放心地让我去卖鸡蛋,只是叮嘱不要摔跟头打破鸡蛋。卖鸡蛋的都在桥北端的东侧,我放下不久,一个中年男子蹲下身,拿起瓢子中的鸡蛋看了看,问我多少钱。我实话实说:“俺娘说这10个鸡蛋要六毛五,给五毛五就卖”。

中年男子笑了,说:“你的鸡蛋很小,不值六毛五,看你是个孩子,我给你六毛钱吧。”

“俺娘说,少了五毛五不卖。”我有些着急地说。

中年男子笑着说:“孩子,六毛比五毛五多五分钱。”

我似信非信,这时几个赶闲集的替我做主,10个鸡蛋六毛钱卖给了中年男子。

回到家后,我怯怯地把在手里攥得皱巴巴的六毛钱递给母亲,说:"我要五毛五,那个人给六毛,我不卖,几个赶集的人给做主卖了。”

母亲用手点着我的额头说:“六毛比五毛五多,你上了学就学会算账了。”

我正儿八经赶集卖东西是十二三岁的时候。那时,生产队分的粮食不够吃半年,家家户户都想办法填饱肚子。受村里桥口集的熏陶,人们大都沾染点"商”气,人人都想法挣吃的。我父亲看到很多人家的男人买羊、杀羊卖羊肉,运气好的时候杀一只羊能挣3至5元钱,另外还落下羊骨头和煮羊下货的肉汤喝。父亲考虑再三,跟生产队借了30元钱做本钱,也去赶集买羊、杀羊。父亲眼疾多年,视力很弱,天不亮去卖羊肉,点着灯笼也看不见秤上的星。更何况那时杀羊卖羊肉是投机倒把,公社的工商管理员会随时到集市抓现行。抓到谁,就把谁的羊肉、羊下货等全部没收。为此,人们在卖羊肉的同时,还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有风吹草动,挎起盛肉的筐子就跑。卖羊肉的货摊摆在利见桥北端向东的河崖上,位置处在柳白村。柳白村只有一条沿河的东西大街,但大街北侧到处都是网状的小胡同,而且条条胡同相通,没有一条死胡同。因为我们柳舒村是公社驻地,公社的工商管理员就住在我村。赶闲集的人们像义务流动哨,一看到那位管理员来到集市,就大声喊:“王兆新来了”(管理员名叫王兆新)。喊声接力迅速传到卖羊肉的摊位,人们随手挎起筐子就向柳白村的小胡同跑,直到传来“王兆新走了”的信息后才回来。我父亲两眼看不清路,遇到类似的紧急情况根本跑不了。因此,卖羊肉的担子就落在了我身上。

类似猫捉老鼠的游戏我经历过好多次,因为那位管理员深知人们被迫不得已才“投机倒把”,又同我村的人们认识,所以只是隔三差五地到桥口集上吓唬吓唬,从没听说过他真正抓到谁并没收了谁的羊肉。

我最后一次赶桥口集卖东西,是1974年8月。

那年夏末时节,穿过我村的几条河河水暴涨,导致发生了涝灾。一个月后大水退去,队长安排我们在场院东边的地里拾掇淹死的棒子(玉米)秸。休息时,从小喜欢拿鱼的我,凭经验发现旁边的船道(连接村北乌河跟村南小南河的一条南北走向的河)里有鱼。下午散工(收工)后,我从家里扛出抬网,叫了一块干活儿的两个伙伴儿一起去抬鱼。几网下去,小有收获。时间不长,我们就抬到了一条大鱼。当时以为圈到网里的是一截木头,等拉到了水边时,我才看清是一条大鱼。就在大鱼撞破渔网逃跑的同时,我扔下网杆扑过去,把渔网和大鱼一起抱在了怀中,并迅速跑上河岸。大鱼是一条草鱼,重达15.3斤,在我拿鱼十多年的生涯中,第一次见到和拿到这么大的鱼。我把鱼抱回家后,找出一条麻绳,把麻绳从鱼嘴穿过鱼鳃拴起来,又把它养在我家东侧的藕湾(荷塘)中。第二天早晨,我们三人早起抱了大鱼去桥口集卖。鱼市在桥北端向西的乌河北岸,我们就把鱼养在乌河河边,三人分头在鱼市问赶集买鱼的人买不买水中那条大鱼,5角钱一斤,15.3斤卖7.5元。人们好奇地围在河边看,赶桥口集买鱼的人很多,但根本没人舍得花7.5元钱去买一条大鱼吃。我们卖了3早晨没人买,第3天中午,大鱼被我们生产队买去招待了前来生产队木工组订货的客户。客户吃得高兴,饭后签了一笔大单。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乌河干涸断流,河道被填平后盖起了房屋,利见桥也因阻碍交通被拆除,原桥址修了宽阔的柏油公路。但集市仍在,自拆除了石桥后,集市就迁到了我们柳舒村中间的东西大街上。

现在集市依然兴盛,那淳朴的民风仍然保持,自西向东近1华里的“桥口集”上,货物琳琅满目,五花八门。虽然早集迁了地方,也没有早年赶集的那座石桥了,但人们仍然习惯地称现在的早集为“桥口集”。

作者:舒立臣,山东博兴利见桥人。退休干部,大本学历,正高级职称。中国民协会员,省民协理事,原市民协副主席。先后在全国性、省、市专业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故事、报告文学、人物通讯、戏剧、小品、曲艺、评论等15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作品集、故事集4本,主编专著、故事集3部(本)。获国家级、省、市政府部门、专业团体一、二、三等奖近三十次。

(0)

相关推荐

  • 夜钓者

    晚上约八点,我走在乡间小道上,在一座桥上遇到两个夜钓者.他们是一位青年,一位老者,都穿着短裤,趿着拖鞋.两支鱼竿被支在桥栏杆上,长长的钓丝钻进夜的黑洞,另一头落在视线所不及的深水里.黑夜让一切变得幽深 ...

  • 太原上兰村集市,猪肉23,鸡蛋6块半,听小姐姐讲水果怎么样?

    小姐姐称完水果直接抹零,客户:下次还来

  • 土桥镇宽量村钢口店水库

    钢口店水库位于土桥镇宽量村.从土桥墟经过土桥中学.西家垅.司徒良小学,然后沿着县背方向往左手边笔直的通村公路一直走就可以看到写着"汝城县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土桥供水厂"标志的房屋建筑. ...

  • 精彩回顾|汝城土桥村、迳口村舞香火龙的盛况!

    2020年5月13日的阴历四月二十,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日子.在华灯初放的汝城土桥村.迳口村祠堂前,举行了最隆重的点香火龙仪式.在村民们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已点燃了的香火龙开始舞动游走了.它那耀武扬威的 ...

  • 土桥镇迳口村|菊花爆满园…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早就知道汝城南洞.大坪有菊花基地.在2020年这个深秋的美丽季节,每天看到刷爆朋友圈菊花爆满园的画面,就得知在土桥迳口村也有这样一大片的菊花基地. 带着一种对菊花的钟 ...

  • 汝城祠堂|土桥镇迳口村祠堂

    编者语: 土桥镇迳口村离县城不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这里有保存得很好的祠堂.祠堂与祠堂之间的位置相隔不远.当小编在平台分享出来后,受到了喜欢拍摄汝城祠堂桂东网友飞雪连天的好奇与关注. 平台粉丝山里 ...

  • 见物述史|一个梦·一生情——记竖新镇仙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管仕忠

    陈宇雯 (口述人:竖新镇文广站工作人员) 以上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95年,一看到这张照片,我们的脑海里仿佛立马就能浮现"贫穷.闭塞.落后"这些的形容词:而第二张照片拍摄于 ...

  • 土桥镇迳口村横洞水库|2张图见证它的美

    横洞水库位于土桥镇迳口村的后山处,往县城到暖水田庄白泥坳南洞路线的方向,在水口村附近可以看到路旁竖有一块相当大并醒目的路牌"横洞水库渔庄",一直顺着农用机耕路往里走就是. 大约走2 ...

  • 【林氏字辈】1897-四川遂宁蓬溪群利镇杨家桥村

    本网(平台)致力于林氏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在古人墓志铭.族谱谱序.人物事迹和古籍整理等方面得到了全国各地宗亲和他姓文史爱好者的支持.帮助和认可,有效地推动了林氏文史研究的学术化和规范化. [林 ...

  • 利见桥记忆:老屋 古桥

    上世纪80年代,父亲耗尽了他的全部积蓄,沿着当时村子里最为繁华的老街,在陡峭的乌河北岸边上打桩围堰,从远离村子十几里的地方用骡马车运土筑基,建起了四间南北通透的红砖瓦房. 房子的南面,父亲安装了一个探 ...

  • 麻大湖畔利见桥

    利见桥,现名柳舒村,位于博兴县城南的湖滨镇.北距县城7.5公里,西倚张东铁路,东望205国道. 柳舒村碑 据村中<舒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舒氏祖自河北枣强徙此定居,取村名舒家庄科.后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