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灯光好读书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一灯如豆,灯光在空荡荡的屋里摇曳着。

灯下一个埋头看书的身影,时不时搓搓冻得发红的双手,桌子上的书被一页一页翻过。他身上紧裹着一件破旧的棉大衣,双脚不停地颤动着。窗外凛冽的寒风呼啸着,从门缝往里挤,屋里冷极了。

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场景了。

现在,条件的确是好了。各式电灯应运而生。静谧的夜晚,落地灯下,坐在藤椅上悠闲地品一盏香茶、一杯红酒,或者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上上网、玩玩手机,很是惬意。明亮的灯光很适合读书做学问,但是读书的人原来越少了。

每每回想起过去读书时的情景,心里时常自责和不安。岁月消磨了青春,也消磨了那颗进取之心,激情澎湃的年代久远了。我很怀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学读书时的灯光。细心咀嚼没有电灯的那段岁月,一股柔情会油然而生。

那时白天上学读书固然很美好,晚上读书也别有一番情趣,这是现在的孩子所不曾经历过的。唐代颜真卿在《劝学》里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很早的时候就看过匡衡凿壁借光和囊萤映雪的连环画小人书,那时不懂深意,只知道说的是古人刻苦读书。

从记事起,就记得家里用的是煤油灯。一个玻璃的灯座上燃一根灯芯,昏黄的火苗轻轻跳跃着,大人们在灯下做着各种活计。那时,父亲是队里的会计,晚上常常在灯下算账、计工分,母亲便在一旁纳鞋底,我就在和父亲对着的一面看小人书或者做算术题。上小学的时候,作业不是很多,大多白天都能做完。受父亲的影响,我算题很快,每晚上总是让父亲给我在本子上出好几道题,我会很快地算出来。为了算账方便,后来队里给买了一盏带玻璃罩的泡子灯,比原来的灯明亮多了,我更是喜欢得不得了。父亲还把一张白纸中间弄个洞罩在玻璃罩上,于是灯下更明亮了许多。父亲一边打算盘,一边在账本上写着什么,我也在一边写写画画。夜是那样的安详。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晚上是要上晚自习的。晚饭过后,同学们陆续来到班里,于是一盏盏小油灯就亮了起来。

小油灯多是自制的,五花八门,墨水瓶做的居多。每人一盏,点点的灯光下大家静静地看书、做题,教室里弥漫着一股煤油燃烧的气味儿。同桌两人互相听写,互相检查背诵课文,偶尔也有打闹说笑的。每个教室都是这样的情景。教室里点点灯火,使人感觉是那样温馨。老师们办公用的泡子灯很明亮,老师在灯下很认真地批改作业,还时常叫我们去当面辅导。

四年级的时候,条件改善了,班里通过同学们勤工俭学有了班费,我们用上了泡子灯。冬日的晚上,我们四个人一组围坐在一盏灯下开始学习。教室的窗户是用塑料薄膜封住的,我们能听到窗外呼呼的风声,但是我们谁也没有觉得冷,有时候会把手放在灯罩上烤一烤,暖一暖,然后继续写字,那情景感觉真的挺好。就是在那样的灯光下,我背过了《飞夺泸定桥》等课文,还背诵了《常用成语三千条》(当然没有全部背过)等。

那时的课外书几乎没有,最多的就是小人书,大家爱不释手,互相交换着看,有的同学晚上悄悄地看,被老师发现就没收了,于是我便回家看。还是那盏油灯,不知陪伴我了多少个夜晚。除了看小人书,我还借来高年级的课本自己看,后来我开始读小说了,先后读过《水晶洞》《西流水的孩子们》《敌后武工队》等,受到了很多教益。对文学之爱,也许就是在那时候启蒙的吧。

那时候正值家里盖房子,因为自己懂些事了,就帮家里做了很多活,学习也受到了影响。我们一家借住在村里的戏台上,屋里很乱,晚上学习就成了困难。也许还有别的原因,以至于年终统考的时候我在班里考了第四名,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当时我难受了好一阵子。我是很要强的,一向在班里考第一,被三个女生超过了,心里那个委屈啊,也许是虚荣心太强了吧。现在想来,有些好笑。

五年级的时候,班里就有同学辍学了,我感到很惋惜。晚上上自习的时候,我们用上了汽灯。可能是学校照顾我们毕业班吧,汽灯是很明亮的,大家非常欢喜。我的学习自然也格外努力。我和另外一个同学负责为班里点汽灯,也是一个技术活,尤其是换灯罩,得小心翼翼的。换好灯罩,打足了气,点燃了挂在教室中央的高处,于是教室里就亮堂起来,大家学习自然也用心了许多。我受老师之托,晚上带领大家上自习,还经常给同学们讲题,我记得给大家讲过“的、地、得”和“着、了、过”的用法。

晚自习放学后,我因为离家很近,于是还会留在教室里继续学习一阵子。我又点起自己的小油灯,开始埋头苦读。

作为农村孩子,饱尝了生活和劳动的艰辛。那时候要是跳出农门是很不容易的,一般就是通过好好读书考上学,或者是入伍参军提干两条出路。“自古寒门出贵子”这话也是一个很好的见证。俗话说,“近朱者赤”,我受到了周围邻居的耳濡目染。

西邻兆水那时候上高中了,家里真的很清苦,往往连咸菜也吃不上,为此母亲曾多次接济过他。他在家的时候,每每读书都到深夜,昏暗的油灯熬白了他很多头发,有时候晚上去他家里串门,他总是在灯下苦读。他极其迷恋数学,很崇拜华罗庚和陈景润,以至于严重偏科而高考落第。即使如此,他还是义无返顾地钻研数学,为此他父母时常唉声叹气,村里人也都说他是“书呆子”。别的不说,他那好学的精神的确深深感动了我,也影响了我。

北邻王敏哥家两个孩子都上高中了,学习也是极其刻苦,我每次去他们家里玩,兄弟二人都是在很刻苦地学习。尤其是冬天,屋子里没有火炉,非常清冷,煤油灯下,他们依然都在苦读。村人们对王敏哥说:“这俩小子都不小了,能给你挣工分了,还让他们念个啥劲啊?”尽管如此,王敏哥不为村人的话语而动,仍然默默支撑着让孩子读书。几经努力,在村人羡慕的目光里,兄弟二人都考上了高中中专,一时成为村里的佳话。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自然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小学毕业的时候,我的成绩据说是全镇第一,家里人为此也是很高兴。后来上初中了,我对学习信心更足。每当夜晚沉寂下来,我便会在灯下埋头看书、做题。

那时候学习资料很稀罕,除了课本,别的很少。有一位同学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本《初中地理历史复习题解》,成为班里的热点,大家竞相借着看。不知什么原因,那位同学不肯借给我。为此,下了晚自习大家都走了的时候,我便悄悄留下来,找到那位同学的课桌看看那书还在不在,只要书在我就会欣喜若狂,于是连忙拿着书回家看,生怕被人夺走了似的。在灯下,我除了看,还会认真地摘抄,现在记起来的有《祖国之最》什么的,经常会熬到很晚。第二天还要早起,到学校把书悄悄给人家放回去,有种“做贼”的感觉。看来“书非借不能读也”这话也是有来头的。如是几次,那本书上的题后来我都抄完了。

中考那年的冬天,我时常自己在学校学到很晚,大量的《中学生数理化》《中考试题选》见证了我的点点滴滴。小油灯下,我的眼睛慢慢地开始近视了。现在看来,那时的我很能坚守,也很执着。

“梅花香自苦寒来”。后来我考取了师范,为父母争了口气。我自己如愿以偿走出了农门,也许是为此,自己的人生轨迹才发生了改变。

星移斗转,物是人非。岁月悄然而逝,过往的时光在不断沉淀。那小油灯昏黄的灯光已经成为风干了的记忆,存在心底,使我常常想起,挥之不去。

作者:王祖山,山东邹平人,邹平魏桥实验学校教师。邹平县诗词学会会员,有多篇散文、诗歌在邹平人民广播电台发表,散文《三月春早》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文学之窗》栏目发表。

(0)

相关推荐

  • 朱成玉 | 活着的灯光

    活着的灯光   ◎ 朱成玉   我曾经纠结于一个问题,一盏灯对于一个眼盲者的意义,或者说,一个看不见任何事物的人,是否还需要一盏灯的陪伴? 一个俏皮的歇后语似乎为我做了解答--瞎子点灯,白费蜡.但是母 ...

  • 我“可恨”的班主任

    我"可恨"的班主任 文/李爱平 一次偶然相遇,竟促成了几个初中同学的小聚.三十年沧桑,自有聊不完的话题,可聊来聊去,却总绕不开我们的班主任张月兰老师. 张老师,是闻名乡里的严师.名 ...

  • 那些事儿丨郭炳飞:永不熄灭的煤油灯

    上小学的时候,虽然都已经通了电,可总是三天两头的停电,蜡烛属于奢侈品,煤油灯就像学习工具一样,放在每个人的书桌里,成了必备的学习用品. 我的煤油灯是父亲做的,用废弃的电池剥离出的铝纸,把蜷曲的铝箔被压 ...

  • ​许照煦:【照明灯的进化】(散文)

    作者简介 许照煦 许照煦 ,笔名许照宇, 汉族,  大专学历 ,高级教师, 从事教育工作 .2000年开始创作.<我的散文>第一卷.中.短篇小说<毛囡>.<逃亡地主的生还 ...

  • 杨德振:时常拨亮人生的“灯芯”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八.九岁,家里由于弟弟妹妹多,房屋逼仄,父母便安排我去跟分了家的爷爷.奶奶住.爷爷长期在大队猪厂,不 ...

  • 灯光主题读书卡 手抄报边框,灯光下课桌前努力的你最青春~

    写在课前 工具:A4打印纸.勾线笔.彩铅.马克笔 ........................................................................... ...

  • 读书之外这么做, 让孩子更优秀!

    现在很多孩子的运动能力特别强,身为成年人的我们,有时候都会自叹不如.一个来自山东烟台的小女孩,每天下午都会在大广场练习跳绳,行云流水般的花式跳绳,令无数路人驻足观看.小女孩充满自信地说,"我 ...

  • 《老子》~读书摘要

    《老子》~读书摘要

  • 读书技巧:100本提升自己经典书籍,一本本读起来,收藏好!

    读书技巧:100本提升自己经典书籍,一本本读起来,收藏好!

  • 世界读书日|为什么要读书?这24句话,就是最好的回答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7亿,人均电子书年接触量近1 ...

  • 22岁读书郎赴港IPO,“偏科”如何赢大考?

    文 / 三生 出品 / 节点财经 每一位"读书郎"都有一个状元梦,对于老牌教育服务提供商读书郎来说,它现在的梦就是在港股上市.近日,读书郎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发起最后的冲击. 但 ...

  • 文旅灯光秀互动应用有什么优势

    旅游灯光秀的大众化热潮,促使更多的艺术设计者,利用灯光的特性,进行更多的创意创造,新起典文旅科技认为需考虑光线的色温.亮度等物理属性,将材料.声音.装置融为一体,打破国界和艺术界之间的一堵墙,以虚幻的 ...

  • 不懂高效学习法,孩子读书死记硬背

    说起"死记硬背"这四个字,可能是很多家长和孩子头痛的问题.但凡事的存在都有两面性:如果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看,死记硬背,也可以说是机械记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如果你了解 ...

  • 当我老了,读书、写字、画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