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父母应该怎么办--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七)

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叫叶明亮,江湖人称“叶叔”,是怀众第18和22期的学员,我现在的发展方向是当下非常热门的亲子教育。

我今天准备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内容是每个父母都非常关心的孩子叛逆问题。我要分享的主题是:《孩子叛逆 父母应该怎么办》。

经常听父母诉苦说:孩子很叛逆,说什么都不听,还常常跟自己对着干,都快被孩子逼疯了。

我非常理解这些父母无奈而又痛苦的复杂心情!

孩子叛逆,几乎是每个父母都会遇到的“棘手”问题。

面对孩子的叛逆,有的父母能泰然处之、轻松应对;而有的父母却无计可施、痛苦不堪。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关键就要看父母了不了解孩子叛逆的真相!

一旦父母知道了孩子叛逆的真相,就不会再为孩子叛逆的问题而纠结了。

那么,孩子叛逆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第一个话题。

我们之所以会对某件事情感到焦虑和恐慌,往往源于对这件事缺乏了解。

因为缺乏了解,所以,就容易出现恐慌、焦虑;因为恐慌、焦虑,所以,就容易惊慌失措、采取错误的应对方法;因为应对失当,所以,就容易激化矛盾、使孩子变得更加叛逆,父母变得更加“抓狂”,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如果我们提前学习、储备了孩子叛逆的知识,知道了孩子叛逆的真相,就不会为孩子的叛逆问题苦恼了。

我们都知道:孩子刚出生或很小的时候,是不会叛逆的。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身心的发展,情况就不一样了:孩子的大脑开始发育,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并增强,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也具备了自己做一些简单事情的能力。这时,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什么都听父母的了。当意见跟父母不合时,他们就会坚持己见,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尝试自己做事。

遗撼的是,我们的很多父母在看待孩子问题上,认识往往是严重滞后的,他们容易忽视孩子已经逐渐"长大了"的“事实”,会习惯性地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想替孩子想好、做好,孩子当然就会不乐意了,为了行为自主,他们就会起来反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孩子的第一叛逆期。

等孩子到了13岁左右,身体发育趋于成熟,很多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力量都接近,甚至超过了父母,这时,他们对父母就不会再像小时候那么崇拜了。小时候,父母在孩子心目中那可是“神”的化身,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连孩子看待父母的眼光都是仰视的,对父母有一种强烈的盲从。而一旦孩子发现自己的身高、体重和力量接近,特别是超过父母的时候,他们看父母的眼光就会发生变化:由仰视逐渐变成了平视、甚至是俯视,心态也会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要求人格独立,跟父母地位平等,反对父母对他们的控制,想拥有独立的决定权。

其实,孩子到了这个时期,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可是,我们的很多父母,要么是认识滞后,要么是“家长制”思想严重,没有与时俱进地把孩子当成“小大人”来看,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信任孩子的能力,喜欢控制、约束孩子,为了自己的尊严和自由,孩子就会起来反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孩子的第二叛逆期。

所以,孩子叛逆的真相就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身心的发展,孩子的大脑开始发育,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并增强,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逐渐具备了探索世界、自己做事的能力,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或“成人了”,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可、尊重和信任,反对父母的控制和约束,想要拥有独立的决定权,而父母却没有及时意识到这一点,仍然把他们当作年幼无知的小孩来看待,不尊重他们的人格,不信任他们的能力,喜欢控制、约束他们,让他们感到内心压抑、没有自由,为了“维权”,他们就会起来反抗,出现叛逆。

用一句话来概括,孩子叛逆的真相就是:孩子所有的叛逆都源自于对限制和束缚的反抗。

通常,孩子叛逆都会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接下来,我再跟大家一起分享第二个话题:孩子叛逆有哪些主要特征?

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孩子一生都会出现两个叛逆期,即第一叛逆期和第二叛逆期。

一般来说:孩子叛逆的主要的特征有:父母想让孩子做某件事,孩子偏偏就是不做;父母不让孩子做某件事,孩子却偏偏要去做,故意跟父母唱反调、对着干,以此来显示自己已经“长大了”或“成人了”的“事实”,用反叛的言语和行为来吸引父母的关注,改变父母对他们的看法。

具体来说:孩子第一叛逆期和第二叛逆期的表现特征又有所不同的。

孩子第一叛逆期的主要特征有:

他们最明显的想法是:自己已经“长大了”。

他们叛逆的主要诉求是:要求行为自主,反对父母过度呵护。

他们最常出现的行为是:如果大人替他做事,往往会坚持退回原状、自己重做。

他们最常说的话是:“不”、“我自己来”。

他们最喜欢听的话是:“你真棒!”这样的夸奖。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一般会出现在孩子3岁左右,早的在1岁左右,晚的可能在3岁之后。

当父母经常遇到想让孩子做某件事,孩子却偏偏不做;不让孩子做某件事,孩子却偏偏要做时,或者自己已经替孩子做好了某件事,孩子却非要退回原状、自己重做,嘴里还经常说“我已经长大了”、“不”、“我自己来”时,就要意识到:孩子可能到第一叛逆期了,应该引起注意了。

孩子第二叛逆期的主要表现特征有:

他们最明显的想法是:自己已经“成人了”。

他们叛逆的主要诉求是:要求人格独立、社会地位跟父母平等和精神、行为自主,反对父母的控制,想拥有独立的决定权。

他们最明显的心理特征是:一方面,内心矛盾。另一方面,情绪容易出现两极化。

他们的同伴意识明显增强。喜欢跟同伴交往,对父母却越来越不信任。

他们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喜欢有事没事偷偷照镜子。

他们敏感多疑,自尊心很强。如果父母的言行伤害到了孩子,他们就会用激烈的反应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孩子的第二叛逆期,又叫青春叛逆期,一般出现在13岁左右,早的可能在10岁左右;晚的可能会到20岁上下。

当孩子身体发育趋于成熟,比如,男生出现长胡须、遗精现象,女生则出现乳房发育、月经等现象。同时,孩子特别关注自己的形象,喜欢跟同伴交往;自尊心强、反对父母约束;敏感多疑、内心经常处于矛盾中,情绪容易出现两极化等情况时,就要意识到:孩子可能到第二叛逆期了,应该引起警觉了。

孩子叛逆,的确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但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缺乏主见、容易盲从,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叛逆,未必全是坏事,至少说明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正常的。

前面,通过分享,我们知道了孩子叛逆的真相,也知道了孩子叛逆的特征表现,现在,我们再一起来分享第三个话题: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问题?

从大处说:应对孩子的叛逆,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孩子做朋友,平等相处;要信任孩子向善向上的天性和巨大的潜能,不控制、少约束孩子,给孩子适度的自由发展空间;要多关心、多理解、多包容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真正关心他、尊重他、理解他和信任他的;要给予孩子独立自主的决定权。

具体来说,应对孩子第一叛逆期和第二叛逆期的策略又要有所不同的。

应对第一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理解孩子想尝试自己做事的心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孩子探索多彩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应对孩子的第二叛逆期:主要是父母要多尊重孩子的人格,平等与孩子相处;多理解孩子青春期身心发展出现的矛盾心情,多包容孩子的叛逆行为;多信任孩子,不要试图去控制孩子,对孩子要少一些约束,给孩子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要多给孩子独立自主的决定权。

在尊重孩子方面,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父母要尊重孩子独立的个体,主动放低身段,跟孩子做朋友,平等与孩子相处,遇事多跟孩子商量,多倾听和采纳孩子的意见,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尊重他、爱他的,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叛逆了。

在理解孩子方面,父母要多包容孩子的叛逆行为。青春期的孩子处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发展的高峰期,他们的身体急剧发育,第二性征开始出现、体内激素大量分泌,激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会严重影响人的情绪。由于受到激素的刺激作用,孩子常常身不由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本身也是“受害者”,父母要多理解、关心和包容他们。

在信任孩子方面,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天性和潜能。“人之初,性本善”,父母要知道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想学坏的,每个孩子的身上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喜欢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能轻易怀疑、担心孩子会学坏,而试图去控制孩子,要给孩子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父母对孩子越信任,孩子就容易往好的方向发展。

父母除了应该掌握以上应对孩子叛逆的方法外,还应该掌握以下几个小技巧:因时间关系,我在这里只讲纲纲,不展开了。

1、父母要注重跟孩子搞好亲子关系

关系是教育的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解决父母与孩子之间一切问题的“法宝”,父母要注重跟孩子搞好亲子关系。

2、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看问题的方式跟成人是有很大差别的。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避免误会孩子。

3、父母要注意说话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个性,容易走极端,父母要格外注意对他们的说话方式,不能把话说“绝”了,否则,后果会非常严重,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4、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

要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教会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

5、父母要学会克制、保持冷静

要等到孩子冷静下来后,再去跟孩子进行沟通。

6、父母要善于运用提供选择的方法

父母要尊重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多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而不是非此即彼、武断行事。

最后,我想对今天的分享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第一,叛逆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所以,父母不能抱侥幸心理,要提前学习、了解有关孩子叛逆期的知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

第二,叛逆是孩子自我意识萌发和增强,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的表现,并不是孩子开始变坏了。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担忧

第三,叛逆是父母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始终把孩子当作小孩来看,没有给孩子应有的尊严和信任,对孩子限制太多、呵护过度造成的。孩子觉得太压抑、不舒服了,就会起来抗争。

第四,叛逆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如果教育引导得当,过了这个时期,孩子就会重新变成一个乖孩子父母不必担心孩子会一直叛逆下去。

感谢叶老师的精彩分享。我们即将在6月7日下午2:00在我们的怀众官方微信群1号群和2号群同步直播第十八场分享。预告如下图。敬请期待!

前十六期的微信群分享文字稿可点击以下链接:

重新认识你自己——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情绪帮助你看到真实的自己——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一个人在战斗,但其实是三个人在斗争——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父母态、成人态、儿童态——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自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五)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无罪,我们都在爱中--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六)

疗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七)

根轮和顶轮之间就是我们在人间修行的道场--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八)

答案就在问题中--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九)

当我们知道为何的时候,如何就不是问题--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

一个人去骑行--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一)

生命那么短,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二)

借由认识你的性来认识你自己--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三)

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四)

在关系中看到自己(上)--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五)

在关系中看到自己(下)--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六)

官方群1号已满。2号群需要邀请才可以加入。感兴趣的朋友可扫以下二维码添加怀众小助手二号微信。

文字整理:叶明亮

文字校对:情子

文字编辑:Bonnie

音频编辑:静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