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Baby团体特别分享:核桃妈妈育儿记

育儿过程中的换位思考

小核桃哭了,我在吃饭,就让吴老师去抱。可小核桃一直哭闹不止。吴老师哄了一小会儿,就开始不断问他:你干嘛啊,你干嘛这样啊?能不能别这样啊?

小核桃才不理会,哭得更凶。

吴老师就不断嘀咕着:哎呀,你这孩子……

我一边吃饭一边问吴老师:你觉得小核桃为什么哭呢?

他:不知道啊。

我:那你感觉一下,如果你是他,这时候哭是因为什么。

他:那肯定是不舒服了吧。

我:是啊,所以你要看看他到底哪里不舒服了。我们大人不舒服也会叫,何况不会说话的孩子。

吴老师就开始检查尿布,换了以后,核桃安静了很多。我吃完饭给他喂了奶,他就开始躺在床上自己开心地手舞足蹈玩耍了。

育儿的过程就是实践心理学的过程。孩子每次一哭闹,我就会自动切换到他的频道,感受他的需求是什么。这就是“换位思考”。孩子有时候是纯粹的生理需求,饿了困了拉了;有时候真的是心理的需要,需要关注,疼爱和抚摸。甚至好几次,我都能感受到他单纯地想嚎哭,在那样一声声的嚎哭中,他感受到了释放和顺畅。一般嚎哭完,他喝会儿奶,就会甜甜地睡去了。

如果养育者内心太满,没有空间,就很难如此自如地切换到孩子的频道,去体会他的感受。我们会容易被他的情绪带跑,容易因为他的哭闹烦躁,甚至会打压他的需求,否定他的需要,指责他怎么还不消停,不是都吃饱了吗?

而如果经常没办法满足到孩子,孩子又会变的更加容易有情绪,于是养育者又会因为孩子的情绪更加烦躁,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这样的“换位思考”也适用其他的关系。每次觉得难以理解别人的时候,就试试切换到他的角度,看看他的需求是什么。

小核桃&完形

为什么王敬伟老师说,真的学会完形的精神,可以在生活中省力90%,并且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这里说的,是真的学会,掌握到。我以前没有太大的感觉,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真的有很深刻的体会。

孩子在吃奶,慢慢的,开始迷迷糊糊想睡觉。然后含着乳头不动了。我们要马上抽出来吗?大部分的人都这么建议我,马上抽出来。其实我不会这么做。因为孩子吃完饭,需要一个消退的过程。他含着乳头,在慢慢结束吃奶,在经历满足,在缓一缓。如果我们一下子抽出来,就会阻断这个过程。有什么影响呢?有什么影响其实一下子看不出来,但是如果我们自己经历过满足后的消退,就会知道这个过程走完有多重要。

一般来说,核桃后面自己会吐出来,咂巴着嘴,或者叹口气,或者伸伸懒腰。这样子,他喝奶的整个过程就走完了。

如果他含着乳头睡过去了,那这时候轻轻拔出,就很容易。不用去扯。他也走完了整个过程。

满足和消退为什么那么重要?就像你和爱人亲完嘴,还在回味,爱人就说,我还有班要加,先走了。没有消退,就觉得好像哪里卡住了,久了,都不知道什么是满足,什么是舒适了。

同样的,如果孩子哭,就让他哭完。核桃有时候大哭,本能的,我会说:好了好了,核桃不哭了,妈妈抱抱。但其实并没有用。我一般会根据她的状况,跟他说:那核桃好好哭吧,妈妈抱着。说实话,别看他小,他真的会马上降下情绪的强度,然后慢慢平静下来。这个也是完形的精神,让整个过程走完。我们不要干涉,顺着,陪着。

这种过程是非常细微的,真的要自己已经能做到,才可以应用到孩子身上。无声无息,润物细无声。

那么,怎么解决大部分问题呢?其实只要我们舒服了,大部分的问题都不会产生。

特别推荐

怀众特推:Mom&Baby的心灵成长课,两位心理咨询师,读的是心理学本科,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长期工作于心理治疗领域第一线。

先后当了妈妈,开始用心理学的知识和体验育儿。

课程链接:Mom & Baby 的心灵成长课

参加这个团体,您将收获到

1、容器:两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精心陪伴,其他同伴妈妈的支持。成为妈妈后的辛苦和烦躁,这里有一群懂你的人承载。

2、专业心理干预:在合适的时候,带领老师将会给妈妈做必要的心理干预和辅导,以及深度个案。从根本上解决妈妈的问题。

3、学习如何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这份关系将滋养彼此,让孩子受益终生。

4、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如何承接住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5、学习如何放下自己的焦虑和恐惧,做到信任自己,信任孩子。

6、慢慢成为一个稳定的,有自知力的妈妈。

团体形式

此次课程,我们针对备孕、怀孕,孩子在12月龄内的准妈妈或新手妈妈,课程的形式将比较丰富多彩。

1、问答互动:妈妈们可随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自己孩子特殊性的,问题将得到专业的解答。

2、体验活动:咨询师将带领妈妈做一些现场体验活动,促进亲子的交流,也可以教会妈妈如何与孩子相处。

3、觉察练习:课上课下都可以进行的觉察练习,这个练习非常重要,将会时时用到生活中,尤其在妈妈情绪不好时,能够有效及时地解决情绪问题,成为一个稳定的妈妈。

4、情绪释放:妈妈学习释放自己的情绪方式方法,也学习如何让孩子释放他的情绪的方法,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心理健康受用一生。

5、个案机会:咨询师将结合现场情况,给予妈妈一些个案机会,尤其对于此阶段心理状态不佳的妈妈,做个案将极有效地调整他们的状态。

6、微信群互动:团体期间将建立微信群,妈妈们可在平时生活中分享自己的困惑,咨询师将在每周一个固定的时间进行统一的回复。

团体设置

课程对象:备孕妈妈、准妈妈、孩子12月龄以内的新手妈妈,新手妈妈可带孩子一起参与团体课程。

课程时间:本次课程一共12次,每周一次,一次1.5小时,历时三个月,每周课程时间为周二下午15:30-17:00。

课程地点:课程将在怀众大教室进行,铺满地垫,阳光可以直射进教室,教室地垫均由紫外线灯消毒,教室也有促进亲子关系互动的道具玩具,设备一应俱全。是一个空旷开阔的心灵空间。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89号仙岳嘉园26楼

课程玩具:我们给小宝宝们准备了大量的益智玩具,让妈妈和宝宝在互动中学习,也教授妈妈如何陪伴宝宝玩耍,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课程费用:一个家庭2400元,本课程鼓励家庭参与,妈妈可以带孩子爸爸和孩子一起参与课程。

报名方式:情子:18905925311 微信:478797840

特别说明:宝宝的尿布湿、奶粉等妈妈需自行准备,怀众有热、温、冷开水,冰箱可供使用。

老师介绍

刘芳芳

怀众心理 总经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怀众资深心理咨询师、应用心理学本科

从2004年开始接触心理学,14年一直浸泡在心理治疗领域。从09年开始跟随台湾王敬伟老师学习“宽恕疗愈”,每年协助组织十余场深度疗愈工作坊,迄今为止见证数千例心理治疗个案。自己本人也一直保持疗愈和觉察,慢慢成长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目前正以这么多年疗愈后活出的状态养育孩子。在自然、无为的教养中,深度实践心理学。

育有一子,7个月。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有很多“该不该”“好不好”的探讨。比如,有的说这样好,有的说那样好。比如,要不要打孩子这个事,简直就是没有定论。现在体罚孩子当然越来越少了,但也有很多心理专家,育儿专家说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打孩子。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其实听不懂也理解不了一些道理,需要禁止的时候,其实可以通过打来起到作用。

其实任何一种形式的教养,都可以说出好的,也可以说出不好的。最关键的,还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在每个当下的状态。比如打孩子,我是觉得可以打的,但最关键的,是父母并不是通过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是父母在这个当下觉得需要打孩子来达到某种教育的效果,而不是父母自己已经积累了一堆怒气,孩子刚好撞到枪口上。

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妈妈,其实是什么都不懂的。怀孕期间我也没学习什么,我每时每刻的做法都是,我自己如果不舒服了,就去处理这个不舒服,孩子如果不舒服了,就帮忙他恢复舒服。其他的,我都没有多做。

先把自己整明白整舒服了,喂养孩子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文章分享:核桃妈妈育儿记

情子

怀众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接待个案数千例、心理学专业毕业

从2007年开始接触心理学,11年持续在心理学领域的学习和实践。先后在学校、监狱、医院、外企、社区等地方实习工作,处理了多次危机事件(自杀危机、精神病性危机事件),接待了数千例来访者,见证了很多家庭的成长和变化。

心理学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在预防而非处理问题和善后,养育孩子的路上,我只希望他有一个好的开始,在一个温暖抱持的环境里成长。

育有一子,2岁

每天清晨醒来,我都会给孩子送去我一天的第一个微笑,所以每天一醒来,我也收获了孩子给我的第一个微笑,虽然他已经两岁,但我却常常忘了自己有个孩子,我们相互依恋又彼此独立。

常常有人问我,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你们学习心理学一定可以教育的很好,其实不然,在面对繁琐的生活以及育儿的种种问题时,我们也会有疑问,有焦虑,有崩溃,然而问题的本身并非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作为妈妈,你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以一个干净的状态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我常说:一个能够时时自省并且不断努力改变的妈妈一定不会太差,尽管他们现在做的不够好,问题大的是觉得自己完全没问题的妈妈,他们以自己的对孩子的爱为最大的理由而掩盖了所有。

文章分享:成长故事:离乳,你和孩子之间经得起这样的分离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