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对待红孩儿的态度,揭示了一个很可怕的社会现象

我们都知道,观音去东土大唐寻取经人的时候,如来送给她三个箍儿,叫金、紧、禁。

紧箍儿自然就是戴在孙悟空头上那个,是唯一能约束悟空、让他头疼的东西,另外两个,金箍儿和禁箍儿分别戴在了红孩儿和黑风山黑熊精头上。观音收服红孩儿和黑熊精的过程,吴承恩写的很精彩,在此略过,单说说收服二人之后悟空的表现。

先看收服黑熊精——

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那妖起来,提枪要刺,行者、菩萨早已起在空中,菩萨将真言念起。

那怪依旧头疼,丢了枪,满地乱滚。半空里笑倒个美猴王,平地下滚坏个黑熊怪。

再看收服红孩儿,——

(观音)将箍儿迎风一幌,叫声:“变!”即变作五个箍儿,望童子身上抛了去,喝声:“着!”一个套在他头顶上,两个套在他左右手上,两个套在他左右脚上。

菩萨道:“悟空,走开些,等我念念《金箍儿咒》。”

行者笑道:“我那乖乖,菩萨恐你养不大,与你戴个颈圈镯头哩。”

那童子闻此言,又生烦恼,就此绰起枪来,望行者乱刺。行者急闪身,立在菩萨后面,叫:“念咒,念咒!”

俗话说“同病相怜”,当面对跟自己有同样不幸经历的人,人们都会心生怜悯,为对方,也为自己。可悟空看到黑熊精和红孩儿也遭到了跟自己一样的经历,却“半空里笑倒个美猴王”,实在有点不应该。或许这就是典型的阴暗心理——既然我受罪了,也要让别人陪着我受罪。

这种心理很阴暗,世上很多悲剧都是这样造成的。但如果是在一个无法改变也不容反抗的情况下呢?“同病相乐”倒也未尝不是一种乐趣,至少比同病相怜更有意义。

从领导的角度来说,“同病相乐”也正是他希望看到的,毕竟,“同病相怜”产生的结果是团结,甚至反抗,而“同病相乐”却只会产生分裂,绝不会走向共同反抗。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没有写观音看到悟空的表现之后是什么意见,但可想而知的是,观音必定仍是一脸的慈祥,微笑地望着众生,神秘而不可捉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