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炁聚散
一炁聚散
本节试听课,太易先生为大家讲述“尹喜下厨“的故事,并指点其中“一炁聚散”的奥秘。我是以朴,这节课还是由我来领诵。
原文是这样说的——
关尹子曰:“庖人羹蟹,遗一足几上,蟹已羹,而遗足尚动。是生死者,一气聚散尔。不生不死,而人横计曰生死。”
太易先生神游无内,对本章做了情景还原,并直指其中微言大义——
厨师烹饪螃蟹,遗留一只脚在案几之上,螃蟹已经被煮熟,而遗留的脚还在动。从科学来讲,这是螃蟹的肢体神经尚有活性;道学则指出,这是因为有“炁”遗留在螃蟹脚那里,脚就表现出活性,等到“炁”散去,蟹脚也就不复活动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凡是生死现象,本质无非都是先天一炁的聚散离合造成。有生死的,是事物的表象,背后主宰事物运动的先天一炁,没有生也没有死,永恒不停地做圆周运动。而世人用识神无法看透,就蛮横地思量,不断强调说有生死之分,则生死大患就无可避免地在将来等着他。
昔时,尹喜见到厨师烹饪螃蟹,不小心留个一只脚在案桌上,当螃蟹已经被煮熟时,留下的脚还在动,不禁一声感叹:“太一!生死对于个体是何其的残酷?而对于造物来说,却只不过是一炁之聚合与离散而已。”古今八方所有的生命都共用一个先天元神,先天元神没有生死之分,永恒独存,有生死变迁的,只是身体,俗人却固执蛮横地认为生死是不可改变的。
原始反终,乃知生死之道。圣人修身,将身体溶解到阳神里面,拔出生死之根,入众妙之门,故无生死。无生死对待,称“长生久视”。圣人于长生之境界,虚极静笃,观照到万物终将朝着无极之野来复归,是以一切生命,最终也无生死之分。
但在复归众妙之门的过程中,却有生死之象。何谓生死之象?元神一觉而动生真意,追逐情欲之快感而入胎,是为“生”之象。元神至阴,于一觉而动之刹那,感召至阳之先天一炁,此为“炁聚”,即“先天一炁聚合”;炁聚则必然入胎而获得肉体生命,世人谓之“生”。
肉体经历毕生折腾,将先天携带而来的精气神消亡殆尽,形神分离,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指征消失,世人谓之“死”,实则真正之死亡还没有完成。元神与肉体分离之后,以“魂”的形式存在,不会马上消逝,而是要经历由弱到强、再由盛到衰的过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乃事物发展之必然。弱、强、盛、衰的过程,把“魂”里面携带的今生的元神记忆全部消磨挥发,只有今生元神记忆全部挥发完毕,“魂”的活动才宣告消停,“魂”的三大组成部分“爽灵”“幽精”“胎光”才会离散,这是“三魂飞离”的过程。
“魂飞”之后,剩下胎光不灭;毕生所有元神记忆消亡之后必然留下一片“空白”,胎光将这片“空白”保留、储存,今生活动刻录的所有信息,就保存在这片“空白”里面,这片“空白”称为“阴德”。至此,该个体才可以重新以一点灵光的形式,回归大道家园,死亡的过程,才可以宣告结束。
胎光回归大道家园之时,最后残存的一点“先天一炁”也将消散,这就是“炁散”。炁聚则生,炁散则死。死亡还不是真正的结束,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死亡之后,动极生静,回归大道家园之后,元神在极静之中,又积累了生机,下一步就必然是“一觉而动”而入胎的过程。
普通人回归大道家园之后,因为阴德的不足,都只能在周边的位置,只有功德圆满的真人,才能够回到大道家园最中央——众妙之门、无极之野,也只有在大道家园的最中央,才可以长生久视、永不复命。
一炁聚散,造就如此多姿多彩的生命界,伟哉,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