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推行“感恩教育”? | 教育评论15

作者:九九

人类学博士

日前,“育儿名博”、“微博签约自媒体”王人平发表微博称:对于在公众场合,大规模跪拜、哭泣忏悔式的“感恩教育”,所有学校、老师和父母都应该坚决抵制。我看了一下,他这条微博转发和留言不少,可见不少人在关注这一话题。

王人平提到的这类“感恩教育”,近年来较为常见。通常是在主持人煽情的演讲中,孩子们集体向父母跪拜、集体给父母洗脚、集体给父母喂饭……现场哭声一片,貌似效果不错,各地官媒也有一些报道。不过,这样的“感恩教育”也受到不少质疑:这是“感恩教育”吗?它有什么用?它将把亲子关系推向何方?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感恩教育。

01

感恩教育是有价值的

据笔者所知,关于感恩教育的学术研究数量不多,对感恩教育的定义也比较模糊。大多研究者引用的是陶志琼的定义:“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陶志琼,2004)

这样的定义似乎有点“循环定义”,缺乏可操作性,没有真正指出感恩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即便如此,这一领域还是有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寇彧教授领衔的课题组梳理了国外多项关于“感恩” (Gratitude)的研究,并在北京的中小学小范围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感恩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黎洁、张庆鹏、寇彧,2012)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小学推行感恩教育是有价值的。对于成年人也一样。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也多次强调“感恩”对于幸福的价值。他建议大家可以写“感恩日记”(每天记下两三件让你感到快乐的事)和练习“感恩拜访”(去拜访一个帮助过你的人),这些练习可以有效提升幸福感,减轻抑郁。(塞利格曼,2012;刘嘉,2020)。

02

“孝顺教育”不是感恩教育

问题是,王人平微博中提到的这类“感恩教育”,我认为其实不是“感恩教育”,而是“孝顺教育”。其实质是披着感恩教育、传统文化的外衣,试图对学生实施反科学、反人性的思想控制,因此,必须坚决予以抵制。

比如,“孝顺教育”中,那些“大德”们大多都要提到“羊有跪乳之恩”,《了凡四训》则提到“小鱼反哺母鱼”的现象,以此证明孩子对父母应该孝顺。其实这完全是“反科学”的一厢情愿的说教。

我的博导在他家的庭院中有个鱼池,据他观察,鱼妈妈感觉危险时,会把小鱼“吞”到肚子中,等安全了才放出来。这是实际观察的结论,也是比较符合自然法则的——大部分动物都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后代。而非像道德家们说的是鱼妈妈为了生小鱼太辛苦了,奄奄一息。小鱼们看到鱼妈妈这么辛苦,自动游到鱼妈妈嘴里让鱼妈妈吃。这完全是道德家们一厢情愿的解读,完全是违反科学常识的。跪乳之说,我想大概也是如此吧。这是孝顺教育“反科学”的一面。

至于“反人性”的一面,那就更明显了,你看看《二十四孝》就知道,完全让人脊骨发凉,比如,“埋儿奉母”,这是什么逻辑?明明是杀人犯嘛,还被列为孝顺典型。之前还见过“割股疗亲”的,都是什么鬼?愚昧至此,还有人将之列为典型,大家赞扬?

这类“感恩教育”,究其实质,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故事、道理,牵强附会、生硬灌输(刘长海,2014),给孩子制造愧疚感,进而利用愧疚感控制孩子,是对孩子生命力和独立性的压制,是反科学、反人性的。前几年披着“国学”、传统文化外衣复活的《弟子规》,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老老实实呆着,不许乱动。

王人平亦指出,“未经允许,我们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在他未成年前好好地呵护他、抚养他是为人父母的基本责任,何功可居,何恩可市呢?”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可惜就是很多人不明白。

我大学同宿舍的哥们,生活在美国,孩子是在美国出生的。有一次他在厨房忙了半天,张罗孩子的餐点,然后顺口对他儿子说:“儿子啊,你看我现在这么辛苦地照顾你,等我老了,你也要好好照顾我啊。”他儿子脱口而出:“What?!”——意思是,你想多了吧?孩子还是很明白的,不过那是美国,那里估计没有这些哭哭啼啼的“孝顺教育”。

总之,感恩确实是一种好品德,有助于人们提升幸福感,减少抑郁。感恩教育值得推行。然而,我们也要警惕一些似是而非的“感恩教育”,比如“感恩父母”的“孝顺教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