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的宋代赏石:太湖石
从各种文献来看,太湖石的来源和开采到宋代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太湖石继续从江苏太湖和洞庭山开采;波浪冲激依然是太湖石形成嵌空通透的重要动因,而湖床、湖岸依然是太湖石主要的来源。苏颂《省中早出与同僚过谭文思西轩咏太湖石》诗云:“洞庭山连震泽水,怪石巉巖出波底”。胡宿《太湖石》:“漱成一朵孤云势,费尽千年白浪声”。楼钥《以太湖石响板为文季寿》:“风涛舂撞自太古,漱成乐石如雕剜”。范成大《烟江叠嶂》:“太湖嵌根藏洞宫,槎牙石生渊沦中。波涛投隙漱且囓,岁久缺罅深重重”。曾几《何德器赠太湖石》:“何侯小峥嵘,湖水深处得。苍润波涛余,巉巖鬼神力”。为了获取水中的太湖石,石工仍然要潜入水中,但是,使用的工具似乎有了进步,《云林石谱》记:“采人攜鎚凿入深水中,颇艰辛,度奇巧取凿,贯以巨索,浮大舟,设木架,绞而出之”。
御苑艮嶽曾使用体量极大的太湖石。《宋史》卷八十五:“宣和五年,朱面於太湖取石,高广数丈,载以大舟,挽以千夫,凿河断桥,毁堰拆闸,数月乃至,赐号‘昭功敷庆神运石’”。《铁围山丛谈》云:“有太湖石曰‘神运昭功’,高四十六尺”。《宣和石谱》云:“独神运峰广百围,高六仞”。《墨庄漫录》云:“宣和癸卯平江朱面採石太湖鼋山得一石,长四丈有奇,广得其半”。太湖石的喜伟好大的风尚也影响到民间。据《癸辛杂识》,南沈尚书园:“池南竖太湖三大石,各高数丈,秀润奇峭,有名於时”。看来,宋代崇尚大型太湖石,《云林石谱》和《洞天清禄集》就有太湖石“最高有三五丈低不踰十数尺间有尺余”,“土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者”之语。案《云林石谱》,太湖石“唯宜植立轩槛,装治假山,或罗列园林广榭中颇多伟观”,而“苑囿最盛宣和末”,因此大型太湖石的采用显然是由于园林在宋代的昌盛。太湖石“鲜有小巧可置几案间者”(杜绾《云林石谱》),曾几有诗《何德器赠太湖石》云:“夺君书几间,坐我洞庭侧”。
图片来源:案上烟云
宋代所欣赏的太湖石一如唐代,既有“刿如剑戟,矗如峰峦,列如屏障,或如人如兽如禽鸟”之形(范成大《太湖石志》),也有“嵌空穿眼婉转险怪”、“纹理纵横笼络隐起”、“遍多坳坎”之表(杜绾《云林石谱》),宋人称之为“弹子窝”,其形成自然离不开湖水的作用,即所谓“波涛激嗜而为嵌空,浸濯而为光莹”,“波涛冲激成嵌空,石面鳞鳞作靥”(范成大《太湖石志》)。楼钥有诗《以太湖石响板为文季寿》:“玲珑中空穷变态,奇奇怪怪罗沧湾”。《墨庄漫录》记艮岳太湖石“神运昭功敷庆万年”为“玲珑嵌空,窍穴千百,非雕刻所能成也”,由此可见宋人对玲珑嵌空的太湖石的崇尚。
故宫太湖石
北宋早年梅尧臣《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有诗云:“君家太湖石,何从太湖得。太湖天东南,太行天西北。相去三千里,虽有何致力”。显然,太湖石的使用到宋代已经十分普遍,因此当时一定有规模庞大的开采活动。与梅尧臣齐名的苏舜钦有《和菱溪石歌》可为此作证:“予尝飞帆入震泽,穷探异境登龟鼋。自注:太湖二山名,最出怪石。居民百户石为业,日夜采琢山不贫。山前森列战白浪,犹似万百铁马群。雨昏浪打岁月古,千株万穴僵复奔”,“况兹出产极易致,乡俗见惯不甚尊”。玲珑嵌空、水中形成的太湖石资源经过从唐入宋及至北宋末年艮岳的大规模开采後大概日渐枯竭,而风尚所行,宠爱所致,社会上对这种优秀的太湖石仍有广泛的需求。因此,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遂使修治加工成为必要。修治加工也就成为太湖石外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对太湖石的修治旨在缩短太湖石表徵漫长的自然形成过程。如果说,到北宋晚期,对太湖石进行修治还只是一道可行的工序,如《云林石谱》所云:“稍有巉巖特势则就加镌砻取巧,复沉水中,经久为风水冲刷,石理如生”,那么到南宋前期,修治加工便频繁使用,以致范成大《烟江叠嶂》序云:“此石里人方氏所藏故物,非近年以人工雕斲者比,尤可贵”,而到南宋晚期,修治加工已经成为必须。《洞天清禄集》有云:“先雕刻,置急水中舂撞之久久如天成”。由於宋人认为“石生水中者良”(范成大《太湖石志》),因此加工後的太湖石尚需回置水中,以去除雕凿的痕迹,求得婉转自然的效果。
宋代文献中有关太湖石质地和颜色的记载与我们现在对太湖石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别。《云林石谱》记太湖石“石性坚而润”、“扣之微有声”。《洞天清禄集》也记太湖石“微有声”。《太湖石志》又记太湖石“或缜润如珪瓒”、“或滑如肪”、“扣之铿然,声如磬”。《雲麓漫钞》:太湖石“既坚且莹,击之有声”。楼钥有诗《以太湖石响板为文季寿》云:“叩之五声八音足,疑有僊风摇珮環”。至於颜色,《云林石谱》云:太湖石“一种色白、一种色青而黑,一种微青”,而《太湖石志》所记太湖石则色“黝如漆”。迄今,尚未发现具有如此质地和颜色的太湖石。造成认识上的这种差别的原因,或是当时的记载不准确,或是有如记载之中的太湖石早已荡然无存了。
观赏石图片来源《宝藏》杂志、案上烟云
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