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弓箭都不让报销,为何乾隆还喊着振兴骑射?全因清朝有自己的“一盘大棋”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字数:1447,阅读时间:约6分钟

乾隆对骑射弓箭这事很精分,他一方面喊着国语骑射,规定八旗子弟谁的骑射成绩差,谁就没资格继承家产、没有差遣(“至骑射不好 、人庸劣、差使平常者,即行参革”,一般宗室子弟要是啥差遣和爵位都没有,那也就是一年二十多两银子的收入混吃等死)。另一方面却压根不报销士兵上战场的弓箭费用,理由嘛,就是“我满洲旧习以弓马为要务,所用向皆自制” 。
这种精分其实有非常现实的理由,在康熙以后骑射就不是主要杀敌手段,在战场上齐射的性价比太低,所以在军事上的用处已经从战场上转移到他用。康熙以后骑射在作战中很昂贵,“青鹤翎一等,每箭五枝价银一两八钱”,三等的青鹤翎五只也价值一两四钱。一个八旗禁军马兵的月薪也就能购买十只青鹤翎,八旗蒙古更惨,只能能买上五只。就连八旗军最常用的战箭,价钱也在二钱和五钱之间徘徊(各地差别很大)。而火枪射击的成本就很低了,打上三十发子弹就只要两钱多银子,普通八旗士兵都可以轻松负担(你没看错,清军打仗子弹就是自己买单的)。满清打一场战争就要消耗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弹药,对于乾隆而言,当然是子弹划得来,都用弓箭找他报销,圆明园的装修就要吃紧。因此八旗军日常训练对外作战都是马上三枪等热兵器内容为主。
骑射在满清更多的是素质教育,骑射训练需要的成本高,汉人中只有少量土豪可以支持子弟长期练习,而八旗子弟则有国家买单学习。八旗子弟按照出身的不同可以到宗学(“左翼在金鱼胡同,右翼在簾子胡同”,入学者多是王爷、王公、贝勒、贝子年满十八岁以下的子弟)、觉罗学(觉罗内八岁至十八岁子弟)、八旗官学(北京城的主要是景山官学和咸安宫官学,咸安宫官学教育质量相对较高,和珅兄弟就是那里毕业的)等学校免费学习骑射。八旗子弟学习骑射,射箭成本自然由政府买单,老师是精心挑选的军中、乌拉及满洲旧地的骑射高手。八旗子弟”学童学步射,稍长者学习骑射”。在满清的全盛时代,这种学习和考核非常严格,咸安宫官学连续考试三等就要撵人,宗学和觉罗学都有宗室内”分尊齿长”者充当教长,学渣子弟甚至会被宗人府直接关押。
满清统治集团的这种安排,是尽可能地让八旗子弟占据更多地军事指挥岗位,”武职各官,原以弓马 为重 ”。学习骑射成本低的八旗子弟自然在选拔武职上占据优势,这和国语一道成了八旗子弟掌权的重要手段。乾隆们喊着国语骑射,其实就是要通过这种在汉人看来成本高昂的素质教育给八旗行方便,用来保住特权地位。在战场上他们该用什么还是心里有数的,就是这种小算盘耽误了整个中国的火器进步。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