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诗歌之(三)让诗歌,有诗的语言
(一) 让诗歌,有诗的语言
我们常说到的一句话是“诗言志”。我们写诗时,所以就奔着这个目标就去了,急不可耐的想大抒心志,大吐块垒。
可是,我们是在写诗,既不是去娓娓言来说情话,也不是大喊大叫放高声,而是在做诗词。诗词是什么东西?就是让你不能有话去直说,要拐个弯来说它,要把话变成画,用你的话去做一幅画,让这画的画意来代表你的语意。
诗歌,有诗歌的语言。什么是诗歌的语言,我觉得,诗歌的语言应该就是“意象的使用”。一样是思念,属于散文一类的情书,可以直接说“我想你、爱你”,但是诗歌里这样是不行的,这就要涉及到诗歌的语言,只有意象,才可以更加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意思,使之形象化。《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此意也!所以,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景语,要重于情语!
“意象”二字,一个是意,一个是象。“意”,就是你对这“象”的感知和认识;“象”,就是具体的实在之物象,“意象”就是现实具体的物象在你感觉中对他的形象定向。这个“象”是固定不变的,而这个“意”是活的,是随着你的情绪而变化的。
我们在写作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作品中的“景语”之上。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残阳、水、江、露、月,在作者的布置安排下,设计出诗的“画面感”,让它更协调,更新颖,更精彩。可以这么说,“画面”设计的新颖奇妙好看,那所谓的情志,也就是所谓的“意”,其实是呼之即出的,甚至这“意”就已经在这“诗画”之中。
在美感的表现上,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诗意就是画意,画意就是诗意!词感就是乐感,乐感就是词感!诗词作品,就形同与音画艺术,只是,我们用文字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用文字的手段实现这种美的通感。
(二)《夜雨寄北》,景物传情添诗味
我们拿一首唐诗来看看,景语,是如何表现的。看一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分明是一首思念之诗。可是,我们没有看到这类“思念”啊,“想你”啊,“愁断肠”啊,“泪满面”啊这类的描写,李义山只是给我们把画面展现出来了。义山这诗里的“夜雨”,就是一个意象,夜是夜,不变的形象,雨是雨,我们都熟知的,但是,我们说到“夜雨”,就会有一定的条件反射,我们会联想到那漆黑的夜里,淅淅沥沥连绵下雨,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寒凉,阴冷,以至于使们感觉到凄凉,孤独,空寂,伤感……。
这样的感觉之下,我们最需要什么?当然需要的是温暖!而妻子、父兄、朋友这样的亲切之人,是不是常在这时被想起?所以,一说到“夜雨”,我们自然就会有这样的联想,这样能使自己产生一定情绪感觉的物象一一就是意象。这个“夜雨”的意象如此的意蕴深远,甚至让义山不惜重复笔墨,短短的28字他连续两次写上了它。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两个画面,一个是孤寒中只身在外的游子,夜雨中思念远方妻子的情状,另一个画面是画中画,是在这个游子脑中形成的想象中的画面,和亲爱的秉烛夜话,温馨恩爱时的情状。
他这就是用景语说话。他展现的画意,是否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诗意?一切尽在不言中,是不是更有味道?什么味道?这就是诗味!那些直白的,声嘶力竭的口号式的诗,怎么和这样的诗来比呢?
(三) 好诗,应该是情与景的交融
做诗写景,其实,不是真实的去摄影拍照,不是如实的去现场写生,而是把所谓的“意象”推出来。只要“意象使用得当”,作品的意境自然形成。义山在诗中不断地给我们展现一幅幅画面,或是连环画,或是系列画,或是画中画,那画意中流露出的,又岂是直白的语言所能表现出来的?
我们写诗,都想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一首给人以享受的作品,一般都有一定的景物描写,并且是以恰当地渲染了他当时的心情和感觉为目的的。而这景物写什么呢?以景起诗,是很通常的写法,以景或以情结篇,也是常用手段,诗中的情景如何交融,是我们不断遇到的大问题。
说写诗如写画,不错,美感是相同的,但是,写诗毕竟不等于做画,写诗歌,甚至象在拍电影取镜头。看前人的一些作品,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对景物是如何描写的。景物的描写,绝对不是零散而无序的——可以把镜头推回到N多年前,也可以把镜头调向未来几多年。可以把镜头伸到宇宙深处,也可以把镜头微距拍到很细致的微小处。
镜头拉来推去的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我们情意表达服务的。比如上面说的义山这首诗,就是做了这样的画面推拉——艺术的画面推拉过来,一层层递进,一幅幅展现,那精彩的画面变换,也是具有一定的艺术构思的。有时看着各不相同,其实,所表现的蕴意是有一定的内在脉络联系起来的。
希望更多的创作者,通过一定的景物描写来传递我们内心的情感,让我们写的诗歌里真正具备诗歌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