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二章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二章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一辈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日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此章名曰:道立言行

老子在这一章里,用一个“奥”字来论道。这个字该如何理解?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原来,老子所说的奥,是从万物的角度对道定义的。再从下面一句话“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又可见出,老子用这个字从两个方来道定义,一个方面为道之理,一个方面为道之用。而这两个方面,都是道对万物的奥妙,所以,第一句话老子说的是:道从万物看,具有深奥的妙理妙用。妙理是道的根本,妙用是万物以道为本的自性体现。

拿草木来说吧。草木的不自生,守静守善,无知无欲无为,这和宇宙的万物是一样的,这就是草木的以道为本,深有的妙理。草木同宇宙间的万象构成一个万有之势,保证了万象的相互依存和生生不息,并且,草木首先以其妙用保证了自己的常恒和生生不息,这个妙用,就是草木自性的体现,山水有草木如此自性吗?日月虽光大,有草木的自性吗?然而在这个万有的世界里,没有草木行吗?而所谓的草木,就是道化育草木的自性的自有其象。万物都有自性,万有的自性体现为万象。

一个奥字,包含着万物之本,道不辞于物的妙理;包含着万物自性的妙用。

记住了:奥,在中国文字里的本义,指的是道赋予万物的妙理和妙用。

道的这一奥妙,在万物那里,老子用一个奥字说了出来。听起来,理解起来,比较接近于道化生化育万物之本。为什么这么说,看下一句就明白了。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先来说“宝”这个字。我们把很稀有很贵重被我们所珍视的东西称之为宝。如果拿这个字来比喻道之与人,说道是善人的“宝”。可能从有价值的角度看,这个比喻有一点说得通,可道是什么,它对万物是“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由此来看,道何以是万物之“宝”。老子又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怎么,老子在这里用比喻把道说成了善人之“宝”,就是说,道在这个比喻里屈于人下,成了人玩弄的一件宝物。

但老子一点没有说错,人啊,自以为大,早已把自己的母亲也当成了自己的器物。即使善人,也不过如此。

现在我们来看看善人是什么样的人,首先,善人在道其家文化里,是以道为本的有德之人,无知无欲无为,守静守善。善人得道有德,并以德化人。不善人就不用说了,有知有欲者,是不善人,不能少私寡欲,见素抱朴者是不善之人。道家和儒家文化,有所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体现对人的认识上,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及其忠孝,在道家看来,不只不是善人,而且常被视为不道之人。因为忠孝也好,仁义礼智也罢,都是装装样子有为之举。

所以,老子说,道,在所谓的善人那里,就像儒家的忠孝和仁义一样,是宝,而在不善人那里,又常常拿道来作为自己不道的保护伞。道之奥妙,在善人和不善人那里,全都被屈用和利用了。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这几句话,是老子证明前面所说的话的一个再深说。

不善之人把“道”当作美言,到处宣讲,就像在市场上兜售货物一样,用美言掩饰了自己的不道,而那些善人,则以自己的善行推加给别的人,他们以为这样,就是以德化人,其实是在炫耀自己,张扬自己的所谓德。而用这样的方法,是离道叛道的,所以,根本实现不了归道守道的根本。

所以,老子说,这样做,人的不善,哪里可以弃绝。

老子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不管是善人的尊行,还是不善人的美言,从根本上看,是借了道,来掩饰自己的不善,而真正的归道守道,是要从根本上自灭不善。

接下来,老子把今人和古人贵道的作法作了一个对比,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贵道。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先看今人:立天子,置三公,天子和三公当为天下圣贤象,是人之标范。这些人,被奉献给拱璧和驷马,就是说,拥有着无数的珍宝奇物,虽然被置于圣贤的位置上,却无道无德,就是说,不能做道德的表率,所以,老子说,“不如坐进此道”,不如不要坐在天子的位置上,也不要坐在三公的位置上,而应该坐进大道的妙理上,坐进大道的妙用上。

然后,老子以古人重道来说明什么是尊道重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日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古人尊道重道是这样做的:

1、不日求以得。古人不想着每天都有所得,得什么,财物,利,难得之货,名,满足欲望。老子在第三章里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能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而今人只想日日有此三得。

2、有罪以免邪?古人做了不善之事,从来不想着如何宽恕自己,如何掩饰自己,不让人发现自己的不善。今人则是以“道”作掩护,掩盖自己的不善。

从这一对比中,可以看出两点:守道难吗?所以,大道至简。今人这是怎么了,所以,老子讲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