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的故事(六十六)人心所向 拨乱反正

公元409年十月十三,道武帝拓跋珪惨死于逆子拓跋绍之手,可怜一代英主,不得善终。在拓跋珪被杀、拓跋绍肆虐的时候,即将被立为太子的拓跋嗣却不在京城。那么,他去了哪里呢?

原来,因生母被杀,拓跋嗣悲痛欲绝,日夜嚎哭,惹得父皇拓跋珪愤懑不已,于是再次下诏,传令拓跋嗣进宫面圣。可拓跋嗣的左右随员却并不主张这个时候进宫,他们说:"孝子事父,小的惩罚可以接受,如果是大的惩罚,就理当回避。如今皇上正在气头上,您去了恐怕会身遭不测。不如暂且躲避一时,等皇上怒气消了再去,那也不迟!"拓跋嗣本来就心里没底,便听从了随员们的意见,不但没有进宫,而且还偷偷的逃离了京城。

北魏国都平城复原模型

拓跋珪被杀的第二天,公元409年十月十四,日上三竿,天已过午,可北魏宫城大门紧闭,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就在群臣不知所措的时候,拓跋绍矫诏,让王公大臣们在端门前集合,面北而立。为什么要面北而立呢?因为皇帝一般都是面南召见臣子,而臣子都是向北觐见皇帝。拓跋绍让大家面北而立,自然是要大家向皇权表示恭敬与顺服。

可大家遵旨而行,在端门前站了半天,仍不见端门开启。就在大家疑窦丛生的时候,拓跋绍在门缝儿里对大家说:“我既有叔叔,也有哥哥,你们下一步打算听谁的呢?”群臣一听,大惊失色,这又是叔叔、又是哥哥的,难道皇上遭遇不测了吗?大家呆立当场,竟没有一个人回答拓跋绍的提问。

良久之后,南平公长孙嵩打破沉默,表示愿意拥护拓跋绍。直到这时,王公大臣们才确信:宫中肯定是出了天大的事情,可拓跋珪是死是活呢?大家都敢想却不敢问。只有拓跋绍的叔叔阴平公拓跋烈放声大哭,拂袖而去。

紧接着,拓跋绍公布了拓跋珪的死讯。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大乱,每个人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肥如侯 贺护在安阳点起烽火,反对拓跋绍,贺兰部起兵响应。而其他各部也纷纷集结军队,以求自保。

拓跋绍听说民心不安,非常惶恐,他担心文武大臣同自己离心离德,于是,打算通过赏赐财物的方式看看大家的反应。他打开左藏库,拿出大批的绫罗绸缎,分别赏赐给王公以下的官员,多者数百匹,少者数十匹。让他感觉欣慰的是,群臣中除了吏部尚书崔宏之外,大家都收下了他的赏赐。这让拓跋绍长出了一口气,在他看来,这些文武大臣既然能收下自己的赏赐,就一定是拥护自己的。可事实证明:拓跋绍太天真了!在任何时候,拿好处不办事儿的人,何其多也!

我们再来说说拓跋嗣,当他得知父皇已死的消息,急速返回京城。可朝中形势并不明朗,拓跋绍已坐镇皇宫,所以,拓跋绍不敢进城,只能白天藏在山里,晚上住在侍卫王洛儿的家中。王洛儿有一个邻居,名叫李道,深知拓跋嗣仁孝,就在暗中给藏身山中的拓跋嗣供应食物,并隐匿其行踪。

可拓跋绍从没有忘记,自己这个差一点儿就被立为太子的哥哥,他知道:只要拓跋嗣还活在人间,自己这皇帝的位子就坐不安稳。所以,从他弑父的那一刻开始,就派人四处追查拓跋嗣的行踪。很快,拓跋绍就抓到了王洛儿的邻居李道,可严刑逼供之下,李道始终守口如瓶,就是不肯说出拓跋嗣的下落,拓跋绍恼羞成怒,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想法,残忍杀害了李道。

这时,猎户叔孙俊与皇族远亲拓跋磨浑,求见拓跋绍,说他们知道拓跋嗣的藏身之处。拓跋绍听后大喜,便派出手下两个亲信和这二人一同前去捉拿拓跋嗣。可拓跋绍不知道的是:叔孙俊与拓跋磨浑这两个人早就心向拓跋嗣,正犯愁投靠无门,这下可好,拓跋绍两个亲信的人头就成了他们拜见拓跋嗣的投名状。

久居城外,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侍卫王洛儿在拓跋嗣的授意下,多次潜入都城,联系各位王公大臣,倾听大家的意愿,并争取大家对拓跋嗣的支持。大家听说拓跋嗣就在城外的消息后,纷纷争先恐后地出城迎接。就这样,逃离在外的拓跋嗣高调进京,一举杀掉了弑父逆子拓跋绍和他的母亲贺夫人。可怜这位贺夫人,她肯定会后悔,生下了这样一个既坑爹又坑娘的儿子!

这段故事说起来很长,其实时间很短,从十月十三拓跋珪被杀,到十月十七拓跋嗣即皇帝位,满打满算只有五天的时间。可正是这五天的时间,决定了北魏未来的命运。

道武帝拓跋珪,虽晚年昏庸,干了许多错事,但他对历史的贡献却是不容抹杀的,他不但建立了北魏,开拓了疆域,而且还推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奠定了北魏强盛的基础。

为便于控制山西、河北之地,拓跋珪迁都平城。建宫室,立宗庙,安社稷,平定权衡,审计度量,完善职官和授爵制度。强制解散以血缘为联系的各部落,重新按居住地组织编制,使其成为国家的编户,为国纳税。同时,效仿汉制,要求文武大臣必须束发加帽,就是头发梳起来,带上官帽。还始置五经博士,推广教育,增加国子太学生员共三千人,并命郡县大索书籍,汇集平城,建立国家图书馆。

这一切,都是拓跋珪的善政。而拓跋嗣正是在拓跋珪的善政基础上,将北魏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