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俊 | 热衷教育事业 执着奉献爱心 ——回忆我的堂叔王之栋
往期回顾
作者:王致俊
王之栋(1934—1996),孝义市南船头村人。1952年考入汾阳师范学校,1954年分配到中阳县,在石西乡完小参加工作,历任代课教师、班主任、教导主任。1958年至1976年,先后在中阳县大城垣完小、南街完小、郭家山完小任校长。1977年调回孝义县东董屯小学任校长。1978年在孝义县大孝堡初中、李家庄初中任校长。1983年调入孝义县教育局教研室办公室任主任。1994年退休。1996年因病逝世。
叔父出生于书香世家,是南船头王氏四世祖王济之独子。其祖父王锡三擅长文学、书法,身为前清修职郎。其父亲王济,毕业于山西第一国民师范,早年参加共产党的地下工作,先后任晋冀游击队抗日大队第一秘书,盂县人民政府财政科科长等职务;1943年在盂县战役中,英勇牺牲。(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叔父之栋时年仅仅10岁。
叔父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汾阳县董家庄完小读书时,学习成绩优秀,老师们都很器重他。完小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汾中录取,但因幼年失父,家庭生活实在艰难,未得入高等学府升造,遗憾终身。叔父只能委屈就读于汾阳师范初师学校。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修完了全部学业,还刻苦钻研音乐、绘画、美术,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长绘画、剪纸。这都为叔父将来献身党的教育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叔父最初执教于中阳县石西乡完小。这里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不通电、吃水难,一条羊肠小道像绳子样曲曲弯弯,一般人都不愿意去,叔父到了这个学校后,以校为家,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教学工作,协助领导,使石西乡完小总体工作有了提高,博得了同事的拥护和各级领导的赞扬。
叔父在中阳县任教25年,调动过四个单位,一直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吕梁山区的教育事业 那时,叔父教的是复式班、头年教一、三年级,第二年教 二、四年级,轮流往复。1977年调回孝义,先后在东董屯小学、大孝堡初中、李家庄初中、县教育局教研室办公室任校长、主任等职。叔父从教40年来,不论走到哪个学校,都始终以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献身工作,埋头苦干。回忆叔父教学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叔父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准则,从备课、讲课到批改作业,各个环节,认真细致。如在作文课上,他首先要求学生在石板上打底稿,写好后他看了不行,擦了重写,还不行,再重写,直到满意后,学生再一笔一画工整地抄写在作业本上。学生的作文他一字一句,全批全改。每发现篇好作文,他总要在课堂上宣读,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无论工作再忙,自己再累,也不能耽误学生的课程。他认为,语文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指导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深入社会生活,学会观察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他教学方法得当,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的学生都喜欢语文,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二是对学生亲如子女,大爱无疆。叔父以无私的大爱,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为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向急需得到帮助的孩子,伸出了一次又一次的援助之手。叔父从走向社会那天起,就执着地、竭尽全力地帮助别人。当他看到贫困山区的孩子交不起学费时,他总是悄悄地为孩子们垫付;当他得知孩子们买不起学习用具时,他又利用周日赴县城买回了作业本、铅笔、橡皮和米尺,分送到孩子们手上。有多少孩子得到他的资助,他自己也说不清,尽管当时的工资只有三十几元。扎根山区,倾情教育,是他无悔的事业追求,而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是他人生的更高理想。叔父视学生如子女,学生的美好未来,就是他的奋斗目标。
三是对同事团结友爱,同甘共苦。叔父先后在中阳、孝义任职40年,走过8个单位,但是不管走到那里和谁搭班子,都能尊重对方,团结同志。不论累活重活总是抢着干,把方便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如同事病了或有事,不能上课,只要跟他说一声,他便会代替上课,从无怨言,且乐此不疲。特别在六、七十年代师资紧缺时,他除了主教语文外,还代过数学、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等课程,被人们称为“百古知”。那些年, 大到职工住房,小到职工生活,谁有病,谁有难,他都挂在心上,可以说,叔父的成功是用勤劳艰辛换来的,也是用将心比心的真诚相待换来的。由于上下左右同心协力,教学成绩卓著,多年被评为地、县、乡的先进学校。他本人多次获得吕梁地区的“骨干教师”、中阳县“教学能手"和孝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1983年调入孝义县教育局教研室办公室后,面对全新的工作挑战,叔父以其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主动思考, 积极工作,很快进入角色。他坚持“岗位培训,岗位成长”的教学培训策略,推行“三个落实”,即落实人员考勤,落实活动时间、落实活动内容;强化“三有”,即组织活动有准备、设计有目的、过程有记录。叔父与学科教师共同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全面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评选活动,搭建“以公开课、示范课”,“教师论坛”等为载体的教学科研平台,有力地促进教师的岗位成长和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了规范课堂教学,他协助领导制定了《学科课堂教学常规》,打印成册,发放到全市教师手中,受到教育局领导的赞扬。
叔父在我的记忆中,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德、智、体全面发展,长于绘画,喜欢剪纸。叔父常说:“学书致用,从艺以德”,他一生热心助人,不图名利,只求奉献。在村里和工作过的地方,他无偿为邻里乡亲书写对联、剪花窗,画炕围画等。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极大地方便了许多目不识丁的村民百姓。在家族中,叔父是一个孝子。他上奉老母,下育儿女,尽职尽责,从不懈怠。父亲为国献躯后,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结婚后,夫妻相敬如宾,同甘共苦,为了母亲的晚年生活,夫妻端水送饭,倒屎倒尿,熬药相伴,惟恐有一丝疏忽。叔父的堂叔王瀚,在六十年代初,生活特殊困难,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往往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便从每月仅有的三十几元工资中,挤出一点钱给予支助,受到族人的赞许。对儿女的教育,叔父要求从小认真读书,长大做社会有用的人才,他启发诱导,讲清道理,因材施教,使家庭人才辈出。在他的5个儿女和9个孙子、外孙中,就有9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研究生2人。
叔父一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默默地耕耘在教学工作中。叔父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老人家虽然没有给儿女留下更多的家产,但给后辈儿孙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18年过去了,但他的精神常在,品德长存,使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