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栅古今谭 :古镇遗迹(3-4) 2024-06-25 02:44:57 03建国前的护村门下栅村共有四座护村门。近代下栅人所称“南沟里”原是王家沟村南的一条沟,后来逐步建筑了民宅,形成了一条街。在南沟里西端,建有护村门一座,原本是王家沟村的护村西门,门外建有大照壁一个,壁上砖雕“天官赐福”四字。南沟里东端有三官门一座,东西走向,原是王家沟村的东护村门,南侧有小院一处,下有退水涵洞约五丈长,全用红砂石板盖顶,高约五尺。遇雨南沟街的道水不流门底,全经退水洞注入白沟河。 下栅村东有东门一座,原为临桥村的东护村门,门外建有大照壁一个,内嵌石碑三通,东门西向百米处有西门一座,原为邻桥村的西护村门。唐初三村合并统称下栅村。因村庄南高北低,有虎头蛇尾、头重脚轻之嫌,不符合阴阳平衡之说,有伤村运,清乾隆33年在原西门的基础上延长了西门洞,又向南加筑了南门洞,直通前街,整体形成了丁字形门洞,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下栅“丁字门”。 以上所有的护村门,解放后因拓宽路面或其他原因均已拆除。 04林林总总的庙宇庙宇是供奉神佛的地方,佛教的庙宇称为“庵”或“寺”,庵是尼姑居住的地方,俗称“姑子庙”;道教的庙宇称为“宫”或“观”,供奉神或者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庙宇,规模大的叫“庙”,小的叫“阁”。下栅村应有尽有,可谓五花八门,全村共有大小庙宇十四座,其中规模大的有七座,有的占地多达十余亩,在孝义乡村中是少见的,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科学不发达,神佛是农民的精神寄托,这是时代的局限,这不仅不能说明下栅人的愚昧,恰恰展示了下栅村曾有过的辉煌,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些庙宇的结构布局错落有致、各有特色,建筑工艺、雕塑技巧、壁画美工无不反映出工匠心灵手巧,技艺精湛的智慧与能力。可惜,1945年以后三年战乱大部分毁于阎军之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又遇到十年文革动乱,极左思潮铺天盖地而来,破四旧运动势不可挡,倾其所剩惨遭拆毁,所有庙宇已经荡然无存,这不能不说不是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2005年,我们集中数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回忆我们亲眼所见,又结合文物、文献资料和对历史传说的考证,对下栅村十四座庙宇,分别作出了比较细致全面的文字整理,现陈述如下:关帝庙关帝庙俗称老爷庙,位于丁字门顶,坐北朝南,据碑文记载,大殿最早称玄天殿,始建于清乾隆33年,嘉庆24年又在殿门外增建“报厦厅”,厅的东西两侧分别塑红黄马各一匹,马童各二。庙院南端的东西两角分别建有钟鼓楼,下丁字门是通街剧场,南有座从南向北的过道戏台。大殿内塑有神像五尊,关帝居中,关帝是历史真人,姓关名羽字云长,山西解州人,是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蜀国的大将,民间称其为关公,关老爷,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一位忠义两全,文武兼备的偶像。雕塑家精心设计,巧夺天工,依三国演义对人物的描写刻画,把关羽的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威武的关帝端坐于五尺高台上,紫红面色,卧蚕眉、丹凤眼,美髯长须飘于胸前,头戴包巾,身着绿色战袍,右臂袒露黄色铠甲,右手握拳,摁于右膝,左手五指并拢托于左膝,神态和各种身姿无不显示出刚中有柔,威严而又不失慈祥的将军风度。台下左右两侧分别有关平周仓塑像,均有丈余。关平两手合十,面带笑容。据《三国演义》说,他是关羽的义子,也是关羽鞍前马后的一员战将。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傻乎乎的确有天真可爱之处,让人一看就想起了“周仓没智扛刀一世”的历史传说。整个殿内塑像无不突出忠义文武这一主旨,让人联想到当时那位设计师高超的文学才华。关帝庙是下栅所有庙宇中唯一有连贯故事情节壁画的庙宇,壁画从“桃园三结义”起,基本画出了关公过关斩将的赫赫战功,从艺术的角度讲是古代绘画的艺术杰作。 子蝗庙子蝗庙位于丁字门顶东侧,内塑主体神像三尊,殿门外有牌坊式抱厦厅,向东下七级台阶,过一小门,有砖砌坡道,直通往东门街。庙院东半区有瓦房三间,是各朝至民国村社办公的地方,古称“庙上”,民国时叫“村公所”。向北有台阶,可下到剧场。古名叫“圪洞子场”,场北有坐北朝南的戏台。此庙建筑年代久远,据关心文物古迹的老人们说,他们曾与平遥文庙的工艺、建筑风格对照,认为是元代建筑。财神阁财神阁位于东门顶。据清嘉庆24年碑文载,初建东门时,门顶只有门楼没有神像,后来又把门楼改为东向、西向两间,东间塑文昌爷,西间塑像财神爷。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把门楼改建成向西的一间,重塑文昌爷,财神爷并坐于此间。嘉庆24年,文昌爷移动到南山魁星楼底层,东门顶独供财神,正名为财神阁。香严寺丁字门笔直向西百米处有寺门,经道南砖砌坡道,上寺门顶,南有大照壁,向北过寺门顶,即是下栅村规模最大的佛家寺庙——香严寺。庙的建筑结构基本是对称式布局,以照壁为中心北向径直为中轴线,横过寺门顶,是过厅式“将军殿”,东西分别塑着哼哈二将。殿门即是香严寺的山门。过一小院进入过厅式“天王殿”,塑像为四大天王,东西各二,出天王殿进入寺庙大院,第一级东西各有拱式砖窑三间是和尚庙卒居住地,第二级是对称廊房,分别塑着罗汉数十尊。正北是大雄宝殿,塑有大佛像三尊,均坐于莲花盆上。大殿的西北角有一小神阁,供奉着本村任氏二世祖任刚真骨塑像,碑文记载着任刚建设香严寺的功绩。流传至今的“寺背后”、“寺西”等地名,皆因香严寺得名。五道庙五道庙位于前街中段道西,在五尺高台上一大间拱式窑洞,外有廊檐,内只塑五道爷神像一尊。廊檐外正中有上下神阁的台阶。西头庙西头庙也称观音庙。五道庙西有西头街,西头庙位于街的最西处,普通四合院,正殿坐西向东,为无梁窑洞,主像居中两侧是数十尊小罗汉,南北厦房均无神像,庙门对着照壁。拐角庙五道庙向南,前街尽头向西拐弯处有拐角庙是下栅的第二座观音庙。以小巧雅观为人喜爱。照壁庙门之间怀抱唐槐一株,槐树腰围近两丈,高约四丈,树东有桥门,门顶有钟楼,整个建筑以观音堂为主休,堂门外有小巧抱厦厅,东侧有瓦房两间,房北有台阶可达钟楼。龙王庙龙王庙位于拐角庙西,南沟里北崖顶古寨堡内,寨门即是庙门,门顶有钟楼,庙门外正南是雕龙照壁,向东有坡道一段,通往寨子坡底是繁华的集市。庙门以西沿堡墙底走,可达王沟,入庙门,径直向北,西侧便是龙王庙,正殿坐北向南,内塑主体神像三尊,庙院东有拱式砖窑三孔中间有塑像,西有小配殿一座,殿内有塑像,庙院南有戏台。旧日下栅王马有向摩氏祈雨的民俗,请摩氏活动就在龙王庙进行,庙内备有做道场的全付銮架和摩氏桥。三官庙三官庙建在三官门顶,向南有台阶下门顶有小院一处,院门即庙门,向西开,面对照壁,小院正东有拱式窑一孔曾办过村学,门顶有小房一间,是庙卒居住的地方,门楼以砖墙相隔成向东,向西两间,分别塑着三官,三皇神像。观音庙观音庙位于南沟里与王沟里相接之处,是下栅的第三座观音庙,其建筑结构,内部设施与西头观音庙类似。只是在庙院北面又建了一个小院,内有东向拱式窑一孔。西道场西道场是道教庙宇,一进两院,庙门向东,门顶砖刻“海会院”三字,外院有卧龙松一株,不知植于何朝哪代,县志上只提到孝义十四景之一,毁于战乱。内院为砖建四合头结构建筑,正北,座北向南窑洞内供奉太上老君。依山势建的庙共有三座,是一组古庙建筑群,是下栅的风景区。娘娘庙从小坡向南至南塬坡是南山底一片弧形开阔地,因庙而得名叫“娘娘庙湾”。娘娘庙建于山脚下,庙门朝北,庙院为东西走向,大殿西向面对戏台,南有入山浅窑洞三间是唱戏庙事活动时安茶炉,设灶的地方,北有拱式砖窑三间,供和尚庙卒居住。南山坡凸凹起伏,灌木丛生,庙的整体深嵌于黛黑色的背景之中,俨然一座深山古刹;庙北开阔地是农家菜园,再向北白沟河沿地边顺流而下,长流不息这是建筑群的第一级,假如这是一幅风景画,虽不是浓墨重彩的妙笔,而轻描淡写却也勾勒出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观。白衣庵娘娘庙大殿北山墙下,向东出一小门,上约30米长的一道斜坡,是建筑群的第二级——白衣庵。庙门朝北,一进两院,南北走向,东靠山崖三间大窑洞内均有塑像;西临“和尚沟儿”,沟边有瓦房三间,是尼姑居住的地方,主殿坐南朝北分上下两层,上层主神像是金身塑像“千手观音”,下层为无梁窑,内塑主体神像三尊。站在远方看白衣庵,有点像恒山悬空寺,但它悬而不空,西房背后沿和尚沟边是一条脚踏实地的羊肠小道,可以顺利地登上第三级有惊无险。然而胆大的游人偏偏要从庙门口一个狭窄的皮缝中攀登而上。这可真是有惊有险,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回头看一眼都会让人毛骨悚然——皮缝下面竟是一个约五十米高的陡壁悬崖。真武庙及魁星楼 第三级是真武庙及魁星楼。庙门向西,庙院为南北走向,大殿坐北向南,除正面塑真武爷外,两侧塑有十八罗汉站像。庙东南角是清嘉庆24年建筑的魁星楼,分上下两层,底层为文昌阁,上层是名符其实的魁星楼,俗称“空心楼”。魁星楼是全村制高点,西南可望铺头洪福寺;东北视野开阔,原野风光一览无余。傍晚时分,夕阳辉映,介休城墙,汾阳校场塔清晰可见。更奇妙的是楼顶成葫芦状的一个金黄色顶子,由于阳光的反射作用,金光四射,熠熠生辉。据传说,自从建起魁星楼,下栅人才辈出,村运蒸蒸日上。金顶是下栅人的明星,远走他乡的家乡赤子们,几年,几十年难得回家一次,当他们在异地看到与金葫芦顶相类似的黄葫芦时,难免生出一种“眼望黄葫芦,心生故乡情”的心态。这一古庙建筑既是游览胜地,亦是暑期避暑的好地方。 浓情小米粥 传递故乡情 东征红军踏遍了孝义的山山水水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赞 (0) 相关推荐 龙泉寺里搜“电台” 1966年,大约是7.8月间,山西太谷县城外东南的田间小路上,一队打着红旗,佩戴红袖章的青年学生在急行军,他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向着座落在侯城公社凤山的龙泉寺前进.这是太谷卫校的学生,大约有七八十人 ... 【长安村落】——细柳街办蒲阳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南依细柳原,与高庙村.训善村.石羊村相邻:北临沣惠渠,与南寨子.下店村.袁西寨相接:西汉高速公路半环东南而过.现有3169人,耕地3697亩,工业 ... 柏乡轶事之古寺庙(七) 路村崔府君庙 --高庙的故事 柏乡县城西南2.5公里处,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叫路村 (古时圣德村 ),该村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庄.明代修建的南北大通道九省御路,从该村中间穿过.被誉为 " 天下文 ... 我用一年时间,游览陕南50处古迹,有的举世闻名,有的鲜为人知 我有一个关于旅游的梦想. 我的这个梦想,不是游遍世界,也不是游遍中国,而是游遍陕南. 是的,你没看错,我说的就是游遍陕南. 你可能会笑,甚至会笑掉大牙!在你眼里,陕南就那么大点,只需要几天的时间或许就 ... 【永州古村落】道县阳乐田村:乌龙庙里的悠悠传说 [永州古村落]道县阳乐田村:乌龙庙里的悠悠传说 陈瑜 阳乐田村,在道县县城西郊,现为阳乐田社区,据说是因为村里曾经住着欧阳姓.乐姓和田姓,就成了阳乐田村,后来,欧阳姓和乐姓都相继搬出,现在该村村民 ... 王建立:村 庙(小小说) 村 庙 王建立 家乡庙多,吾村为最.巴掌大一个村落,大小庙宇七十有余,好像江米团子外边的黑白芝麻,星罗棋布,甚至重叠.龙王庙.土地庙.山神庙.关帝庙,耳熟能详的庙自不必说起,其独有者亦不胜枚数,仅举 ...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68,立新村三官堂 立新村位于白鹤镇西南约3.5公里,2002年原响板村.立新村合并成响新村.沿白石公路向西,到响新路向南,700多米后有一条小路向西,进去就是立新村. 网友标注此河为三官塘 三官堂桥西堍有两棵银杏树,& ... 安平县南庙头——昔日神奇笼罩传说多,今朝美丽如画人欢笑 安平县南庙头,为什么说水多虫多庙宇多?为什么文革时期把庙宇三官神像埋了,村里经常出横死事故?这个村出了一位农民书画家,他是谁?为什么一说捐资修路,在外的南庙头的创业者都纷纷慷慨捐资?如果你想知道,这个 ... 下栅古今谭 :古镇遗迹(9-10) 作者:任殿伦 09 民重兴学人杰地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下栅人历来重视教育.古往今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下栅的教育也经历了私塾,书房.学堂.学校几个历史时期,培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精英.前文所述,人杰地 ... 下栅古今谭 :古镇遗迹(7-8) 作者:任殿伦 07 古村风貌和名宅 下栅村西的王沟是王氏家族最早开发的一个小村,基本是依山凿洞,农家格局,山村风貌.土窑洞冬暖夏凉是他们祖辈居住的安乐窝,农家小院虽然简陋,但猪羊圈,牛棚齐刷刷,全沟共 ... 下栅古今谭 :古镇遗迹(5-6) 作者:任殿伦 05 古今戏台 千年槐 古代建筑戏台主要是为了祭神唱社戏.小村庙少或没庙,同时也唱不起戏,一般没有戏台.下栅是大村社,有古建戏台四座,分别是子蝗庙戏台.关帝庙过道戏台.龙王庙戏台.娘娘 ... 下栅古今谭 :古镇遗迹(1-2) 下栅古今谭 :古镇遗迹(1-2) 国画山水画教程,奇峰树下话古今,简单易学 国画山水画教程,奇峰树下话古今,简单易学,视频教学 国画山水画教程,奇峰树下话古今,简单易学,视频教学 Show More 让城市留得住记忆 让人们留得住乡愁——孝义市下栅乡打造记忆小镇推动乡村振兴 孝义市下栅乡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农耕记忆.产业记忆.民俗记忆.美丽记忆"四位一体的乡村记忆小镇,全力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下栅乡属 ... 师道强 :从下栅村走出的老革命杨冀轩 作者:师道强 去年底,我写了一篇<下栅村里的杨继禹>,说孝义下栅村里尽名人.其中提到了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章沁生.中共孝义市委书记章霍生.孝义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杨汉山.民国年间的山西 ... 师道强 | 孝义下栅村里的杨继禹 作者简介: 师道强,桥南文化艺术社社长.孝义古城诗社顾问.汾河曲社顾问.著有长篇小说两部,散文评论集和诗词集各一部.内中作品散见于省.地.市三级报刊杂志.创作作品总字数约一百余万. 孝义下栅村里尽名人 ... 孝义下栅村里的杨继禹 作者:师道强 孝义下栅村里尽名人.有民国年间的山西省议员杨宝堂.杏花村汾酒厂的创始人杨得龄.孝义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杨汉山.孝义县民国商会会长王子玉.介休县商会会长朱景璋.中共孝义市委书记章霍生.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