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括被围46天,列国为何袖手旁观?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字数:2304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战国时代最惨烈一仗,当属秦赵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最残酷的阶段,则是赵括的四十万赵军,陷入秦军重围的46天:困兽犹斗的赵军,一次次决死突围,又一次次被浴血阻击的秦军击退,直到主帅赵括壮烈战死,四十万万赵军惨遭俘杀。赵国举国军事家底毁于一旦,从此一蹶不振——以这极度血腥的方式,秦国,终于踢开了他们东进中原的最大绊脚石。

但作为胜利者的秦国,在这场生死较量里,其实也赢得险过剃头:在这46天的围困战里,秦国动员了其国内所有十五岁以上青壮年男子,伤亡也十分惨重,以主帅白起的话说“秦卒死者过半”。倘若在这场胶着的对决里,有哪个国家敢派出援军,背后狠狠扎秦军一刀。那么强弩之末的秦军,极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可最奇怪的事,也正在这儿:明明秦军已打到筋疲力尽,明明中原列国的利益,也与这场胜败息息相关,但齐楚魏燕韩这些“关东诸国”,却硬是一声不吭,从头到尾当围观群众,干看着孤军奋战的赵国大军,陷入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唇亡齿寒的严重后果面前,为什么,这些见惯大场面的强国,居然还有着如此昏聩的“淡定”?

即使抛开战国列强的恩恩怨怨,以现代眼光看,长平之战时列国集体“看热闹”的雷场面,也堪称一场典型的外交案例。首先一条原因,就是“苦主”赵国,在这场国运大战里的蠢操作。

一:赵国的短视战略

作为战国晚期,军事实力一度争锋强秦的大国。赵国早就尝到过“拉外援”的好处,比如长平之战爆发前七年的阏与之战上,赵国就是借助魏国的夹击配合,成功胖揍骄横的秦国大军,打出秦国难得的吐血一败,叫挨够秦国打的中原列国兴奋不已。以《战国策》的形容说“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俨然抗秦的旗帜。

而到了长平之战爆发时,赵国的外交形势,更不是一般的好。当时的齐楚两大国,都是站在赵国一边。战争开打时,齐楚就摆出了救援赵国的架势。这三国的关系,也叫秦国十分忌惮。以《史记》记载,开战之前,秦国就做了最坏打算:齐楚救赵,来则退兵,不来遂攻之。

秦国害怕的,并非是与赵国交战,却是赵国打出“合纵”的大旗,来一场联合抗秦的大战。

而当长平之战旷日持久,被动防御的赵国,逐渐陷入困难境地时。赵国谋士虞卿,先拿出了犀利方案:既然秦国怕合纵,那赵国不妨咬牙大放血,派使者带着珠宝,贿赂魏楚等邻国,就算不能争得对方出兵,只要摆出三家结盟的架势来,就正戳中秦国的心病。这样秦国“疑天下之合纵,媾乃可成也。”后来那场惊天动地的长平大血战,极有可能戛然而止。

但偏偏此时的赵孝成王,却采取了最直接的办法:既然是媾和,何必费这么大劲,直接找秦国媾和不就行?但赵国派去求和的使者郑朱,却是碰了一鼻子灰。更严重的后果,比碰了一鼻子灰严重的多——这可是在列国面前现眼了。

因为放在当时,长平之战,等于是头两号强国的对撞,周边的“围观群众”们,别管要不要帮忙,但总要先看清风向。原本赵国是“合纵”中心不假,可自己都主动认怂了,别人就算想帮忙也不成。秦国最怕的“合纵”,等于是赵国自己把路堵死。

如此错误,与其说是赵国选择错误,不如说是为短视买单。从长平之战一开始,赵国就不停犯着“短视”的错误:接收了上党,却根本没做好抵御秦国的准备,待到战争打响,外交方面却只想急于求成,大好的外交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害怕“合纵”的秦国,这下可以放心大胆,摁着赵国暴揍。

而比起赵国的短视操作来,更起决定作用的,是秦国的对症下药。

三:戳中列国软肋

其实,虽说赵国自身犯了错误,但放在这场战争里,赵国的外交环境,依然十分悲情:围观的中原列国,利益息息相关,却都是各怀鬼胎。

经过秦国几代人的东征西讨,昔日的中原列国,大多都被秦国打出了“恐秦症”,外加列国间矛盾重重,所以面对秦国的攻势,大多数国家,其实也都有侥幸心理:反正挨打的是队友,我们表现乖一点,这顿打可能就逃过去。所以赵国一提出媾和,好些“围观群众”,也就顺坡下驴。嗯,苦主都怂了,咱就继续看热闹。

而秦国此时的外交策略,也正戳中了列国的这种心态。此时的秦国相邦,正是献上“远交近攻”谋略的范雎。而放在这场战争里,“远交近攻”不止是软硬兼施,更有秦国直接“输出威胁”。周边的列国,几乎都收到秦国的警告:这次打的是赵国,谁要敢帮忙,下个就打谁!

甚至对于几个可能介入的大国,范雎更是提前布局,昔日与赵国有着密切关系的齐国,在齐王建即位后,国策立刻改弦更张,在秦国的刻意拉拢下,从此变成了秦国在东方的“小弟”。而与秦国有着切齿仇恨的楚国呢?新任的楚考烈王,本身就在秦国做过质子,更和范雎私交不错。如此一来,齐楚两大国的援救,自长平之战爆发后,就变得没指望。

非但没指望,在长平之战的第三年,恰恰是昔日叫秦国忌惮不已的齐国,给秦国来了个“精彩助攻”:前线打到弹尽粮绝的赵国,向齐国紧急求救,不求齐国出兵,就求齐国援助粮食。结果却是“齐不听”,前线大军眼看就要断顿,这才有了赵孝成王病急乱投医,遣使去秦国求和的雷事。

而赵国的这桩错事,更被秦国捏住了要害,秦国不但拒绝了求和,反过手来更是“秦显郑朱而不与赵媾”。把这件“认怂”的事大肆宣扬,闹得列国人人都知道。明知唇亡齿寒的列国,自然各个躲猫猫。

这也就是说,在赵国前线主帅廉颇被替换,新帅赵括接任后,看似拥有四十五万强兵的赵军,其实已经陷入了极其孤立的境地:列国都知道其必败,都等着看赵国的战败。拥有强大粮食补给的秦国耗的起,粮食储备濒临告罄的赵国却再也拖不起。最后的主动出击,身陷重围,看似战略错误,其实,只是46天的悲壮一搏。

这场惨烈的对撞,见证的并非“赵王听信谗言葬送战局”的愚蠢故事,相反,却是苏洵笔下,那声振聋发聩的真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面对虎狼的对手,心存短视的侥幸,其沉重的代价,绝不止赵国一家尝过。

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通鉴纪事本末》

历史人物故事会

每天了解一点历史,听些历史人物故事!
53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