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智慧结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只差一两天。
朗朗上口的节气歌想必很多人打小就会背诵,由于感觉节气用的是阳历时间,一直好奇这么科学的二十四节气到底是中国首创的,还是哪里传来的,所以特地研究了一下,发现二十四节气真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二十四节气表
春季
立春 2月3—5日 雨水 2月18--20日
惊蛰 3月5--7日 春分 3月20--22日
清明 4月4--6日 谷雨 4月19--21日
夏季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芒种 6月5--7日 夏至 6月21--22日
小暑 7月6--8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秋季
立秋 8月7--9日 处暑 8月22--24日
白露 9月7--9日 秋分 9月22--24日
寒露 10月8--9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冬季
立冬 11月7--8日 小雪 11月22--23日
大雪 12月6--8日 冬至 12月21—23日
小寒 1月5--7日 大寒 1月20--21日
计算公式——[Y×D+C]-L 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本世纪立春的C值=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
[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较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察悬象之运行,示人民以法守”,自秦汉时代定型之后,两千年来一直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即每十五度是一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分别对应地球在黄道上的一个位置,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风向标,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开始订立的,到汉代时期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二十四节气萌生于三千多年前,它们的诞生与太阳有关。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古人经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发现每年腊月的某一天都日影最长,六月的某一天都日影最短。日影最长的那一天被称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日影最短的那一天被称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就是夏至。
后来在此基础上发现,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这样,商朝最先确定了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另一种说法是,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太阳历范畴,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我国对二十四节气的保护有一个过程。
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1年到2014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等被相继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2016年11月30日,经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遗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职责的信任。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推动参与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
桃花烂漫柳成荫,夜夜惊雷怯鸟音。
沉醉香浓花事早,浑浑不觉已春分。
3月20日就是春分了,一个昼夜长短相等的日子,祝愿读者朋友们种下希望,努力耕耘,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