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 · 散文】胡艳: 白鹿原上孟村是我家

白鹿原上孟村是我家
文/胡艳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初秋薄凉,夜虫鸣啾,静夜已深,此时的我无眠,把眼睛投向窗外,城市的夜空是灰亮的,可以看得很远,我的思绪在夜空中漫游,不知不觉又回到了我的故乡——白鹿原腹地的孟村。
我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故乡度过的,那里留下我无数美好的回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我时常想回故乡。

孟村人杰地灵,自古出英才。著名的有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的大王刘宗敏,孟村至今有以刘宗敏命名的大王村;有晚清授予的朝廷贡生胡荫臣、赵连城。段家村的段秉厚在山西学经商,后来被东家委任在俄罗斯负责经营分店。加上李家村的李敬儒,赵、胡、段、李是当时孟村地区的四大家族。就北水磨村赵家来说就人才辈出,赵连城的次子赵和庭先后在秦州、兰州等地作官,1912年回陕西任户县县长。赵和庭的儿子赵国宾毕业于北大,先后在北京、西安任职,成为民国时期陕西著名的地质学家。民国时期孟村为革命根据地,在郗家河村曾成立过鹿原第一党支部,涌现了以胡达明、赵伯平为代表的一批革命者,解放后出过省长,厅长、县长;不乏载入史册的专家教授、画家、艺术家、文人骚客;近代、现代在外经商的商人更多不计其数,对繁荣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做出不小的贡献。

孟村是鹿原三镇的通衢之地,西连着西安市灞桥区狄寨镇,向东是蓝田县的安村镇,站在原楞可一览蓝田的大河大川大山的壮美景象;北边原下灞河汤汤向西流入西安入渭河进黄河奔向大海,北岭横亘与鹿原并美;南边隔鲸鱼沟是鹿原最大的孔村镇相望,南山磅薄逶迤如屏障四季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孟村街是当地的商业文化中心。来过孟村街的人都知道孟村街道呈丁字状,南边是东西方向的水安路,是“丁”字的“一横”,以前主街道从水安路往北的一条街。孟村镇被樊家村、胡家村、李家村三个村环绕,东北是樊家村,西北是李家村,胡家村位于正南方。路北西头原有一个大涝池,那儿是洗衣服、淘粮食、男孩子戏水之处,涝池边有几颗大柳树,歪着脖子向水面长着,男孩子经常骑在树上嬉水玩,有的以树干为跳台跳下去游泳。

主街道顶着水安路向北延伸大约200米左右,街道两边分布着企事业机关,邮局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地方,初一时候同桌转学去了外地,我们通信进行交流,放学路上我把信投进邮筒,过不了几天就会收到她的回信,从同桌的信中了解了家乡外面的信息,知道她的学习生活状况,为我的生活开启了一扇小小的窗户。后来我在镇上参加了工作,认识了我的先生,用信和电话进行交往,如此往来一段时间就成了家,有了孩子,我在镇上中学工作了十年,女儿五岁的时候我们离开了故乡,转眼间已经过去了20多年。

邮局隔壁有一间老的平房,哪里是我老师老伴开的裁缝铺。老师的老伴姓蒋,个子不高,皮肤很白,带着金丝眼镜,齐耳短发很整齐,穿着讲究得体,温文尔雅,走街上就是一道风景。老师的女儿萍儿在店里给母亲当助手,每次从门前过不由得就想朝里面看一眼,老人和萍儿在安静地做活,娘俩的日子过的不紧不慢。老师和我家长辈都是朋友,对我很怜爱,见了总会扬起手,多半手都会悬在空中,偶有打到头上还有点疼。前几年老师作古,我还难过了一阵子。
街上有两所学校,一所是乡初级中学,学校没住宿条件,方圆十多个村子的学生在初中走读,多则5、6里路,每天往返两趟,下雨两脚泥,晴天一身土;夏天顶着烈日,冬天顶风冒雪,连着跑三年。我在镇中学读了初中,初三时学校重新分了班,我有了新的同桌,她从前面第二排坐到倒数第二排。同桌的母亲在学校的对面供销社工作,我们常出入供销社,读她家的《光明日报》第四版“小说连载”。80年代的知青小说、伤痕文学都是在报纸上看的,也许文学梦就是那会儿种下的。记得有一次历史课上我看同桌带来的《中学生》,被老师发现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没收了书,我恨老师了很久。后来自己也做了老师,才理解了老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天职,老师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勤奋好学,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家东边有一片苹果园,有条小路可以去街上,我和我的同桌曾走这条路潜入果园偷过苹果,她总说当年我村的苹果好吃。
另一所学校是高中,我上小学时,孟村中学就远近闻名,时任校长穆海江,治校有方,培养了一支骨干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了很多优秀人才。可惜蓝田属于贫困地区,教师待遇低。教师大多都是一头沉(一人吃公家饭,家属在家务农)子女也都长大了,养家糊口解决孩子的出路是老师们们的大事。80年代初,新疆自治区来陕西招聘人才,给老师不仅工资待遇好,还给家属和子女落户城市。穆校长和他的团队骨干远走边疆,建设边疆去了。
孟村是个吃嘴子集天天都逢集。街道上除了生活物资供应外,还有很多小吃吸引着人们:如段家的饸饹担子,李家的腊汁肉,樊家的油糕,胡家的坨坨馍夹肉,南原的神仙粉……不论秋夏春冬,集上热闹非凡。
樊、胡、李三村的人喜欢一天三晌往集上跑,早上起来集上溜一圈。中午去集上买一把韭菜,买一包烟。午饭后男人们要到集上消食,或者站在熟悉的商店门口,或者圪蹴在象棋摊子前,谝闲传,看热闹,等天黑看不见了才散去。记忆中我同屋的堂祖爷、爷爷、父亲都喜欢上集。奶奶说集上眼目宽,见识多,心情好。奶奶、妈妈从爷爷、父亲那听一些集上的故事,分享他们带回来的美食,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如今回到孟村街道,置身在车水马龙中,看到鳞次栉比的商铺,蓝瓦、木板门的旧房被改造了,记忆中的裁缝铺子没有了,小路消失了,农田消失了……回到村子,房前屋后都是房子,道路逼仄让人无法呼吸。空荡荡的村子,熟悉的老院子,生锈的铁锁把门。
古朴的白鹿原被作家陈忠实赋予了新的生机,政府重视商人青睐,西边修起了白鹿仓,东边盖起了影视城,白鹿原坡兴建了民俗村,拓宽了水安路,新路绕过街道从我家门前通过。整片的田畴被割开一道深深的扣子,整日车水马龙,村里人曾被车撞伤过。通车那年冬天,父亲走了,邻居的爷爷走了,村里一年去世了8个人,老人们说修路伤了风脉。门前开始变成了荒地、种了树,再后来建起了蓝色的铁皮厂房,却一年年空着,荒草萋萋,站在门前再也看不到一望无际的庄稼地,没有了绿野摇荡,青山坐屏的美好。
秋夜无眠,断肠人在天涯。在秋虫鸣叫的静夜我神游于故乡,看到从前的街道,清亮的涝池以及歪脖子柳树,梦见萍儿和师娘在忙活着。离开故乡二十多年了,我发现自己的灵魂还在故乡,融入故乡的泥土中,成为我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故乡留给我这个在外的游子浓浓的乡愁,是无法用笔墨来描写的。

审稿:王军红  编辑:小蚂蚁
作者简介
胡艳:白鹿原人,为人率性朴实,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旅游。在“舒写平台”,“幸福蓝田”,“西部作家网”、新浪博客发表文章100多篇。有《麦子总有在黄》、《我爷我爸的白鹿》《白鹿原上我爷的那些事》等记录白鹿原生活的系列散文。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滋水美文
(0)

相关推荐

  • 小文|我的故乡大朱村

    我出生的地方叫大朱村,在去外地读书前,我极少离开那里.成年后,在城里求学多年,家乡倒像是一处暂居的住所了.所以,此刻身处异乡的我,每每念起故乡时,脑海中出现的总是儿时生活的那个村庄. 在我八岁之前,我 ...

  • 【长安村落】——引镇街道东庄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地处引镇老正街东南,包括引镇如今几乎全部的单位.街市和门店.然而仅在30多年前,这片繁华地段大多还是一片贫瘠的庄稼地.2010年,8个村民小组,3 ...

  • 【长安村落】——炮里街道东岭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处于白鹿原南麓,靠塬坡的中段,紧贴汤峪河川阳坡的南塬塄上.东有三布村,东北有南桑村(古为三郧庄之一),北有三北桑村(古三郧庄延续的朱耿.后村.前村 ...

  • 郭天部:毕原上的小张村

    毕原上的小张村 文/郭天部 长安毕原上有一村,名曰小张村,它就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小张村的方位,鸡叫鸣三社.正南是甘河公社的北雷村,正西是祝村公社的羊原村,小张村归郭杜公社管辖. 一九六四年,西万公 ...

  • 663期 || 马权安作品:歌唱二小放牛郎/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轩诚小语: 与马权安老师相交超过25年,一直迷恋于他的音乐.之前马先生出过几本音乐教材,多以乐谱为主,他将近年新编著的一本二胡教材书稿 ...

  • 【长安村落】——太乙宫街道西新庄村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该村南边是环山公路,北边是南江兆村,东边是水湫池新村,再往东是下寨村,西南是五台街办东甘村,南有惠炬寺遗址,西为土桥沟.2012年有305户,1200多人,耕地1211亩,主产 ...

  • 【有情草木之六】白来勤丨哦,那是父亲栽下的树

    儿时,我最为自豪的是我家的树木全村最多.最大,听大娃们说,他爸爸说站在离我们村三十多里外的东骊山上,都能看见我家那棵全村最高大的白杨树! 我家的庄园近一亩地大小,原是村口一座涝池,为了盖房子,爸爸用卖 ...

  • 【十三爷】 / 王丙权

    <十三爷> 作者  /  王丙权 多少年以来,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经常是一年四季难得回家一趟.在打工的日子里,心情不免随着工作状况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喜优皆有.喜时心情激荡欢乐无比,非常想把 ...

  • 白鹿原上有炊烟 / 胡艳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505期 审稿|谭长征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 ...

  • 【滋水 · 散文】胡艳:槐花如歌知几许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31期︱ 审稿|谭长征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 ...

  • 【滋水 · 散文】胡艳:回望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352期︱ 编辑︱王会宁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 ...

  • 【滋水 · 散文】胡艳:婶娘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345期︱ 编辑︱子涵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

  • 永昌街道上孟塘村山桥头、隔溪自然村

    永昌街道上孟塘村山桥头.隔溪自然村 上孟塘村位于永昌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7000米.村民委员会驻上孟塘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全村以水田为主,区域面积0.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41亩.下辖上孟塘.前厅. ...

  • 白鹿原旧事 / 胡 艳

    白鹿原旧事 胡 艳 二十岁以前我几乎没有离开过白鹿原,以孟村为中心,在南北原上生活学习,时有去县城办事,偶尔去西安走过亲戚.1988年7月我不顾父亲的反对只身去兰州,登上西去的列车,我的心就飞走了,贫 ...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在会馆村 我邂逅一粒稻谷的前世今生​II胡庆军(天津市)

    在会馆村 我邂逅一粒稻谷的前世今生 ☆胡庆军(天津市)   会馆村那些绿油油的稻田如同棋盘一样整齐地排列着,一直平铺到目光的尽头.风吹过来,能听得见季节的脚步,恍然间,稻田里的一片一片的碧绿就像池塘里 ...

  • 【滋水 · 散文】贺养初 : 衣着上的变化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48期︱ 审稿|谭长征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 ...

  • 【滋水 · 散文】韩立平:陈忠实先生《原上少年》读后感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06期︱   审稿|谭长征   编辑|马晓毅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