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中的第一懒汉——高翔
高翔(生卒年月不详)这个名字很现代,其实高翔是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中的重要人物,是一个画派某种程度上的开创者,奠基人。
当时的扬州八怪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海派,但是谁催生了扬州八怪?清初四画僧之一的石涛贡献最大。而高翔是石涛的关门弟子,石涛去世后,每逢清明,石涛墓前总会有高翔的身影,从不间断,直至自己驾鹤西去。他一生不为官,是位非常有天赋的专职画家,诗书画印都很有成就,尤其山水最得石涛真传,清新、自然、大气,不泥古。此外,中国画中的指画为人们津津乐道,它可以产生一种特有的毛笔所完全达不到的稚拙效果,潘天寿是指画高手,而高翔则是指画的开山鼻祖。
高翔,字夙冈,号西唐,又作犀堂、西堂等,别号山林外臣,擅画山水花卉,间作佛像人物。篆刻与汪士慎、丁敬齐名。又与高凤翰、潘西凤、沈凤并称'四凤'。高翔少年时期崇尚石涛,后与石涛结识为友,常相往来,情谊深长,受益颇深,是石涛的挚友和忠实追随者。
高翔晚年时由于右手残废,常以左手作画。与石涛、金农、汪士慎为友。清朝的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石涛死,西唐每岁春扫其墓,至死弗辍”。意思是说,石涛死后,高翔每年春天都去扫墓,直到死都没有断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友谊很深。高翔除擅长画山水花卉外,也精于写真和刻印。他的山水画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的园林小景,大多是从写生中来。金农、汪士慎诗集上的小像,就是高翔的手笔,线描简练,神态逼真。著有《西唐诗钞》,“扬州八怪”之一。
夏山草庐 水墨纸本
夜月读书图 设色绢本
陶陶然的生活
在扬州八怪中,高翔是少有的扬州本地人。他一生无羁旅之苦,又无饱览山川之见,更谈不上国破家亡恨。这烟花繁华的扬州,养成了他平和的气性。
他如此心平气和地描绘着他的一天,“山盹睡迟三市晓,一窗红日不知醒”——天已经大白,此时红日满窗,闹市已开放,我睡得香甜久久不知醒。“日照三市”,高翔还睡着不醒,怎一个“懒”字了得!此外,他另有诗句云:“匡床自在拥寒衾,卧听儿读妻织履”,意思是——自在地拥着厚被卧在床上,侧耳听着稚儿读书声,妻子织履声。几分闲情,几分惬意,高翔的生活真是悠悠然,陶陶然。
高翔平常亦很喜欢与文人雅士吟诗作对,喝茶畅饮。酒酣耳热的情状,颇有李太白的“呼儿抢出换美酒”的随性洒脱,现录其“喝酒诗”一首:
元夕后二日石门招饮
烧灯今又约,一路屐声中。宿好殷殷意,新诗发发工。作鲟鱼诗佳甚。山寒矜雪白。以积雪作假山,手冷炙炉红。疏快无拘忌,深宵酒兴雄。
高翔这首诗名很直白——“元宵节过后两天,石门招呼我喝酒去”。这石门,并非地点,而是指高翔一老友——周石门。周石门,徽州诗人,其人工诗、爱茶。“烧灯”特指元宵,因古人常在元宵节晚烧灯如白日,故元宵节又称之为“烧灯夜”。
这首诗翻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元宵节过后,老周又约我喝酒,去的路途上只听到叩叩的木屐声。因为主人殷勤招待,我一夜好眠。新诗写得跟疾风一样快,其中,那篇关于鲟鱼的诗作,实在是写得太赞啦!冬天山间很冷,骄矜的雪白茫茫一片。我们将那积雪堆成假山,手冷了就跑到炉火边烤火。啊,心里真是畅快无拘束,深宵时候酒兴浓厚,我们又开喝了!
这份悠然,自然是另外七怪不具备的。
幽幽然的居所
高翔能如此悠闲,是不是家底很是丰厚呀?或者起码也是个“官二代”、“富二代”什么的?可惜,据考高翔的父亲是个屡试不第的老贡生,家境并不丰裕,而高翔一生也不曾为官。
如此清贫家境,高翔在哪里读书、作画、治印的?
据考,高翔住在揭州新城西北的陋巷里。华喦《新罗山人集》卷二《高犀堂五十诗以赠之》云:“ 僻巷有修士,所栖唯一庵。”在偏僻巷子里有一高士,他的住处唯有一个圆顶草屋。“当门植嘉树,绿净烟毵毵。驯禽理幽唱,妍花含娇憨。”他家门边培植了数株佳树,树木绿意盎然,垂纷披扶。院子里头,顺服的鸟禽幽幽吟唱,娇艳的花儿有着少女般的娇憨。
此外,汪士慎《巢林集》卷五《西唐先生画山水歌》云:“ 五岳堂上生清风,檐花石竹香濛濛。雨深苔老户常键, 二分月堕蓬篙中。” 清风生发,石竹香濛,雨深苔老,月堕蓬蒿……这茅屋陋舍,毫无破败之色,反而是一派天真幽然,高翔恬淡安适之心境可见一斑。
歆歆然地作画
儒家历来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高翔身处康熙盛世,但他并无“匡济天下”之志,他选择布衣一生,始终也不曾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作为职业画家,高翔亦不善数算营生。有时候,画画于他,如同孩子般的游戏,兴致一来,提笔就画,画完之后,他却又满不在乎地随手一放。
如此随性之人,如何画得一手好画?其实,高翔在读书与艺术创作上相当刻苦。华喦说他“拥书鼓神智,猛如食叶蚕。垂老且弗惰,趣味殊自甘”。及至衰颓暮年,高翔还拥书不怠,其刻苦程度可见一斑。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高翔并不像往常那般懒散。逢着灵感,他便下了床榻,执笔即画,如蛟龙踏云,下笔有神助。
对自己的性情,高翔无疑是非常满意的,他曾自言“吾自乐吾真”。题《画马》诗中有句子云:“我自用我法,难与古人量。宇宙俯仰间,画出真清狂”。高翔并非性子张狂、夜郎自大鄙薄前人也,而是强调绘画中艺术独创性的重要性。他主张的“幻化理趣悟,宗动耳目收”、“剖静汲动机”等理念,强调通过自我观察,领悟万物变更中可循的“理”与“趣”,并从多方机变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入画。
卓卓然之品节
安于陋巷的高翔,未曾游历大江南,但其作品并不乏鸿篇巨制。这主要归功于他的忘年交——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石涛,一生饱览名山大川。石涛擅作鸿篇巨制,其绘画不拘成法,笔墨酣畅淋漓,苍劲恣肆。高翔自少年时,便跟随“清初四僧”石涛学画。高翔一生少游历,却在“扬州八怪”中以山水称于世,这跟石涛确实有莫大关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石涛生前曾自撰碑文——“谁将一石春前酒,漫洒孤山雪后坟。”一句清冷语,竟真有这么个人,年年清明寒食,春酒一壶,漫洒孤坟,至死不辍——他便是高翔。
溪山游艇图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山斋读书图 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顾影难堪只自怜,竹风凉入鬓丝边。南帆北马都无分,画饼生涯老砚田。水墨生涯不入群,南宗北派孰支分。衰年笔秃耽平远,曾见奇峰是夏云。争流不写水回还,瘦削先勾一角山。褊性幽栖胸次窄,乱书堆里屋三间。旦夕于今供给难,多年生理囗鱼竿。浪迹曾说江湖险,水口风门总不安。半榻图书枕簟横,北风推起野云生。荒凉自爱清水于,窗外芭蕉又雨声。捡得箧中宣笺作元人小笔,赘题画百首之五。天翁尊长兄先生吟坛笑正。西唐弟翔。钤印:高生老
高翔擅山水、梅花,清简瘦硬,在“扬州八怪”中可称逸品,金冬心每称之。此图写乔柯崇岗之下,绿蕉翠竹之间,有士子读书茅堂,窗外泉声淙淙,日长山静。笔墨简淡,清气满幅,可以想见画中人与执笔作画人之高致,是其真迹中之佳者。
夜月读书图 设色绢本
款识:夜月青灯漏正长,窗前静读味生看。图成我□增幽绪,竹叶离披霞短墉。高翔写静宰先生补图并题。钤印:高生老、正味、大雅久不作。
尽趋春色入豪端 设色绫本
款识:尽驱春色入豪端。高翔写。钤印:西唐长寿(白文)、山林外人(白文) 鉴藏印:走天涯一声长啸(朱文)、青箱书屋(朱文)、平羽鉴赏(朱文)、天泉阁(朱文)
疏林夜话 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疏林明灯夜话长,诗中有画笔生香。篇章此日留新韵,云水前身属老狂。窗迥静分光焰焰,榻连空拟听浪浪。图成我亦增幽绪,竹叶离披覆短墙。高翔并题。
钤印:西唐高翔、犀堂
在扬州八家中,高翔画流传最少,画格亦甚高,冲淡简静,疏朗幽远,并不受时风的影响。此图写疏林翠竹间二人秉烛夜话,屋外烟雨迷蒙,景极平易而境界清旷。右上题七律一首,所谓“诗中有画笔生香”,诗画映发,笔墨简略而韵味无穷。
僧房扫叶图 设色纸本
题识:僧房扫叶图。霜飞催叶脱,寺古树林疏。清磬同摇落,闲房共扫除。茶香僧定后,炉暖客来初。参透荣枯理,春风任卷舒。长至前三日,同人行庵小集,共赋僧房扫叶诗。
落叶飘如雨,疏钟出上方。瓦沟填古殿,竹帚过长廊。欲备清冬火,先凭子夜霜。香温茶熟后,双树立残阳。再得一律并图,请怀朗先生赐和。西唐小弟高翔。
钤印:高生老、西唐之印、高·翔、惟有清贫不负人、凤筱、似智似愚如狂如懦、大雅久不作
此图幅式极大而仍以简笔写出,极少晕染,而高爽清远,令人心胸豁然。这样尺幅的作品在高翔画中极为少见,尤称难能。此图描绘了画家理想中的隐居场所。此图的树石勾勒简略,笔法简洁秀雅,略带方折,有弘仁笔意,但不同于弘仁的冷隽苍劲,而给人以清新、明秀、活泼之感。画面构图简洁明晰,以最简洁的笔调勾成,不能再减少一笔,也不能再添一笔,而景的情态已被表现得十分清晰,
作者功力由此可见。
弹指阁图 纸本墨笔
款识:弹指阁。莲界慈云共仰扳,秋风离落扣禅丝。登楼清聆市声远,倚槛窥鸟梦闲。疏透天光明似水,密遮树色冷如山,东偏更羡行庵地,洒诗筒日往还。弹指阁成作并图,请倚青四兄先生和正,世愚弟翔。钤印:西唐之印(白)、高生老(朱)、隐安(白)
此图所绘的是清代扬州天宁寺西边的弹指阁,为文思和尚居址。《弹指阁图》画绘竹门篱笆的庭院里几株老树枝干挺拔,古藤萦绕,树叶有的线勾,有的墨点,浓淡互衬。右边楼屋便是“弹指阁”,建构奉愫平正,简洁大气,在芭蕉、竹林的掩映下,更见幽雅之韵。院中的两个人物,一执杖,一躬身,似在相互交谈,虽寥寥数笔,造型简练,却栩栩如生,微妙传神。在这静谧安详的氛围之中,这样的人物形象处理,给人一种超然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行笔错落有致。以淡墨勾润,浓墨点视,清疏中流露出一股秀逸的气息。人物刻划,寥寥数笔,神情动态,栩栩如生。诗题与画意,浑然一体,耐人寻味。此图不仅是高翔的写实佳作,也是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山水图卷 纸本墨笔 1724年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雍正甲辰秋八月朔日,写于五岳草堂。西堂山人高翔。钤印:西堂山人(白文)
画中峰峦起伏,草木葱茏,江面开阔辽远,远处渔舟往来,忙于劳作。山间水边的楼台亭榭幽静怡人。全图不以气势取胜,而是以情感人,描绘的应是画家所熟悉的江南水乡景色。画面构图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因而使人产生亲切感。高翔将写实与抒情相结合,融入对家乡山水民情的真切感受,运用疏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充满了生活情趣的“桃花源”。
此图在画法上继承了元代画家黄公望、倪瓒的传统,但又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山石均以“披麻皴”画出,略作苔点,几乎不用渲染,笔法简括疏秀,墨色淡雅,写出了山水的空灵之感。树木大多双钩枝干,树叶或圈或点,墨色清润,表现出江南草木润泽的特征。对于墨法,高翔有“惜墨如金”之称,他的作品以简淡清瘦、雅逸清幽为特征,这也正是他清高孤傲之性格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