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0 如何打造再现型笔记

提到笔记本,大部人都不陌生,市面上各种大小、不同材质的笔记本品种繁多,让人眼花缭乱,说到用笔记本写笔记,我们也熟悉:学生用来记录上课老师说的课程重点、上班族用来记录工作日程或者安排,也有不少人用来记录自己的生活……

但是仔细看看,会发现对笔记本不同的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人把笔记本当成了很好的工具,用来提高自己的效率,有的人则是把笔记本当成一个装饰或者必须,简单潦草记录一下,然后就放下了,最后记笔记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

那些善于运用好笔记本的人都是如何记录笔记的呢?用的好的人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向大家介绍了其中一种方法,做起来也很简单,就记住3条法则就可以做到:

法则1:使用方格本。

法则2:标出题目。

法则3:用三分法记录。

为什么要使用方格本?这么几种笔记本大家可能都不太喜欢看:太小了,比A6还小;用来记录的颜色太多,仿佛在看彩色画;记录凌乱,到处都写;完全照抄内容;只有文字,没有图、表……这几种笔记本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没有起到任何帮助的作用,相反,它们在竭尽全力阻碍我们的发挥,因为在看这样的笔记本时,当时记录的内容、情景重现性是很差的。

方格笔记本相比其他笔记本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中印有浅蓝色或者浅灰色的方格,这些方格很方便用来绘制图表或者设计图。选择方格笔记本大小时,最好选择A4尺寸的,这样大小的笔记本能输入更多内容,同时可以便于内容归纳整理。

为什么把“标出题目”也放到了法则里面,因为好的笔记是有重现性的,而我们平时做笔记的时候常常忽略标题,要么记录一个时间,要么记录一些没有中心思想的词、句,或者干脆什么标题都不写,直接书写记录。过了一段时间再翻看时,除非去看笔记内容,否则根本想不起来这页笔记都写了什么。

什么叫三分法记录,所有内容一定要采取三分记录么?

方格笔记本其实并不使用于冗长的笔记,更适合于左右两页记录一个信息的格式记笔记,而第三个法则,其实更多是在训练我们的结构思考和逻辑能力,常见的三分法包括“板书-发现点-总结”的东大录取学生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Ponit Sheet法、麦肯锡的“空-雨-伞”。

以其中的“空-雨-伞”为例——首先,抬头看天,发现天空中的云朵有些异样,解释为“好像要下雨了”。根据这一解释,判断应该采取“带伞出门”的行动,这就是“空·雨·伞”。所有的三分笔记方法其实就是“事实-依据-行动”。

举一个方格笔记本在工作中的例子,上班族用笔记本其实更多是要进行“舍弃”而不是什么都记录到笔记本上,“这也记、那也记”“先记下再说”“说不定以后会用到”都是笔记本的大忌,工作笔记本就应该简洁。

工作笔记本中的开始点应该是“结论”,然后去找这个结论的依据,如果是可靠的,有逻辑的,二者之间是被证实的关系,那就可以顺理成章推出接下来的行动。这样的工作笔记也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提问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

以上,是高桥正史写的《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主要内容,其中除了介绍方法,还有对于各种文具的推荐,对于想通过笔记本来改变效率的人,可以参考借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