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风︱母 亲
点击上方“窗外的白杨”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精彩人生~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
母爱
”
母亲是平凡的,母爱是伟大的。
为了不给我们添麻烦,母亲从不让我们给她过生日。作为子女,每次出远门时我们兄妹都会趁机给母亲买件礼物,以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并表达对她的关注、惦念和敬意……
记忆中,母亲年轻时是个要强、干活麻利、脚下生风的人,小时候每当与她一起走路,很难追上她的步伐,我总是连跑带颠地跟在她后头追。
母亲走路急、干活快,特能吃苦。小时候,父亲一个人在企业上班挣钱养活一大家子,经济相当拮据。母亲为了让我们吃好、穿暖,披星戴月地去地里种庄稼、施肥、浇水、收割、拉运、晒场、回仓。那时可不像现在,一切都是机械现代化,当时全靠人力。父亲在企业工作,大多时候只能在农忙季节和过年时回老家探亲,因此,家里的活计基本全靠母亲一个人操持。
当时正上初一的姐姐,看到母亲有时累得疲惫不堪的样子,于心不忍,懂事地一心要辍学在家做帮衬,母亲坚决不同意,强行将其送回到学校,并千叮咛万嘱咐姐姐一定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由于家里穷,母亲只上过一年的学,认不了几个字,日常生活中尝到了没有文化的苦头。为此,生活条件不管多么不好、经济多么拮据,母亲也坚持让我们兄妹几个上学求知。
母亲不管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都没有怨言。那时没有钱买衣服,母亲除了忙外面地里的活,就抽空学会了裁缝手艺,晚上点着煤油灯纺棉花、织布匹,白天将织好的布匹用染料染成各种颜色,给我们做棉衣棉袄、夹衣夹袄、单衣单褂,同时,给我们纳鞋底,做单鞋、棉鞋。这些活计是很费功夫的,经常是半夜睡醒一觉还看见母亲在那一针一线地缝呀、纳呀。你要问她咋还不睡,母亲时常会回一句:“你们睡吧,我不困!”于是我翻身又睡着了,母亲甚至有时会一直做到天亮。
母亲的辛劳换来的是让我们穿上了她亲手制作的新衣服,而且有穿的有备的。母亲的手艺相当精湛,她做的衣服既舒服又可身,邻家小朋友都投来羡慕的眼光。于是,村里许多大婶大嫂经常会不约而同地来向母亲“取经”,每次母亲都是不厌其烦地传经授艺,有时还会手把手地教。
后来企业给解决户口,全家随迁到父亲工作的地方。脱离了苦脏累的农活,心想母亲也该清闲一下了。可忙惯了的母亲却闲不住,上班、做饭之余,母亲又像个小学生似的学起织毛衣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很快母亲就学会了针织手艺,并能编织出各种花型和式样。于是闲不住的母亲,一发不可收拾,她买来各种颜色的毛线,将它们绕成一个个线球,只要一有空就坐在沙发上神态专注、眼睛牢牢地盯着手上的毛衣,一针一线、仔仔细细地精心编织,生怕哪里织错、漏针,如果不小心真漏了一针,精益求精的母亲就会不厌其烦地拆掉重新织。母亲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勾呀、织呀,将爱意注入到灵动的手指间、注入到织针的穿梭中、注入到密实的针脚里,即使粗糙的手上磨出厚厚的茧、扎出鼓鼓的泡,也影响不到母亲织编的热情,她连续制作,家里每一个人都给织出好几身。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用她的心灵手巧,让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如今市场上、商店里款式新颖的时髦毛衣琳琅满目,但都比不上含着浓浓母爱的手织毛衣暖人、暖心。
日月如梭,在母亲的辛勤操劳和培育下,我们兄弟姐妹逐渐长大,相继毕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但是,随着我们的长大成人,过度的劳累和岁月的无情也蹉跎了母亲的脊梁、疲惫了母亲的眼睛、染白了母亲的双鬓。母亲变老了,眼睛花了、目光浑浊了,腿脚也不再麻利矫健、而是变得步履蹒跚,陪她散步、逛街,只有尽量放慢脚步才能与她并排行走,并且一些疾病也开始悄无声息地找上身来,然而她关心爱护孩子的心却始终未变,依旧祈祷我们每家过得和睦幸福。
母亲虽然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但她在我们心目中是伟大的,她不仅用自己无怨无悔的辛勤劳作确保我们的身体健康成长,还潜移默化地带给我们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吃苦耐劳、质朴无华、锲而不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小时候,母亲是我们的靠山,她用无私的爱心培育我们茁壮成长;母亲老了,我们要成为她生活的靠山,用无私的孝心陪护她摆脱孤独、安享晚年。
微 风
喜欢那淡淡的书香,微微的轻风,不经意间走进了文字的褶皱里……
中 国 合 伙 人
策划、排版:白杨
编辑、审稿:循羽
设计、精典:三火
校对、终审:了凡
图来自网络,文为原创,欢迎关注[窗外的白杨]原创文学平台,给你的精彩人生留印,联系方式QQ:76525508,来稿请投信箱76525508@qq.com,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确保稿件为原创首发,稿费为全部赞赏百分之八十,稿费十天后发放(后台需要发文一周后才能到帐)!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