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许照煦:【浓浓的乡情】(散文)
“冬韵”同题作品有奖征文啦!
浓浓的乡情
作者:许照煦
我的家乡地处浙江中部的一个小盆地——浦江。巍巍仙华山像巨人似的屹立在盆地的西北面,为人杰地灵的家乡人展示着气魄雄伟、才高意广、令人羡慕、令人神往的风貌;浦阳江从盆地中间流过。她像一条碧玉的项链横贯东西,玉光闪闪地装饰着盆地的美景,更增添了家乡的风貌;又像慈爱的母亲,用甘甜乳汁哺育着家乡子子孙孙,记述着家乡人文、自然景观变幻的万年沧桑。她是风景秀丽、人文深厚、物产丰富、民俗淳朴的江南风水宝地。
(仙华山)
孩提时我依偎在奶奶的怀里聆听奶奶讲家乡仙华山的故事:仙华山原名天子山,此山石奇山美,山下有泉跟月变(月泉),山上有石传水声(八音石)。人们把它视为天上仙境,人间福地。山中有一洞非同寻常,名曰天子洞。此洞洞中有洞、厅中有厅、壁开石花、阳光能转角透射、奇妙无穷。中华民族的祖先,第一个统一华夏大地帝皇——黄帝,从安徽的黄山到缙云的仙都山路过此地,寻访神医桐君子时,桐君子向皇帝推荐天子山作为炼丹之点。于是黄帝听从桐君子的上奏,便在天子山练起丹来。黄帝乘龙飞天后,先后命帝子、帝女来仙华山天子洞居住,练武或修真。轩辕黄帝的小女玄修奉黄帝之命在天子山修真期间,为百姓除害、灭祸、教百姓采麻养蚕、做衣。她在清虚洞中日以继夜的勤织苦纺,以帮助无能为力者的百姓;同时利用当地的修竹绞制竹索,牵引幕木搓竹筏便利行人航渡,玄修在仙华山顶峰下二岩设炼丹炉,她时常采集灵芝、还魂草……炼制丹丸,普救众生。玄修体贴百姓的事迹感动上帝,于是命太白金星下凡从少女峰引渡玄修进玉皇宫。轩辕黄帝少女玄修俗名仙华,她在天子山修真正果飞天而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故把天子山改为仙华山;把登临飞天的山岩叫少女峰。二岩炼丹处叫仙丹峰……历代文人多有儒、道、释三家名流共处仙峰,结庐修真,堪称中华文化之奇胜……
奶奶的故事使我对家乡有这样的文化遗产而感到十分稀罕、自豪,使我从小就树立起寻求一切机遇要上仙华山观光旅游、欣赏美景、探求奥妙的想法。让我从小烙下了对家乡的敬仰、爱慕之情。
(热闹的物资交流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有幸进入乡高级小学受读(学校就在集市边上),农历单数逢集时买柴有柴市、买米有米市、买菜有菜摊、农民种的各色各样农副产品云集在市基上(大明堂),那市场上人群拥挤,货物众多,您要什么就有什么;那买卖的讨价还价声、成交欢笑声、亲友问候声、货物碰撞声……乡村市场的热闹情景使我记忆犹新,特别是二月廿七(潘宅市)、八月十三(黄宅市)、十月廿(浦阳镇)的物资交流会更令人难忘。交流会为时三天,那是农村最热闹的日子了!那几天人们穿得花花绿绿,打扮得漂漂亮亮地从周围各州各县顺着小道汇集到公路上。公路上向前看不到头,向后看不到尾,像潮水似的人流云集到古镇。市场上人山人海,人们举起袖子就能连成一片云;人们撒把汗就像下阵雨。人们脚尖碰着脚跟;手肘碰着手肘。百货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儿童玩具、文具用品、家用电器……要有尽有,使人目不暇接;服装市场上西装、西裤、衬衫、裙子……大大小小、黑白相间、花花绿绿,前面站着男的、女的、老的、小的数不清的选购者。皮鞋市场上摆着牛皮鞋、猪皮鞋、人造革鞋,这些鞋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双双油光发亮,来往顾客流连忘返。耕牛市场上有黄牛、水牛、黄白相间的荷兰牛,期间还夹杂着几头小牛时断时续的发出“哞、哞”……的叫声,给市场增加了几分乐趣;竹器市场、家具市场、食品市场……市场上还夹杂着耍猴的、马戏团、杂技团、动物园、卖梨膏糖……附近的村庄还在演戏呢!围圆三四公里范围内的路上,明堂上、山坡上都设有各种各样的市场,她们敲着锣、打着鼓、吹着喇叭、拉着各种各样的琴、琶等吸引人响器,为交流会增添热闹……那时我每年都要上交流会去玩,故地重游,光顾、探望和沉浸熏陶的同时;不由自主地追忆孩提时在交流会买玩具,尽情玩耍的烂漫岁月和美好时光。
(江南第一家)
弹指转瞬一挥间,星移斗转就十年。当我上中学的时候,父亲教育我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团结兄长。家乡的江南第一家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典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向往。于是我怀着对家乡挚爱之情,寻求家乡的乡土文化。从长辈的流传到县志的记载中,我终于找到了江南第一家:鸦鹊同巢、猫狗同窝、兄弟同心、忠孝信义,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自南宋到明朝中叶,这个家,十五世同居不分家;一个家,一百七十三人为官无一贪渎;一个家,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故名“郑义门”。郑义门”屡受朝廷旌表,明洪武十八年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江南第一家是个有九座牌坊的牌坊群,座座牌坊有他的建筑特色;座座牌坊有他的人文故事。传说牌坊“取义成仁”记述了兄弟争死的故事。弟弟郑德璋是个武官,性情豪爽、刚正不阿,难免得罪一些势利小人,因此被诬陷判处死刑,要被押到扬州问斩。哥哥郑德硅当年是龙游县丞,得知此事后,立即收拾行装,往扬州赶,想方设法替弟弟去死,并立即进了牢房。当弟弟押到扬州时。发现哥哥已死于狱中。弟弟非常伤心,负骨回葬,弟弟为哥哥整整守墓三年。郑德硅去世才41岁,正值壮年。但他抛开自己的生命换取弟弟活着,体现了兄弟之义。弟弟郑德璋从此决心治好这个家,他给家里办了两件事:一是组织乡亲邻里之间的联防武装,确保人们的生活安定;二是教育好下一代办好学校——东明书院。江南第一家在我心中留下了使人难忘,叫人牵肠,令人神往梦想……
我热爱家乡久经沧桑的乡土文化,更喜爱家乡历史悠久、人文深厚的文化遗产。
家乡的上山文化遗址位于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从遗址中挖掘的稻作、陶器、打制石器、木构建筑构成了上山文化。
上山遗址文物中除了大量的大口盆、陶罐、石器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体量最小的万年残“米拉”,从此有启示人们从遗址中挖掘出来的各个土层大量样土进行“浮选”工程,才找到了一些完整或残破的万年米;还从夹碳陶部分发现了大量的谷壳、稻叶……
这些发现表明家乡人的祖先在万年前就已经走出穴居的蛮差,开始结束茹毛饮血,逐渐进入到一个相对文明的栽培养殖的经济新时代。这里遗存有一只大口盆,他虽然朴素无华,但在粗造外表的背后,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有着天人合一的和谐;她粗犷着内敛的精气,舒展着开放的大气,它应该是新石器过渡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人类进步的象征。它出现在万年前家乡的冥冥之中。它似乎已为家乡乃至我们整个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种下了人文精神的基因。
我爱家乡,深深地眷恋着家乡独具特色特产。家乡地处浙江中部,这里土肥水美、四季分明、既有旱地、更有水田,百蔬具出、五谷具产,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一方人文织就了一方锦。提起家乡的特色特产来,真乃珍稀多多,不由人思绵绵……
(观音豆腐 )
不道别样,单说家乡的风味小吃就足以令人目眩口馋,心羡意牵。我家居住在小盆地的南山脚下,这里的风味小吃“观音豆腐”还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家乡闹饥荒,人们用山上的柴叶搓碎搓软充饥。此时,观音菩萨从西天拜访如来佛返回普陀山正好路过沿海一带。他见浙江上空黑云翻滚、愁云密布。“不好!此地必有大难。”
于是她降下祥云,化作一老妪出现在山庄。当时正值炎热的三伏天。只见一老妇人将山上采来柴叶在石板搓着,绿茵茵的水不断地往地上流。老妪走向前去说:“老姐啊,这绿茵茵的水不吃多可惜啊!”老妇人的眼睛有气无力的白了他一眼,轻轻的说:“这不好吃,我家已几十天没米下锅,光靠这种粘性柔软的柴叶过日子,眼看支持不住了。”老妪说“拿钵头来,把水放钵头里盛起来,好吃啊!”老妇人半信半疑的站着不动,老妪自己进屋子拿了钵头。把柴叶搓出来的水全部挤进钵头里,然后她左看右看家里一无所有,她只得从灶膛门口抓了一把灰(豆干灰,当时农家正烧豆干)经他两手搓细,撒在钵头里的水上。见她用勺子在钵头里荡了荡。不上二十分钟碧绿发亮的水冻结起来了。老妪用菜刀左右一划,碧绿晶莹的豆腐就四四方方、一块块呈现出来了。老妪捞起一块递給老妇人尝尝,老妇人一品尝,这东西不但清凉可口还有甜味呢!老妇人正想要感谢一番,只见这老妪微微一笑,腾云驾雾袅袅上升,现出观音菩萨的真相。这老妇人眼看菩萨往东方飘去,立即跪下叩拜,嘴里念念有词:“谢谢菩萨指点,谢谢……”于是这老妇人把观音菩萨的指点传授給人们,并且把这种柴叶的柴叫做观音柴,用这种柴叶做起来的豆腐就叫做“观音豆腐”。碧绿晶莹似翡翠的观音豆腐是纯正的绿色食品,要是加上糖、醋,那真是美味无穷。让旁观者垂涎三尺……我是个不讲究吃穿的人,但对家乡的观音豆腐,却刻骨铭心,情有独钟,每到夏天总要寻找观音柴叶以饱尝口福。
再说闻名中外的家乡“豆腐皮”吧!它是选用家乡春大豆的地方品种,俗名称“白豆”为原料,这豆虽比大豆小,但有独特的韧性与甜味。经浸泡、磨浆、过滤、结膜、捞膜、晾干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家乡的百姓逢年过节、特别是产妇坐月子多送豆腐皮。它含有蛋白质百分之35—40,糖分百分之25—30,还有较多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豆腐皮还可制作多种多样荤素佳肴,既可充当家常便菜有可用于各种宴会酒席,是一种天然绿色植物。儿童食用能提高免疫能力,提高体质和智力发展;老年人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特别是孕妇产后期食用既能快速恢复身体健康;又能增加产妇奶水。
所以产品畅销全国、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每当我外出走亲访友,总不免带点家乡豆腐皮馈赠亲友,以显示我家乡的特色。
(金华火腿)
三说家乡的火腿,它是由家乡的两头乌猪的后腿制作的,这猪不吃精食料,全吃农家自己田野里生产的纯天然食品:萝卜、青菜、番薯藤、番薯、芋艿、芋艿杆、玉米、大豆……喂养时直接从田野里取来的新鲜粗饲料。所以猪的肌肉结实、味道鲜美。火腿的制作要经过鲜腿验收、修割、腿坯、腌制、浸腿、洗腿、晒腿、整形……八十多道的工序;道道工序严格把关,关关都要精密验收。所以火腿有丰富的矿物质及糖白质,不禁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而且还是健身的补品。火腿不仅国内畅销。而且畅销欧美,依然散发出千百年特有的极大诱人的魅力。
我热爱家乡,深深眷恋着家乡音韵纯正婺剧。家乡的婺剧历史悠久、曲牌丰富、音乐独特,是农村土生土长的剧种。艺人多是农民出身,农闲时出外组班演戏;农忙时回家抢收抢种。长期流动于乡村演出,文明根深、人性憨厚、语音爽直,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婺剧在表演艺术上以鲜明生动与强烈粗犷相结合;不但保留了许多傀儡、傩舞、、目莲戏、等古老的表演动作和程式,而拥有变脸、耍珠、舞叉、蹿火、窜梁、穿刀、十八吊等大量特技表演。家乡的婺剧字字灵清、句句称心一百遍也不嫌,比吃美味佳肴还过瘾。我乐此不疲,钟情不舍的婺剧之爱,舞台之好,音像之珍。
……
悠悠乡情抒不尽,依依相爱永记情。
劲骨铮铮家乡人,历尽艰辛豪气爽。
* * * *
时逢改革又开放,万众一心大业创
万年沧桑痕迹现,鬼斧神工魅力展
* * * *
如今家乡成花园,一山一水好风光。
一村一景美如画,人见人爱拇指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作 者 简 介
许照煦 ,笔名许照宇, 汉族, 大专学历 ,高级教师, 从事教育工作 。2000年开始创作。《我的散文》第一卷、中、短篇小说《毛囡》、《逃亡地主的生还》、《选对了夫家嫁错了郎》、《府奶奶》、《阿福让妻》等已出版 。在县级 、 省级、 国家级获奖作品上百篇,并在各种杂志、报刊上发表。现在是中国国际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 ,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上海文艺网签约作家 ,山东散文学会会员 ,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 ,浦江作家协会会员。
三 秦 文 学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1、投稿必须原创且首发,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顾问:边士刚
顾 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主 编:鱼儿姐姐
副主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吴亚妮 刘庆勇
李华磊 王发茂 谷 雷
余 晨 韩天瑞 米兰花
梦锁清秋 姜建洲 毕廷娟
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