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笔下的虎充满了人的柔情与善意

古今虎画,流派绘呈,高剑父的虎细腻、工整,深得汉赋神韵;刘继卣的虎洒脱、豪放,颇有李白遗风。但当代论及画虎,唯有一人独领风骚,那就是从辽宁走出的东北虎画家冯大中。

冯大中画虎突破了程式化的俗套,赋予虎以人文之神韵,并创造了自己的艺术符号,画风严肃典雅,被誉为“天下第一虎”。因时代的局限,在冯大中之前,不管哪一家的虎,都离不开凶、猛、威。而冯大中笔下的虎充满了人的柔情和善意。


冯大中:1949年出生于辽宁,号伏虎草堂主人。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笔画学会代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画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49年,作为新中国同龄人的冯大中出生在盖县的农民家庭,冯大中的爷爷从山东闯关东落户在那里,勤奋的父亲不甘一辈子当农民,为了谋生来到本溪,在煤矿当了工人后把妻儿接了过来。

冯大中是家中长子,兄弟五人,那时候,冯家七口人都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度日,过得非常窘迫。童年的冯大中非常好学,最爱听母亲讲历史上苦学成才的故事。

虽然冯家没有画画的家学传统,冯大中在小学时却开始喜欢上画画,那是缘自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说他没有另一个同学画得好,倔强的冯大中来了劲,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比那个同学画得好。

冯大中从小喜欢小人书,很多画家都是儿时临摹小人书走上绘画之路的,直到现在,冯大中的工作室里还收藏着几百册小人书,“有故事情节,人物神态变化多样,在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比小人书更吸引人的了”冯大中回忆。

除了描小人书,冯大中还刻“啪叽”,剪窗花,喜欢看年画,每年过年时,冯大中都会收集著名画家的各种风格各种题材的年画,从中懂得了许多绘画知识,诸如中国画的工笔、大写意、山水画、人物画等。

虽然家境困难,没钱买画纸和画笔,但冯大中节衣缩食省钱买画画用品。上中学时,冯大中是靠父亲的工伤抚恤金念下来的。为了省下钱来买笔墨宣纸,他一直背着一只半旧的黄书包。

父亲为了供孩子念书,把酒都戒了。有一天,父亲实在忍不住,张口向冯大中要几角钱打二两白干。冯大中心里很不好受,暗自发誓:将来一定要当画家,有出息。

可是还没等到他有半点出息,“文革”开始了。因为家庭成分问题,中学毕业时他报考鲁美附中落榜,冯大中选择下乡插队,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被称为“小西伯利亚”的本溪县山区草河掌公社,冯大中当了6年的山民,先后当过木工、农夫、饲养员、炊事员等。

和很多下乡的知青一样,冯大中也迷茫过,但当画家的理想一直指引着他,业余时间他总是抽时间学习、阅读,每年冬、夏农闲时间,他就请假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画画。

谁能想到,他的第一张画虎作品居然会被老师称“不值一块五毛钱”呢!这位老师就是被称为“本溪美术教育第一人”的李笑如。李笑如早年毕业于奉天美专,后成为本溪第一个从学院出来的专业美术教师,水彩水粉、炭精木刻、壁画雕塑无一不精,尤其是他在吸纳中国山水画艺和西方油画画艺的营养后,破除中国传统的画虎技法的旧框,创出了“画虎择毛”之新法。

冯大中上中学时,李笑如正在那里教美术课。中学毕业后,冯大中下乡当知识青年后,正式拜李笑如为师学画。临摹,是每个画家学画的起点,冯大中也不例外。1965年,冯大中当知青后第一次回城,背着从农村带回的苞米拜访老师,李笑如一高兴,借给他一张虎画。

后来,冯大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临摹。谁知,老师看了他的作品之后,只问了他一句:“你这张纸花多少钱买的?”冯大中老老实实地回答:“一块五。”老师不客气地说:“你这张画还卖不出这张纸钱。”

老师的评价让冯大中十分沮丧,却也激起了他的斗志。立志要当画家的他,早已把绘画艺术作为一生的追求目标。“由于有这个目标,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没有戳伤我奋斗的决心。”一个月后,冯大中又临摹了一次,这一次李笑如才露出肯定的表情。

李笑如将中国画的许多传统画法和画虎的基本技巧都一一传授给了冯大中,更嘱咐他:“东北虎非华南虎、非洲虎等可比拟,具有长白山、兴安岭、松花江之灵性,要画天下第一虎,须先做天下第一识虎人,老虎也需要知音”。

为了成为虎知音,冯大中每天天一蒙蒙亮就骑自行车到动物园去,因为动物园里的两只虎懒洋洋的,饲养员告诉他天刚亮的时候它会比较灵活。那时候也没有相机,只能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用速写画动态的爪子什么样,尾巴什么样,毛的颜色怎么过渡等等。

而对于冯大中的人生有重要影响的还有另一个人,他就是宋雨桂。宋雨桂年长冯大中十岁,两人结缘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写生活动。在那次写生中,两人共同创作了大型国画《苏醒》,其后,冯大中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也因此扬名画坛。

大中不是机械地摹仿传统,不是在笔墨上亦步亦趋地追随前人。他懂得前人的教导:“画不可拾前人,而要得前人意”。他爱临摹八大山人,他有不少作品是仿这位写意大师的,但是用“意临”的方法,即古人说的“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他在意临、意仿中体会如何通过笔墨传达出客观物象的“神气”和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

大中在仿前人的作品中不求笔笔与原本相同,而在自己的创作中更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师古人“心”的前提下,追求表现自己的独立精神。中国艺术史上画虎者不乏其人,而大中敢于独立门户,自成一家,赋予虎的形象以新的精神内涵和新的文化意味,这表明他的胆量和勇气。

大中的画在市场上走俏,可他并不因此追求作品数量而潦草作画;在艺术新潮汹涌澎湃之时,他不怕遭人非议“守旧”而改弦易辙,他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不为“变”而变……

画虎最易犯“俗”,如虎的造型徒有其貌和势,而无内在精神;又如过分强调凶猛的兽性,而忽略虎性具有与人类和谐、共存的一面……大中在追求形神兼备的同时,坚持塑造自己心中理想的虎的形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