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八宝印泥
“文房四宝”几乎尽人皆知,而“文房五宝”则知之者甚少,这第五宝指的就是印泥。而印泥中真正能称得上“宝”的,首推福建漳州八宝印泥。
八宝印泥始创于清康熙年间的1673年,乾隆年间成为贡品。新中国成立后,原本分散的小作坊被组织起来共同生产,并最终形成了如今的福建省漳州市八宝印泥厂。经过世代印泥制作工匠的传承和发扬,八宝印泥几经波折,终于牢牢奠定和巩固了行业龙头的地位,先后被列入“中华老字号”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也是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认定的“国之宝”之一。
然而,1997年八宝印泥曾经陷入困境,八宝印泥厂负债200万元,一度濒临倒闭。1998年,打小就伴着八宝印泥长大的杨锡伟临危受命,担任厂长、书记,挑起了挽救八宝印泥的重担。
“由于管理跟不上,技术出现偏差,产品质量不稳定,很多书画家不再信任八宝印泥,我们几乎被市场抛弃了。”坐在位于漳州闹市区的八宝印泥大楼“杨锡伟工作室”内,杨锡伟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考虑到我既懂技术又熟悉市场和采购,老领导和老师傅们都鼓励我勇挑重担。我也觉得,八宝印泥是个老字号,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消失,未免太可惜了。不过当时压力很大,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担心干不好留骂名”。
接任厂长后,杨锡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胆从配方上进行创新和改进。
“很多人认为一定要坚持古法工艺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改进的压力很大。”杨锡伟说,小时候,他的邻居就是八宝印泥传人。近水楼台,加上他对印泥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勤奋好学,杨锡伟很早就开始学习八宝印泥的制作。后来到八宝印泥厂后,尽管做的是销售,他还是积极参加学习小组,跟着厂里的老师傅继续专研印泥调制。丰富的制作经验和销售经验让杨锡伟开始反思传统工艺中不完美的地方,并开始尝试创新。
蓖麻油是印泥制作的主要原料之一。而在更早的时候,更多的手工艺人采用的是浓缩油,印泥的色泽太过浓重。经过大量的尝试,他逐渐炮制提炼出较为稀释的油,印泥的色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品质也得以提高。
过去八宝印泥产品系列少,品种单一,市场也有限。因此,杨锡伟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努力开发新品种、开拓新市场,他的思路是横向纵向一同开拓。所谓横向发展就是在传统红色印泥的基础上开发出黄、绿、蓝、棕、紫等彩色印泥,而纵向发展则意味着拉开产品的档次,构建起高、中、低等完善的产品体系。如今,最高档的印泥市场价已经达到每克30元,深受市场好评。
此外,杨锡伟认为,传统包装单一、简陋,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他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大胆革新包装,在原有青花瓷盒的基础上,引进了龙泉瓷盒等多种款式。而后,他还尝试利用漳州特有的华安九龙壁玉,制成既美观又有工艺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印泥盒,这也成为目前印泥市场上的新宠。
杨锡伟拿起一个九龙壁玉包装的印泥盒,翻过来指着底部镂刻的农历年标记告诉记者:“有了年份标记,几百年后的收藏家就可以通过生产年份摸清现在八宝印泥的脉络,所以八宝印泥的收藏家越来越多,也算是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吧!”
在大胆创新的同时,杨锡伟深知,作为一个传承300多年的老字号,有些东西是不能随便更改的,精华的东西必须坚持,不能走样。
一方面,八宝印泥的生产一直坚持采用传统工艺和传统工具,完全手工操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捣印泥是一个基本工序,别看一直不停地捣,其实是有技巧的,力度太大,容易捣烂艾草,艾草一烂,印泥的弹性就会降低;力度太小,又达不到黏度要求。有时还得不停变换力度,机器是远远做不到的。”杨锡伟介绍说,“印泥的制作还对天气要求很高,只有在合适的天气、湿度、温度下,才能生产出理想的印泥。因此天气不合适的时候我们决不生产,不容产品质量出现任何瑕疵”。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印泥的品质,还必须坚持采用上等材料。八宝印泥由珍珠、玛瑙、麝香、琥珀等珍稀药材及蓖麻油、朱砂、艾绒等20多种原材料调制而成,这也是八宝印泥优于其他印泥的独特之处。“即使在厂子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没有降低对原材料的要求,更没有像一般印泥厂家一样采用任何化学材料。我们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品质最好的,如蓖麻油一定要用10年以上的陈油,艾草则只选用龙岩出产的10厘米以上的。”杨锡伟还自豪地告诉记者,八宝印泥是全行业惟一真正含金箔的印泥,所有金箔都是纯金打造。
“品重珍珠”——孙中山先生的这一高度评价,无疑是八宝印泥优秀品质的真实写照,也代表着杨锡伟和八宝印泥全厂职工永不褪色的技艺传承精神和追求。
在强烈的责任感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支撑下,经过10年的努力,杨锡伟终于带领全厂职工走出了低谷,到2008年,所有债务终于还清,工厂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八宝印泥也浴火重生再次走向辉煌,再度成为书画名家的不二之选,并成为印泥行业惟一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品牌,市场份额占到了全行业的四分之一。
“每每看到一些传统技艺的消失,我总感到非常痛心。成为八宝印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觉得肩上的责任更加巨大了。只有永葆工匠本色,才能确保八宝印泥永不褪色。”谈起未来,杨锡伟告诉记者,印泥属于小众产品,全国市场容量只有2000万元左右,发展受到诸多制约。因此,厂里现在一方面计划拓展文化产业,只有工厂拥有稳定的效益才能实现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着手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只有合格的传承人才能让这一传统技艺长久发扬下去。
“现在找到满意的传承人了吗?”听到记者的问题,52岁的杨锡伟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