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真的是祛痰除湿的神方?

经常看中医文章和听中医节目的,肯定对温胆汤这个方剂不陌生。最近几年这个方剂特别火,网上称赞是去痰湿的神方,而且推荐拿来泡脚用。

使用这个方剂的指征之一就是舌苔偏白腻。那么是不是白苔就一定是痰湿呢,其实并不一定。

首先白苔会很多疾病中都会出现。一般是病情比较轻、或者是疾病初期与末期会出现白苔。这个时候正邪交锋已经不激烈,身体内在的病理变化程度已经不明显,所以舌苔的变化也接近正常的薄白舌苔。

临床上来说,一般是急性病的发作期,这个时候正邪对抗激烈,会出现黄苔、黑苔、舌苔剥落的症状。

随着病情好转,脾胃功能恢复,舌苔就慢慢转为薄白色。

除此之外,根据临床经验,一些精神类疾病也会有白腻苔,这类病的特点是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主要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神经衰弱、抑郁症、胃神经官能症等。

这一类疾病有除了舌苔是白腻的或者是微微的黄腻、舌质红或淡红这个特点之外,还有失眠、思维散漫,身体重、不爱动、神情僵硬木讷呆滞,容易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同时大部分都伴有伴恶心、打嗝泛酸,便溏、腹胀的胃肠功能障碍。

刚才讲了病变局限于局部的,比如跌打损伤、足癣、脚气、局部湿疹。这些局部病变,不会影响到全身的气血运行,那么反馈的舌苔上,就是基本正常的薄白苔。

第二点,体内有水湿停留或痰饮的病人会出现白腻苔,这就是咱们开篇提的痰湿了,这一类人的舌苔除了厚腻之外,舌头还是肥大肿胀的,舌边有齿痕,舌头水滑,这提示体内的水液代谢出了问题,而且不是单纯的脾胃运化水湿问题,往往还跟心脏和肾脏功能衰退有关。

第三、各种慢性炎症的感染,舌苔会偏厚,或者是白腻苔:比如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胃肠炎症。这些患者的一般没有明显的发热症状,但是炎症恶化和急性发作的时候,舌苔会迅速由白转黄,或者是没有舌苔的绛红舌。这是疾病趋于严重的一个信号。

那么咱们再回过头来看,温胆汤是不是去体内痰湿的神方或者说是首选方呢。我认为并不是。来看一下温胆汤的出处,这个方剂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时期的《集验方》这本著作,原文是: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

那么如何理解这里的胆寒就是能否准确运用这个方剂的关键了。比如你去看中医,医生说你属于胆寒,你肯定心里嘀咕,你丫儿说的什么,完全听不懂。

这里不用搞得很复杂,咱们平时形容对一件事儿害怕、惊恐到极点,会说这件事儿令人胆寒,这是一个很书面的说法儿,但是绝对都不会误解。

这里作为形容词来用的”胆寒“跟温胆汤提到的“胆寒”是一回事。那么温胆汤治疗的也就是由害怕惊恐所导致的疾病。这个观点不是凭空想象的,是通过临床经验得出的。

原文的意思是大病一场之后,身体上的创伤恢复了,但是精神上的创伤还没有恢复。不用说医疗条件很差的古代了,感冒都能死人,就是现代人一听检查出来了什么病,第一反应也是害怕,对吧。

那么害怕惊恐之后,就把神扰乱了,就失眠睡不着觉。这个经历大家是一定都有过的。用现代医学的观点就是惊恐害怕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了。

很多人做过手术之后,病好了,但是出现失眠睡不着的情况,就是一种由内心害怕引起的神经紊乱。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应用温胆汤了。

这里先定下一个基调,就是温胆汤是治疗精神类创伤疾病的方剂。那么温胆汤的本意是不是祛痰除湿呢,很显然不是。

刚才讲过,通过临床经验,很多以情绪低下为主的精神类疾病,都有舌苔白腻或者微黄腻的症状,这个比例大概在六成到七成,三成左右是接近正常的薄白色。而且还有一个规律,凡是舌苔越厚腻的,恶心、腹胀、便溏或便秘这些消化系统症状也较明显。

那么这里的消化系统症状,是不是属于器质性的病变呢?是不是属于痰湿呢?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这是胃肠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的,现在叫胃肠神经官能症,是调节肠胃功能的神经出现了问题。

那么温胆汤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调节,随着精神症状及消化系统症状的减轻和消失,舌苔也由厚变薄,由黄而白,由密渐疏,由有到无,最后退而生出薄白新苔,有时虽然精神症状依然。但舌苔出现好转,也是疾病好转之迹象。

再做一下总结,温胆汤是治疗由惊恐、害怕这两种情绪引起的精神类疾病的一个方剂。一部分患者的舌苔是接近正常的薄白舌苔,同时消化系统的症状不突出。

另一部分患者的舌苔是偏厚腻的,除了有精神方面的问题之外,还有恶心、打嗝、腹胀、腹泻这些消化系统症状。

这里的舌苔白腻不代表体内有痰湿,是肠胃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所谓的痰湿是体内的水液代谢出了问题,导致水液潴留在体内。

另外往往舌苔越是厚腻的患者,代表着病情程度越深,越难治。那么明天的时候,咱们再讲温胆汤的具体应用。

(0)

相关推荐